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关注农地 > 正文

蓝色河湾的的岁月印记——新疆可可托海矿区的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可可托海“3号矿脉”

   

  可可托海,蒙古语意为“蓝色河湾”,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自东向西流过的“蓝色河湾”——额尔齐斯河穿越山间盆地。近日,记者来到可可托海,探寻那段并不久远的历史,回望这个蓝色河湾与矿业共同成长的岁月印记。

   

  额尔齐斯河旁的“聚宝盆”

   

  20世纪30年代初,可可托海的哈萨克牧民在后来被称作“3号矿脉”的露头部分发现了一些彩色“宝石”。1935年,取得新疆矿产探勘权后,苏联地质工作者先在额尔齐斯河下游发现富含稀有元素的沙粒,然后沿河而上来到可可托海,以“宝石”实物和勘查数据为依据,得出这里存在大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推断,并通过不断扩大的勘查和试采,使绿柱石等矿石陆续面世。

   

  而后,一个世界级超大型花岗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床,悄然浮出水面。

   

  从1946年起,苏联在可可托海矿区开始小规模采矿生产。1950年2月,矿区进入中苏合营时期。期间,两国地质专家提出了“3号矿脉”花岗伟晶岩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并对阿尔泰山脉各花岗伟晶岩矿脉作了储量计算,同时绘制了地质图、开展了初步勘探,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地质勘探和矿山采矿、选矿等技术人才。

   

  1955年,可可托海矿区转由我国独营,并成立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管处,此时“3号矿脉”开始采用竖井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1958年,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务局(下称“可可托海矿务局”)成立,同年“3号矿脉”转入露天开采。

   

  这一时期,顶着极寒天气,矿工们主要使用钢钎、榔头等工具采矿。记者在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看到,自治区先进生产者阿不都热衣木多次创造手选锂辉石新纪录,超过定额5到6倍。风钻工3天进度1天干完,采矿工更是天天超额完成任务。在会战关键期,“3号矿脉”3号潜孔钻机台每天工作达15个小时以上,创下了全国同类矿山钻机中单班效率最高、各类材料消耗最低的纪录。

   

  从1960年到1979年,可可托海矿务局依托国内多家顶尖科研单位,广大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因地制宜,开展技术革新和改造,锂辉石碱法正浮选简化流程技术、螺旋溜槽选矿技术、疏干排水技术等均居当时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进入20世纪80年代,可可托海矿务局一大批项目相继上马:1984年11月,国内首家低铁锂辉石生产线运行;1985年8月铝厂开建,1988年实现盈利;1989年8月喀拉通克铜镍矿投产;1992年先后与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商贸联系;1993年底阜康冶炼厂投产。“喀拉通克铜镍矿,是推动新疆稀有金属工业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原可可托海矿务局副局长肖柏阳说。至此,一个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农业、商贸、物流、销售”的多元化有色企业建成。

   

  挑起新中国建设大梁的英雄矿区

   

  可可托海矿产资源丰富,矿点覆盖面积达1.6万平方千米。“3号矿脉”地处宽约1.5千米的小山谷中,它的岩钟部分形成完整的9个同心环矿物分带,且相互之间互不干扰、界限清晰。“3号矿脉”盛产目前世界上已知有用矿物中的86种,几乎囊括了所有稀有金属矿物,而且种类丰富、储量惊人,被誉为“稀有金属矿物天然地质博物馆”。作为全球伟晶岩矿床理论发源地,它的独特构造和成矿现象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除了“3号矿脉”,1950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可可托海周边还发现了稀有金属、有色金属和煤炭的众多矿点。

   

