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色扶贫蹚出乡村致富路
本报记者孟绍毅
“脱贫攻坚战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立足山西实际,按照‘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路径,因地制宜组织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等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脱贫攻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上下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合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不断完善产业扶贫‘五有’机制,脱贫产业快速发展,产销衔接更加紧密,龙头企业带动格局基本形成,为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提供了有力产业支撑。”茹栋梅介绍说。
“特色产业扶贫实施‘特’‘优’战略,培育发展产业带贫主体,建立完善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所有贫困村都建立起村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有增收产业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机制;依托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五大出口贸易平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带动127.7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五有’机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机制创新典型。”张建成说。
据介绍,全省构建了“东药西薯、南果北杂、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牧业乡村游”的脱贫产业格局,培育了杂粮、果业、蔬菜、中药材、畜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七大特色扶贫产业,58个贫困县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基地10141个,7993个贫困村全部确立了“五有”产业扶贫机制,参与扶贫的龙头企业1563个、合作社43689个,所有贫困县均培育了2-3项脱贫主导产业。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3.56万人、贫困人口150余万人次,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均掌握了1-2项产业技能,有127.7万贫困人口主要靠特色产业带动增收脱贫。全省培育形成了一批有价值、能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典型,“五有”机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云州区“黄花铺出扶贫黄金道”、平顺县“药草飘香富万民”入选全国产业扶贫范例,“三对三扶三分强”扶贫模式入选全国农业企业产业扶贫范例。
“我们确立了具有山西特色的‘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思路,每个贫困村都确立了特色产业和产品;确立了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构建了贫困村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有增收产业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产业扶贫机制,努力使贫困户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从根本上破解了产业扶贫到村到户不够精准的问题。研究制定了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若干意见,出台了‘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为每个深度贫困县量身定制共享政策十条、专享政策一条。采取农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和进军营,‘五进’对接承销、龙头企业带销、宣传推介展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基地认领订销、旅游带动促销、帮扶单位助销和劳动就业推销的‘五进九销’方式,促进贫困地区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同时,编制了‘十三五’山西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58个贫困县特色产业扶贫规划和10个深度贫困县农林主导产业培育规划,形成了‘1+58+10’的产业扶贫规划体系。”茹栋梅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特’‘优’战略,依托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五大出口贸易平台建设,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提升脱贫产业发展质量水平,全力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培训就业扶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
“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途径。近年来,我省搭建平台、拓展岗位、优化服务,千方百计帮助贫困人口就业,为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发挥了积极作用。”李浓说。
“培训就业扶贫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63.4万人次、带动务工就业91.8万人,打造地方特色劳务品牌90多个。‘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入选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在大同市举办。”张建成说。
据介绍,2018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3年多来,全省累计培训350万人次,144万人取得各类技能证书,培训人员就业率、增收率分别达到26%、30%以上,促进了包括脱贫劳动力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
2021年是“十四五”起步之年,省委省政府对“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全省将投入20亿元、培训200万人、新增持证100万人、新就业100万人,其中,全省计划培训脱贫劳动力70万人,实现脱贫劳动力培训全覆盖。
据介绍,我省人社部门将继续加强就业动态监测,在已经建立的脱贫劳动力信息数据台账基础上,进一步及时更新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意愿等变化情况的动态数据,精准化提供就业帮扶。支持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市县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创立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扶贫车间,增加更多就业岗位。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优先安排脱贫劳动力等乡村低收入群体就业。稳定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为脱贫人口特别是弱劳动力、半劳动力提供就业帮扶。
扩大省外劳务输出。
