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焦点 > 正文

宣城市扎实推进村庄规划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1-21 来源: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是进一步提升村庄品质,塑造乡土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在省自然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宣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工作原则扎实推进村庄规划工作。

  一、试点探路,打造村庄规划编制样本

  (一)选典型,开展村庄规划试点

  宣城市共开展了省级试点2处、市级试点5处、县级试点17处。选取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村庄开展试点工作。如皖南“川藏线”沿线的特色保护类村庄泾县蔡村镇月亮湾村,城市近郊区域商贸发达的城郊融合类村庄广德市桃州镇高湖社区及和平村,省际毗邻区域集聚提升类村庄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徽派建筑保存完整的传统村落绩溪县伏岭镇江南村,乡村田园景观特色明显的旌德县三溪镇路西村等。试点的开展为不同类型的村庄规划编制积累了经验。

  (二)尊民意,坚持开门编规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突出村民主体地位,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村庄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认真吸纳合理诉求,同时多次召开村民代表、村干部、乡镇政府负责人、相关部门征求意见会,切实做到“开门编规划”,规划成果采取“上墙”“上网”等多种方式公开,确保规划成果吸引人、看得懂、记得住,能落地、好监督。

  (三)强管控,注重刚性和弹性相结合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落实“三条控制线”等上位规划要求。突出全域管控、底线思维,在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统筹村域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适度提高村庄规划管理的灵活性,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探索用途留白、点位留白、指标留白等弹性管控方式。

  (四)塑风貌,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充分挖掘与传承村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保护措施。二是延续村庄传统空间格局,保护村庄肌理。三是对宅基地面积、建筑层数、高度、样式等进行控制和引导,制定参考图则,引导村民规范建房,提升村庄风貌。四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明确项目库,梳理乱堆乱放、小菜园杂乱、私拉电线等现象,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二、导则指引,规范村庄规划编制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宣城市“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提高规划编制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宣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宣城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立足宣城乡村发展实际,对《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进行细化,提出适合宣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庄的规划编制指引。编制过程中,宣城市局及《导则》编制组多次深入下辖各县市区试点村庄进行实地踏勘调研、开展座谈交流、组织多轮部门研讨、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导则》成果。

  (一)分区指引,突出地域特色

  根据宣城市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提出村庄分区指引,突出不同地域差异化、特色化规划编制路径。研究了北部圩区村庄、丘陵山地类型村庄、旅游廊道皖南“川藏线”沿线村庄、省级毗邻区村庄以及徽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特定文化片区的村庄风貌和发展方向指引。

  (二)合理分类,尊重村庄实际

  结合村庄发展条件和趋势进行综合研判,将村域范围内自然村分为保留类、搬迁撤并类、新建居民点三类,并按村庄建设用地变化趋势,将自然村分为增量型、等量型、减量型发展村庄。强调搬迁撤并类村庄应充分征求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将近期无需搬迁撤并的村庄定为减量型村庄,尊重村庄自然发展实际。

  (三)联合编制,探索镇村联动模式

  广德市桃州镇高湖社区及和平村是城市近郊区域商贸发达的城郊融合类村庄,此次规划编制采取了两个行政村合编的方法。泾县榔桥镇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黄田村、双河村、涌溪村联合编制了村庄规划。联合编制跳出了传统的就村论村思路,探索构建镇域或多个行政村联动的编制模式,能够更有效地统筹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及公服配套等。

  (四)按需编制,明确村庄规划内容

  按照村庄的实际需求编制综合型村庄规划或简易型村庄规划,明确了不同类型村庄规划的内容要求。综合型村庄规划适用于有较好发展前景、特色突出的重点村庄,一般为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或部分城郊融合类村庄。简易型村庄规划适用于正逐步实施的搬迁撤并类村庄或开发建设较少只需进行简单的人居环境整治的村庄。


原文链接:https://zrzyt.ah.gov.cn/xwdt/jcdt/1464171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