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关注农地 > 正文

关于印发2022年植保主推技术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15 来源: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各市、州、县(区)植保站(局):

  今年,《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主要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继续被省农业农村厅遴选纳入《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指南》,为扎实开展相关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我站制定了《2022年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主推技术实施方案》及《2022年主要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主推技术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按照方案要求,抓好落实。

  

  附件:1. 2022年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主推技术实施方案

  2. 2022年主要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主推技术实施方案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办公室

  2022年4月11日

  附件1

  2022年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主推技术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的要求,实行“政府主导、属地责任”机制,落实“治早治小、压前控后”策略,全面优化监测防控措施,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综合应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突出主要作物、关键季节和重点地区,加强统防统治和区域联防,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二、目标任务

  (一)实施作物。

  玉米。

  (二)主要示范推广区域。

  本项技术适用于鄂西山地春玉米区、鄂北岗地夏玉米区、鄂东和江汉平原零散玉米种植区等全省各玉米产区。2022年在襄阳市襄州区、枣阳市、仙桃市、钟祥市、嘉鱼县、蕲春县、松滋市、宜昌市夷陵区、枝江市、利川市、巴东县等11个县(市、区)建立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示范区,主要示范区举办核心示范面积1000亩以上,辐射带动5万亩以上。其它产区参照执行。

  (三)主要技术指标。

  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重发区防治处置率达到100%,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确保发生区域不大面积连片成灾。

  三、主推的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在我省前期受低温和降雨的抑制显著,后期高温少雨暴发;因而7月份以前,尽量采用农业防治、迷向防治及生物防治,并适当放宽防治指标;7月份以后,采用综合措施,实施统防统治。

  (一)农业防治。

  1. 调整玉米播期。适时早播,根据草地贪夜蛾一般5月上旬迁入湖北、喜食营养生长期玉米及对秋玉米为害重的特点,可选择调整玉米播期,避免玉米幼苗期与草地贪夜蛾的幼虫期相遇,以减轻为害。可扩大春夏玉米的播种面积、减少秋玉米种植等措施。同一地区做到播种时间一致,避免晚种和交错种植,缩短草地贪夜蛾最喜欢食用的玉米幼株持续时间。

  2. 栽培管理。科学肥水管理,提高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和耐受力,避免过量使用氮肥造成雌性草地贪夜蛾产卵量增加。

  (二)生态调控技术。

  科学选择种植抗耐虫品种。保持作物种植多样化,与棉花、大豆、花生等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也可在玉米田间作套种豆类、洋葱、瓜类等对害虫具有驱避性的植物,减少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上的产卵概率。在田边分批种植甜糯玉米诱虫带,趋避害虫或集中歼灭,减少田间虫量。

  (三)种子处理技术。

  在播种前,选择含有氯虫苯甲酰胺、溴酰·噻虫嗪等成分的种衣剂实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苗期草地贪夜蛾。

  (四)理化诱控。

  1. 物理防控。通过人工摘除卵块和人工捕捉杀灭幼虫,在玉米植株心叶里撒草木灰、细土、沙子、木屑和肥皂水保护生长点,降低草地贪夜蛾基数。

  2. 性诱剂诱杀。在集中连片种植区,按照每亩设置1个诱捕器的标准(集中连片使用,面积超过1000亩,可按1.5-2亩1个诱捕器标准设置)全生育期应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宜使用含有(Z)-9-十四烯乙酸酯(Z-9-14: OAca)成分的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配合桶形诱捕器诱集雄成虫。田边、地角、杂草分布区诱捕器设置密度可以适当增加。诱捕器放置在沿玉米地边缘或中间,间隔30-50米,采用外密内疏,外围多,中间少,上风口多放的原则放置。苗期诱捕器进虫口距离地面1-1.2米,后期则高于植株顶部15-25厘米,随着作物生长,应注意调节诱捕器高度。在使用期内,根据诱芯的持效期,及时更换诱芯,以达到最佳的诱杀效果。

