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地球日,与“碳中和”对话

发布时间:2021-04-22 来源: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依然是我们要表达和思考的主题。地球像母亲,赋予我们河中鱼虾竞走、山间鸟禽穿梭,赋予我们四季分明、怡然自得。但曾经高碳排放的发展方式,渐渐让自然界光彩黯淡甚至褪去。让自然重回色彩斑斓,“碳中和”的理念对人类乃至地球的未来都意义深远。世界地球日,让我们与“碳中和”来一场近距离对话。

  

  1、将“自然”植入低碳城市发展基因

  焦思颖

  

  在碳中和的热度下,低碳城市再次火了起来。

  

  城市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者,覆盖着地球表面不到3%的面积,却消耗了世界75%的能源,产生了80%的全球温室气体,理应站在“碳中和”的最前线。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实,早在2008年初,我国便已开始了低碳城市的试点之路,但时至今日,严格来讲全国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一些城市打着“低碳”建设之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有专家指出,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过于重视技术、资本的力量,而没有将“自然”因子真正植入低碳城市的基因。

  

  过去,我们总是过于依赖“灰色”基础设施,试图仅仅依靠技术和资本来解决问题。交通出了问题,就修建更多的桥;排水出了问题,就修建更多的排水系统,殊不知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进一步牺牲了自然本身的服务能力。如果我们的城市能实现居住和工作在一个区域,步行和自行车就能够解决出行需求;如果我们的城市多一些生态基础设施,留住湿地,那么排水问题也会自然得到解决。低碳城市建设需要维护自然的完整性和功能,让自然系统自然做工,而不是过于依赖人工疏排系统,使自然彻底丧失吸纳能力。

  

  同时,低碳城市应严控城市开发边界,运用多种规划管制手段控制城市蔓延。从城市的布局来看,过往我们倾向于扩大城市空间规模,盲目“摊大饼”。殊不知,人均面积越大,各类建筑及相关排放量越多,市民每天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成本也越多,耗碳量进而增大。而低碳城市的空间格局需要做到空间节约,在人口承载量一定的情况下,让城市更紧凑,减少土地开发建设,减少出行距离以及私家汽车的使用,从而有效降低碳排放。

  

  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的水平。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住宅就是住宅、工业就是工业、商业就是商业。近几年,混合用地逐渐在一些地方展开尝试。这种混合用地不仅有利于节地,也有利于减少机动交通碳排放,平衡交通流量。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改变基于单一功能的分区制,提倡混合用地,实现就业—居住平衡,在提升城市容量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设施的可达性,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

  

  城市如同人一样,也有其生命节律。低碳城市建设应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城市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态,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的形态结构、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交通体系、市政设施等系统进行创造性地规划管理,使其具有持续减碳的自我进化能力。如此,或许才能让我们日夜相依的城市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因低碳而更加美好。

  

  (作者系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

  

  2、用好地热能这块清洁能源的重要“拼图”

  王少勇

  

  近日,关于我国地热能发展的话题又一次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留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透露着些许失望、些许无奈,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前景广阔,一直被看作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的潜在主力军,地热行业也被寄予厚望,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地热能开发利用,在一些地区早就有了示范性的样板,然而成功的模式未能大范围推广开来。可以说,星星之火,未能燎原。地热能发展始终与人们的预期有着距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地热能是清洁能源中一块重要的拼图。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地热行业发展带动投资,也有望为经济增长助力。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地热能想要实现快速发展,需要外力加把“火”着力解好三道题。

  

  第一道是技术题。对于任何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来说,技术永远是最卡脖子的因素。技术能够使开发利用成为可能,能够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对于产业规模化发展来说,提升技术往往意味着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目前,我国高温地热资源发电、地热井供暖、地源热泵等技术虽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模式,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干热岩梯级开发利用、中低温地热能发电、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地热井回灌技术等还需加快探索的脚步。政府主导,企业、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或许是突破技术瓶颈的有效路径。

  

  第二道是政策题。一方面,地热能发展需要有统一的规划、统一的监管,亟须改变“多龙治水”的局面,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当新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因技术原因造成早期成本较高时,需要优惠政策的扶持。有专家指出,地热发电发展不如预期,主要原因是地热没有享受相应的补贴,导致成本过高、运行艰难;地热被纳入能源矿产类别税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热在可再生能源中的竞争性和资本大规模进入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当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理顺地热资源管理方式,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地热能发展,同时为之保驾护航。

  

  第三道是生态题。在我国一些地区,地热能发展也曾出现过短暂的繁荣,但这繁荣背后是一个“乱”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一旦乱了,受伤最深的是生态。有些地热井的开发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味降低成本,导致地热水回灌不够甚至不回灌,造成土壤、地表水污染,乃至对地下水水位和地面沉降造成影响。这样的开发无异于杀鸡取卵、自取灭亡。地热能发展一定要处理好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否则谈何发展?“因地制宜”,“十四五”规划中这四个字切中要害。解好生态题,不仅需要开发者自觉树立生态理念,还需要技术的支撑、政策的引导。

  

  笔者认为,我国地热能的发展方兴未艾,仍处于春天,潜力巨大。只要在遵循科学的基础上多元聚能加把“火”,助力破解难题、突破瓶颈,这一来自地球内部的清洁能源就一定会“热”起来,为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

