《中国自然资源报》:四川九寨沟,曾因地震遭受重创,经过三年恢复重建,现已焕发了新生、扮靓了容颜——而今喜相邀
盛夏时节,四川九寨沟绿意盎然。新绿、翠绿、浓绿、黛绿错综密布,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将其渲染成了绿的王国。如今,这里早已找不到发生于2017年8月8日那场地震的痕迹。恢复重建,“补妆”归来,九寨沟更加艳丽动人、光彩夺目。
“绿色重建”定为主基调
“镇上人气明显旺起来了,我们搞旅游也有盼头了。”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西部卓玛”藏家乐的主人扎西喜不自禁。今年“五一”假期,九寨沟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其中,省外游客超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24.06万元。
美景重现,令人振奋,但过程满是不易。2017年,九寨沟因地震“受伤”。如何“补妆”修复这一世界自然遗产,牵动着国人的心。最终,护好“九寨沟”这块金字招牌,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恢复重建全过程,成为九寨沟的选择。
2017年11月8日,《“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布,明确了五大重点任务,首先是“科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九寨沟重建规划区域被分为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农牧业发展区、人口聚居区4类。其中,生态保护区占比81.44%,重建区域八成以上被纳入生态保护区,“绿色重建”成为主基调。
紧接着一个月后,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指导恢复重建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的决定》,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一方面,要按照《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保护和维护好自然遗产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要将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恢复灾区自然生态功能。
“生命工程”成了新景点
7月26日10时,九寨沟景区迎来游客高峰,五彩池、诺日朗瀑布等核心景点人头攒动。不为游客所知的是,地震发生后,九寨沟景区实施了170处地灾防治工程。“你看,那些防护网紧扣在石壁上,与石头、草木浑然一体,这些‘生命工程’成了新景点。”对此,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九寨沟地灾治理项目现场负责人周平倍感骄傲。
九寨沟景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和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地貌转折部位,剧烈的地壳运动既创造了瑰丽的风景,也为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灾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记者从项目施工图看到,九寨沟“Y”字形的2条支沟上,地灾治理工程密密麻麻,由于地质条件不稳定,施工难度很大。
在五花海泥石流隐患点施工中,华地公司的施工人员曾面临这样的难题:下暴雨时,如何才能稳住砂石,让清水流入五花海?最终,他们从李冰治水的典故中获得灵感,建了16道格宾石笼,用石笼拦挡砂石,缝隙可过滤水流。
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始终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强化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及应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综合防治,全力保障当地群众和游客的安全。
在下季节海公路边坡上部崩塌隐患点,山体落石威胁着景区道路,按照原施工设计方案,公路内侧要修建一道桩板拦石墙。“这个位置相对平缓,最容易搞建设。”项目负责人说,但是建一道长300米的墙,会破坏景观,后来就想了个办法,把它们“隐身”了。原来,他们经过反复调查测量,最终选择沿山坡上移30米左右,把拦石墙建到丛林里。事实上,九寨沟的桩板拦石墙几乎全都“隐蔽”了起来,景区外同样如此。
磨坊后山滑坡点的前面是天堂口民宿风情街,聚集着大量民宿和餐馆。地震发生之时,山石滚落,埋了5辆车。震后,这里成为漳扎镇的148个地灾隐患点之一。施工中,工人们将锚杆打入山体,再用钢筋混凝土在锚杆之间构筑格构。每一个格构都是正方形,宽2.5米,其上铺了植被网。九寨沟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九寨沟的每一个地灾治理点,都为植被回填留了位置。随处可见的防护网上,现在已是绿草茵茵。
今年入汛以来,四川自然资源部门借助无人机、高分航空影像和InSAR等新技术开展了九寨沟震后重点区域地灾遥感调查,做到了地灾隐患早发现、早排除。
“熊猫家园”重新披绿装
今年5月,位于九寨沟县的勿角自然保护区对外公布了红外监测成果,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等纷纷入镜。此次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鬣羚、斑羚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在九寨沟县黄土梁片区,栽种的箭竹已长出新枝。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刘斌说,这表明黄土梁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修复取得了初步成效。
该走廊带位于勿角自然保护区内,连接王朗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与岷山山系大熊猫种群遗传交流及其栖息地连通的关键节点。那场地震使走廊带林地受损,加剧了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降低了栖息地质量。
灾后重建中,相关部门专门编制了项目修复方案,采取大熊猫主食竹抚育复壮、补植补造、林下栽竹等措施,修复黄土梁、施家堡—小河、黄土梁—王坝楚等3条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共修复面积5万亩。其中,九寨沟黄土梁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补栽大熊猫主食竹、修复栖息地面积2万亩。
2018年8月,刘斌带人在勿角乡蒲南村菜家沟尝试栽种了40多亩箭竹。结果发现,采用栽种一窝箭竹用2公斤牛羊粪的方式,种植的箭竹成活率达到85%以上。刘斌告诉记者,项目完成后,还要经过连续3年的抚育和管护,才能确保受损植被真正恢复。
绿水青山,既是游客青睐的美景,也是当地百姓的“金山银山”。6月16日,九寨沟熊猫园正式开园。就在同一天,与熊猫园相隔3公里的勿角镇甲勿村迎来了乡村旅游小高峰。走进甲勿村,平坦的水泥路穿村而过,风貌统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焕然一新的村容让人赏心悦目。数百位游客的到来,令昔日的贫困村热闹了起来。
“我们村已有4户开办了农家乐。”正忙着招呼游客的村民笑着说道。驻村干部金亮说,下一步,村里将延伸产业链、升级旅游产品,创建阿坝州田园综合体试点与阿坝州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打赢脱贫攻坚和震后重建两场硬仗。
3年过去了,九寨沟不仅盛装归来,而且正积极构建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走廊、黑河大峡谷生态文化走廊、秦川—白马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廊,九寨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区、大熊猫—金丝猴科考探险旅游区、海子山—罗洲湖休闲康养度假区、白水江流域文化体验区“三廊四区”发展格局,着力让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原文链接:http://dnr.sc.gov.cn/scdnr/mtjj/2020/8/10/8ea0ff9eceff4e73977ea15c4c015d8e.shtml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