  3. 灯光诱杀。可选择高空灯和普通杀虫灯(适合草地贪夜蛾有效波长的杀虫灯)进行诱杀。高空灯诱杀适合大面积种植玉米的地区,控制面积在1500亩左右,可参考等腰三角形布排。高空灯安装需选择视野广,同时地形周边没有遮挡物,灯光向上和四周发射,高于植物冠层。普通杀虫灯按每盏控制面积30亩左右,高于植物冠层进行布排。使用灯光诱杀要注意开关灯时间,抓住鳞翅目害虫集中上半夜上灯习性,适时关灯。

  (五)生物防治。

  1. 保护利用天敌。作物全生育期注意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半闭弯尾姬蜂、淡足侧沟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和益蝽、东亚小花蝽、大草蛉和瓢虫等捕食性天敌,在田边地头种植显花植物,营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生态环境。

  2. 人工释放天敌。在玉米田间人工释放夜蛾黑卵蜂、螟黄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和蠋蝽、瓢虫等捕食性天敌,提高防效,减轻草地贪夜蛾发生程度。

  3. 生物药剂。生物农药应在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施用;1—3龄幼虫施药防治效果最佳,施药时要突出玉米心叶、雄穗及雌穗等部位,用水量要足。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喷施或撒施,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优先选用高含量单剂。

  (六)科学用药。

  1. 防治目的。

  玉米小喇叭口期以前,保苗;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保功能叶;玉米穗期,保穗。

  2. 防治指标。

  玉米苗期(7叶以下)至小喇叭口期(7-11叶)被害株率5%;大喇叭口期(12叶)20%;成株期10%。对于世代重叠、危害持续时间长、需要多次施药防治的田块,也可采用百株虫量10头的指标。未达标区点杀点治。

  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

  3. 施药时间。

  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根据草地贪夜蛾幼虫通常在夜间取食的特点,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

  4. 施药部位。

  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5. 推荐用药。

  优先选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G033A、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5种生物药剂。

  玉米出苗至大喇叭口期:1龄~3龄幼虫,可使用10%虫螨腈悬浮剂、2%甲维盐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7%氟氯氰菊酯微乳剂、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进行全株均匀喷雾防治。4龄~6龄幼虫可使用10%虫螨腈悬浮剂、2%甲维盐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进行喷雾,亦可使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甲维盐微乳剂在玉米喇叭口点施。

  玉米高秆期:1龄~3龄幼虫可使用上述药剂进行全株喷雾,迁入型成虫产卵着重喷雾玉米植株中上部,本土成虫产卵着重喷雾植株下部。4龄~6龄幼虫可使用10%虫螨腈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全株喷雾。

  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协调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注意用药期间保护利用天敌。

  6. 农药助剂。可选用犇牛金刚钻、激健、植物油助剂等产品,不仅可以提高防效,还可以促进农药减量。

  四、进度安排

  (一)制定方案。

  4月30日前,各县(市、区)植保站因地制宜制定示范实施方案,明确各示范基地目标任务、技术措施、工作措施,并启动实施。将试点方案及各示范基地责任人、植保技术指导专家名单(包括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等),报省站防治科,邮箱:hbfangzhike@163.com。

  

  (二)开展技术应用调查。

  5月-10月,各示范基地要开展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应用技术调查(应用成本、应用效果、农药减量效果),要与常规防治作对比,形成有对比结果的相关数据。

  (三)开展技术培训指导。

  5月-10月,省植保站组织示范区的植保技术人员参加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培训,开展示范区观摩活动,并到示范基地开展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落实相关工作和技术措施。

  (四)开展宣传活动。

  6月-10月,各地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和应用情况,突出各地实施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形成社会共识,营造各界积极参与的氛围。

  (五)完成总结报告。

  11月10日前,在各地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有数据分析的总结报告,对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11月底,将总结报告及主推技术实施情况统计表(见附表)报省站防治科。省站将组织专家评估示范效果,研讨确定下一年工作方案。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为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省植保总站成立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团队,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整合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1. 总负责人(兼首席专家)。