  

  3、为碳中和贡献“绿色”力量


  赵新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固碳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经济有效方式。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结合树木的碳捕获潜力,在地球上合理的土地范围内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是以最低成本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内的最佳途径之一。在2020年1月召开的冬季达沃斯年会上,世界经济论坛宣布一项新倡议——“植万亿棵树领军者”,计划在十年内保护和恢复1万亿棵树,以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自设立植树节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约92亿吨。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

  

  可以说,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重任在肩。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统筹、谋定后动。近日召开的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要明确“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笔者认为,这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提供了路径指南。

  

  首先,要强化规划引领。推进国土绿化离不开土地支撑。根据评估,我国森林覆盖率最大潜力可达到28%~29%。为了在推进国土绿化中节约集约利用好有限的土地,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做好科学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科学划定绿化用地,实行落地上图精准化管理。在规划制定和落实过程中,要特别处理好国土绿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绿化造林,在道路、河渠两侧违规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化带等行为。

  

  其次,要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国土绿化并不是简单地植树造林。除了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也各有其碳汇功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全世界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分布中,森林占39%~40%,草地占33%~34%,农田占20%~22%。把推进国土绿化与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结合起来,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科学统筹、因地制宜,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耕则耕,才能切实提升国土绿化质量,提高生态碳汇能力。

  

  再其次,要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国土绿化不能只看面积,还应注重绿化品种的多样化、本土化,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我国人工林面积虽居世界首位,但生物多样性问题过去未得到充分重视。有研究显示,在我国202个县的退耕还林工程中,90%以上的县种植单树种纯林,种植简单人工混交林的县不到40%,种植天然林的县仅3个。由于树种单一,很多人工林里动物少得可怜。不过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在今年全国两会引发关注的荒漠猫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在青海省门源县浩门林场,由沙棘、山柳、青杨等造成的林子,成了荒漠猫、赤狐、狍子等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片生机盎然。

  

  最后,要加强管护。推进国土绿化不能只种不养。研究显示,森林固碳速率与其年龄组成密切相关。采伐、火灾、病虫害等问题的发生,也会严重抵消森林的生态碳汇能力。通过加强森林抚育经营,严厉打击非法采伐行为,切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加强森林草原病虫害防治等多种保护措施,建立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对于提高森林的生态碳汇能力极为重要。应当结合正在全面推行的林长制,有效解决后期管护等问题。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为碳中和贡献“绿色”力量,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大有可为。

  

  (作者系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

  

  

  4、减少“碳足迹”,点滴之处皆可为


  宁晶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宅”了许久的我们更加渴望“诗与远方”:去阿拉斯加看鳕鱼跃出水面,去梅里雪山看金丝猴穿梭树林,去西藏看山鹰盘旋云端……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在地球的每一个足迹,都可能带来蝴蝶效应般的影响。

  

  最近,一款“碳足迹”计算器在网间悄然兴起。“碳足迹”,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在一年内,衣食住行等活动所消耗的能源最终转化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用于衡量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打开“碳足迹”计算器,只需输入生活数据,就可以计算出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全球约2/3的碳排放都与家庭排放有关;一个人每年日常起居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总量,足足可以充满3个热气球……

  

  当下,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要走出一条低碳转型之路,其中政府与企业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与作为。但作为普通个人,如影随形的“碳足迹”也提醒我们,实现碳中和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减少“碳足迹”, 我们要积极践行绿色出行、节能减排。数据显示,每年全球食物的损耗和浪费,会造成36亿吨的碳排放;纺织品生产每年排放12亿吨温室气体,超过所有国际航班和海运排放总和……而实行垃圾分类,能有效减少因焚烧等造成的碳排放;乘坐新能源公交车、自行车或徒步出行,是直接减少碳排放的关键;用节能灯代替60瓦普通灯泡,可以将产生的碳排放减少4倍;下班随手关电脑,可以少排放1/3的二氧化碳……当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将发挥出巨大的减排潜力。

  

  助力碳中和,我们还可以种养绿植、植树造林或购买减排量。在这方面,许多公众机构、公众人物作出了表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出呼吁,希望所有运动员通过购买减排量,来抵消乘坐飞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有公众人物向环保组织捐赠树苗用于抵消他全年飞行和工作用车所产生的碳排放;借助支付宝推出的公益产品“蚂蚁森林”,用户可以通过节能减排行为节省碳排放量,再转化为“绿色能量”,用来养大一棵虚拟树,由官方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这些行为和做法都十分具有引导意义。

  

  当下,绿色低碳生活正成为一种时尚理念,诸如“关灯一小时”“素食一天”“光盘行动”“顺风车”等,已逐渐被大众认可并参与其中。日前,厦门发布了《个人助力碳中和行动纲领》,倡导市民通过优化提升自身行为积极参与“碳中和”活动。这些活动将带领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减少“碳足迹”,点滴之处皆可为。点滴变化,积少成多,碳中和、碳达峰就可以离我们越来越近。


  (作者系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

  


原文链接:http://zrzy.guizhou.gov.cn/xwzx/xwdt/202104/t20210421_67888496.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