优化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省、市、县各级人社部门在线上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服务模式,在线下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同时,还将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多维度促进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更好就业。
我省联动实施生态扶贫“五大项目”,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攻坚战”,为全国生态扶贫提供了“山西方案”,生态扶贫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最大亮点。
“生态扶贫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特别是创新生态建设参与机制,广泛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平均每年带动52万以上贫困人口增收10亿元左右。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肯定我省做法,全国林业扶贫现场会在我省吕梁市召开,国家三部委发文推广我省造林扶贫合作社模式。光伏扶贫建设村级电站5479座、集中电站53座,总规模294.4万千瓦,带动9963个村(其中6602个贫困村、3361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万元,惠及72万贫困户。光伏扶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光伏扶贫现场会在大同市召开。”张建成介绍说。
据介绍,我省联动实施生态扶贫“五大项目”中,造林绿化务工方面,创新林草生态建设参与机制,组建扶贫造林合作社承揽贫困县造林任务,改招投标为议标,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运作模式,让贫困群众成为生态建设的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全省58个贫困县组建造林扶贫合作社3378个,吸纳贫困社员7万余人,累计完成造林1300万亩,平均每年惠及4.3万贫困社员,人均年增收8700多元。”李振龙说。
退耕还林奖补方面,我省从2016年开始向国家争取退耕指标,下功夫把生态区位重要、贫困人口集中、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基本实现25度以上陡坡耕地的应退愿退尽退。“全省累计退耕还林473万亩,其中58个贫困县实施436万亩,20.66万贫困户退耕154.4万亩;累计下达退耕还林农户补助36.84亿元,其中58个贫困县33.96亿元,户均累计增收7700多元。”李振龙说。
森林管护就业方面,在精准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政策的基础上,整合天然林保护、国家公益林、未成林管护等项目投资,精准设立生态管护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在参与管护中增收。“2020年,58个贫困县管护员数量达到4.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8万人,管护工资达到每人每年7300元。”李振龙说。
经济林提质增效方面,大力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实现贫困户低质低效经济林的全覆盖,累计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450万亩,建设省级示范园100个,补齐了林农经营管理的短板,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全省新发展经济林450万亩,干果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1950万亩,初步形成了核桃、红枣、仁用杏、柿子、花椒五大干果主产区,晋西北沙棘、安泽连翘等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山西核桃、吕梁红枣成为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
特色林产业富民方面,实施“小灌木大产业”战略,大力推行“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立体化种植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着力构建“稳受益、不返贫”的林草产业发展体系。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535万亩,实现产值29亿元,带动农户30万人。
光伏扶贫光伏扶贫电站规模全国第二
“我省是全国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份,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把光伏扶贫列入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之一,在工作上先行一步,政策上抢抓先机。2015年以来,全省建成并网光伏扶贫电站294.4万千瓦,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张建成说。
据介绍,2015年以来,我省建设村级(联村)电站5479座,集中电站53座,光伏扶贫蹚出了一条资产收益扶贫新路,不仅成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来源,而且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普及的同时,也激活了乡村发展要素焕发内生动力,有力拉动了乡村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成为推动贫困地区产业重构、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到2020年底,累计发电收益37.36亿元,带动9963个村(贫困村6602个、非贫困村3361个)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万元以上,贫困户参与公益岗位得薪金、参与小型公益事业挣现金、文明敬老获奖金、特殊困难领取救助金,累计72万贫困户受益。2020年结算光伏收益19.6亿元,光伏扶贫设置公益岗位24万个,用最确定的光伏扶贫收益应对不确定的疫情影响,成为防止返贫致贫,促进稳定增收,确保脱贫攻坚收官交账的硬支撑。全省光伏扶贫项目全生命周期可节约标准煤344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88.3万吨。光伏扶贫电站被群众誉为‘永不撤走的蓝色工作队’。2020年全国光伏扶贫工作现场会在大同市召开,会议肯定:山西是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起步早、干得好,取得发电效率高、后续运维好,收益分配准,监管主体实、稳定运行久”的工作成效。”张建成说。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转型的起步之年。张建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根本之举、长久之策。围绕“特”“优”战略,组织实施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培育发展带动帮扶主体,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深化消费扶贫促进产销衔接,实施产业带动、产业增收、产业致富。坚持把技能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硬任务、硬措施、硬支撑,实施建档立卡、精准培训、考核评价、发放证书、安置就业“一条龙”推进,提高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实现持证赋能,就业增收。坚持绿化彩化财化相统一,增绿增收增效相协调,跟进落实生态扶贫“五大项目”政策,进一步挖掘合作社造林、特色林产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生态管护等带动群众增收的潜力,提升生态建设项目帮扶效益。持续抓好光伏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确保年发电收益稳定在18亿元以上,让光伏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
原文链接:http://zrzyt.shanxi.gov.cn/xw/chnl399/202105/t20210519_251902.shtml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