  郭子平  湖北省植保总站正高职高级农艺师/站长

  2. 团队成员。

  周华众  湖北省植保总站推广研究员/副站长

  方国斌  湖北省植保总站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副调研员

  张求东  湖北省植保总站推广研究员/科长

  许艳云  湖北省植保总站推广研究员/主任科员

  谢原利  湖北省植保总站农艺师/科长

  杨俊杰  湖北省植保总站农艺师/科长

  万  利  湖北省植保总站农艺师

  王  珍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人才办主任科员

  侯应霞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人才办主任科员

  白桂萍  襄阳市植保站站长

  曹邦志  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王长青  枝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王家刚  钟祥市植保站站长

  乔志刚  仙桃市植保局局长

  檀银忠  枣阳市植保站站长

  耿协洲  嘉鱼县植保站站长

  邹春华  蕲春县植保站站长

  苏  林  松滋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陈洪波  利川市植保站站长

  杨  辉  巴东县植保站站长

  邓小垦  夷陵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

  3. 技术顾问。

  万  鹏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研究员

  张  舒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研究员

  李建洪  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教授

  (二)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植保部门要充分利用好中央病虫害防控资金,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办好示范样板,不断推进试点示范规模,加快大面积推广应用进程,要整合项目、聚合资源和集中力量,强化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省站将从省级病虫防控资金予以支持。

  (三)加强培训指导。

  每个示范基地要明确1名责任人和1名植保技术指导专家,具体负责方案制定和技术服务工作。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实地观摩、示范展示、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普及综合防控技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措施,让广大农民切身体会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推进的好处,增强自觉运用意识。

  (四)注重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的好经验、好措施、好典型。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附表:2022年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主推技术实施情况统计表

    

  县

  (市、区)

  乡镇村

  示范

  面积

  (万亩)

  辐射

  面积

  (万亩)

  推广

  技术

  推广

  技术

  规模

  (万亩)

  成本

  (元)

  防治

  效果(%)

  农药

  减量

  效果

  (%)

  经济效益(万元)

  生态

  效益

  社会

  效益

  开展农

  民技术

  培训

  (场次)

  培训

  人数

  (人)

  技术

  推广

  到位率(%)

  总

  效

  益

  节

  本

  效

  益

  提

  质

  效

  益

  增

  产

  效

  益























































  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可以折算成资金,也可以是其他相关指标的表述。

  

  

  附件2

  2022年主要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

  主推技术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委省政府相关会议精神,立足病虫发生新形势新任务,抓好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融合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加强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集成,建立示范区,辐射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形成绿色、科学、高效的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控方案,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和统防统治覆盖率,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

  二、目标任务

  (一)实施作物。

  小麦、水稻。

  (二)主要示范推广区域。

  襄州区、宜城市、枣阳市、南漳县等4个县(市、区)以小麦作物示范为主;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沙洋县、当阳市、监利市、大冶市、武穴市等8个县(市)以水稻作物示范为主,以点带面辐射全省粮食主产区。

  (三)主要技术指标。

  示范区内,病虫草害得到有效控制,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农残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有所改善。小麦、水稻每个主要示范区核心示范面积3000亩以上,辐射带动10万亩以上。其它粮食主产区参照执行。

  三、主推的防控技术

  (一)小麦绿色防控技术。

  1. 种植抗(耐)性品种。

  条锈病常发区,应在常年早发重发区域种植鄂麦596、襄麦25、襄麦55、绵杂麦168、绵麦37、川麦18、西科麦2号、周麦17、豫麦34、豫麦49、郑麦103、新麦19等抗锈耐锈品种。胞囊线虫严重发生区,应选择种植太空6号、中育6号、新麦11等具一定抗病性的品种。赤霉病常发区,要选择对赤霉病有一定抗耐病品种,如扬麦系列、鄂麦006、鄂麦170、襄麦25和襄麦55等,避免盲目引种高感品种,减轻后期赤霉病流行风险。

  2.农艺措施。

  播种期落实好农业防控措施是控制或者延缓病虫发生危害的重要举措。赤霉病、根腐病、茎基腐病以及其它土传病害发生区推行精细整地、深耕将玉米秸秆埋于土壤中,降低菌源基数,减轻抽穗扬花期防控压力;胞囊线虫重发区,要重点推广播种后或秋苗期镇压、及时灌溉等措施,力争一播全苗、壮苗;小麦条锈病常发区要人工铲除杂草。播种时根据墒情,适期晚播,减轻苗期小麦条锈病菌的侵染,降低苗期发病风险。

