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说说 > 正文

重庆日报7月23日5版:矿山废渣上“长”出生态良田 涪陵启动实施“荒山变良田”计划

发布时间:2021-07-24 来源: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作者:佚名

  7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在涪陵区珍溪镇沙树湾村采访时发现,原本矿山挖掘后留下的矿渣上,竟然蓄起了水,变成了10多亩良田。据了解,随着涪陵区启动实施“荒山变良田”计划,当地创新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技术手段,硬是奇迹般地在矿渣上,种出了成片水稻。

  这片矿山所在区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田在当地极其少见,农户大多种植玉米、红苕等传统作物。

  “这里成为砂石矿区后,我们就同步推进采矿与矿山的生态治理。”涪陵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最为常见的矿山生态治理方式是覆土后栽种花草树木,这种方式成本相对较低,但效果较为单一,并非适合每个地方。

  涪陵区在与矿区企业大业科技集团沟通交流后,决定创新性地实施“荒山变良田”计划。即利用矿区挖掘后产生的碎石填平沟坑,再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覆土保水,将其变为成片的稻田。整治计划从去年10月开始,今年3月,田里种下了第一批水稻。

  之所以选择变田,而不是种树,涪陵区有深层次的考虑:一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角度考虑,此法若能推广,可新增大量田地;二是有利于耕地占补平衡;三是考虑到山区良田的稀缺性,在今后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或许良田就是产业引流的金字招牌。

  但要让矿山碎石变为良田,就要解决地势沉降、“漏水”等难题。为此,涪陵区与大业科技、西南大学、渝东南农科院、珍溪水利所等科研单位携手攻关,开发出一套科学的矿山生态重塑方法。

  “这13亩稻田来之不易啊!”大业科技相关负责人说,以防漏水为例,他们结合企业的工程建设经验,在以矿山废渣填平土地的基础上,铺设了20厘米厚的混凝土层、5厘米厚的黏土层和防渗毯,最后是30厘米厚的黏土层、30厘米厚的犁底层、以及50厘米厚的耕作层土壤,这才保证了整个稻田的正常生产。

  记者看到,这片矿山废渣上“长”出的成片稻田平整规范,和平坦地区的稻田没什么区别,还能进行机械化耕作,稻谷也长势良好。目前,大业科技已启动另外9亩矿区的整治,按计划,这里7500亩矿区经过整治后,未来可形成约3600亩稻田。

  


原文链接:http://ghzrzyj.cq.gov.cn/zwxx_186/mtgz/202107/t20210723_9503105.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