  额尔齐斯石,这块指甲盖大小的透明矿石现藏于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而其引发的“世界仅有”“其中20%的微量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里没有的”等错误说法,给它披上了神秘面纱。据介绍,1979年夏,可可托海矿务局地质队员韩凤鸣在一处伟晶岩晶洞采得一块晶莹剔透的矿石,委托当时在矿区开展科考实习的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师生鉴定。经肉眼观察,这种矿石既不是石英也不像透明长石。于是,教师张如柏用显微镜对矿石碎屑做了2次油浸法测定,均得出相同结论:等轴晶系均质体矿物。他判断,该矿物系非常见矿物,须作进一步研究,并在返程时带走一半原标本。回成都后,张如柏仔细测出矿物比重、硬度和荧光性质等特性,邀请时任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工程师杜崇良使用电子探针仪获取了相关数据。之后,张如柏通过计算、查阅文献证实,这是一种新的钠硅酸盐类矿物,并以额尔齐斯河命名为“额尔齐斯石”,之后书面向国际矿物学协会申请新矿物认证。1983年,国际矿物学协会批准额尔齐斯石命名。后来,相关论文在《地球化学》《中南矿冶学院学报》公开发表。

   

  此外,可可托海矿区产出的矿产资源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1964年我国提前还清苏联外债的矿产品中,可可托海生产的矿石占有很大份额;在“两弹一星”成功研制和国防建设事业背后,可可托海矿务局的各族矿业职工和当地群众也功不可没。从超大型稀有金属伟晶岩脉认定,到首个稀有金属露天矿床开采,再到“推广稀有、大搞有色”快速发展,可可托海奠定了新中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基础,被称作“新疆有色金属产业的摇篮”。

   

  成功转型的旅游胜地

   

  随着“3号矿脉”部分资源逐渐枯竭,1995年自治区决定将可可托海矿务局南迁至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大部分职工随迁,其余1万余名职工群众留守矿区。2003年可可托海矿区关闭时,人员与资产就地重组为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疆稀有公司”)。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疆有色集团”)负责人介绍,2006年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结果显示,“3号矿脉”资源量依然可观,但由于市场低迷,复采被搁置。

   

  2012年,可可托海矿区迎来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的东风。时年9月,全国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可可托海矿区成为首批全国5个之一、新疆唯一的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试点。2013年,可可托海矿区正式实施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全力推进矿区转型发展。

   

  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新疆有色集团以矿区转型为牵引,指导新疆稀有金属有限公司先后关停碳化硅厂、云母制品厂、电解铝厂和一条选矿生产线,自筹资金4.4亿元实施地下深水电站扩改工程,新增装机容量54兆瓦;成立可可托海北疆明珠旅游公司,加速矿区特色工业及红色旅游开发;启动冶炼二期技术升级,采用新型硫酸萃取法推进生产。

   

  千余名职工的就业安置,是摆在新疆有色集团面前的难题。经过审慎研究,该集团决定在内部企业分流和安置596名职工再就业,保留200多人在新疆稀有公司继续从事生产工作,近百名职工特别是部分特困职工以物业移交、旅游产业等实现就地安置。同时,矿区综合整治工业选矿废水,实现尾矿水循环再利用、“零排放”目标;搬运、覆土绿化“3号矿脉”露天采矿场和尾矿场7.4万平方米。经过多年努力,矿区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文化和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沉寂已久的可可托海焕发出新生机。2013年,新疆稀有公司成为第三批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015年6月被批准为阿勒泰地区环境教育示范基地。

   

  如今,红色工业旅游已成为可可托海的支柱产业。2013年,可可托海矿区成为新疆首个国家矿山公园。2018年8月,新疆有色集团累计投入1.2亿元建成的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集地质学术研究、文化、教育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特色旅游胜地。此外,可可托海矿区还先后被授予“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建成4个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基地教学点。

   

  2013年以来,仅“3号矿脉”就累计接待游客达400万人次。现任可可托海北疆明珠旅游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矿三代”谭胜利表示,如今的可可托海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地方、企业融合推动旅游产业,为小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文链接:http://zrzyt.xinjiang.gov.cn/xjgtzy/gzdt/202104/4e017f9722df4508943fe167f3da16b9.s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