  3. 药剂拌种技术。

  根据病虫种类选择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咯•霜灵、苯醚•咯菌腈等高效悬浮种衣剂进行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预防病害,用适量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包衣或拌种预防害虫、黄矮病和丛矮病,二者混用可兼治苗期主要病虫害。同时,在拌种时加上海岛素、芸苔素内酯或碧护,可以促进小麦种子发芽、出苗、根系发育,提高小麦抗逆性(抗冻、抗病、抗旱、抗涝、抗高温热害等),提高产量。在条锈病常发区,采用三唑酮、戊唑醇等种衣剂包衣或拌种,兼治苗期条锈病和白粉病,预防后期黑穗病。在全蚀病发生区,重点采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包衣或拌种;对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或毒死蜱拌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特别严重的田块,要进行药剂土壤处理。苗期蚜虫、麦蜘蛛和地下害虫发生危害较重的地区,采用辛硫磷或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包衣或拌种。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可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拌种。复配(混合)剂中各单剂的有效成分应与单独使用时大致相同。

  4.小麦病虫害防控“关口前移”技术。

  在冬春季加强小麦大田的病情监测,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初见小麦条锈病发病中心至发病始盛期,对大田的小麦进行酸性氧化电解水喷施,每亩喷施酸性氧化电解水45L。酸性氧化电解水当天生产当天使用,剩余的密封保存于黑(棕)色塑料桶内,3天内使用完。使用小喷头喷雾器,对叶片的正反面进行均匀喷施。防治次数视病情而定,一般喷施2-3次,每次间隔5-7天。高温时段和雨天不能喷施酸性氧化电解水。或者可选用三唑酮、戊唑醇、氟环唑进行喷雾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

  5. 植物免疫诱抗技术。

  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碧护等植物免疫诱抗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分蘖期、拔节期可喷施1-2次,能明显增强植物的抗病和抗逆能力,增加产量。

  6. 科学用药防控技术。

  在春季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期,要贯彻落实“发现一片,防治一面”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可选用酸性氧化电解水、戊唑醇、氟环唑、烯唑醇、咪鲜胺进行大面积应急防控。在抽穗扬花期,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如果预计赤霉病中等偏重以上发生时,要大面积实施统防统治,提前预防,可选用丙唑•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咪铜•氟环唑、氰烯菌酯、戊唑•咪鲜胺、咪鲜胺•戊唑醇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如果蚜虫、红蜘蛛发生偏重时,可选用吡虫啉、哒螨灵、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7. 杂草防控技术。

  麦田杂草的防除,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因地制宜、依据草相选择对路化学除草剂为关键,应以冬前防除为重点,早防早治、采用封杀结合、综合治理的防除方法,防除禾本科杂草为主,兼治恶性阔叶杂草,即在小麦播后7-20天,采用吡氟酰草胺和异丙隆复配剂喷雾防控,可有效的压低小麦冬前杂草基数;在小麦返青以后,以阔叶杂草为重点对象,进行补治。

  (二)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1. 生态防控措施。

  推广应用健身栽培技术、种子消毒与带药移栽预防病虫害技术、生态调控技术,防治早期病虫害。

  (1)种植抗(耐)性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等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合理布局种植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

  (2)农艺措施。

  一是翻耕灌水灭蛹。提前翻耕冬闲田、冬作物田,耕后灌水闷浸7-10天,将越冬螟虫杀死,降低基数。二是健身栽培。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三是推行低茬收割,秸秆粉碎后还田,降低螟虫残虫量。四是清洁田园,螟虫、细菌性病害重发田稻草离田后综合利用。

  (3)培育壮秧。

  一是酸性氧化电解水浸种技术。酸性氧化电解水能快速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促进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提高成苗率,缩短育秧周期,并减轻苗期病害发生频率。浸种前晒种1天,提高种子活力。浸泡工具以塑料桶为宜,若是铁桶或水泥池要用塑料薄膜隔离(防止酸性氧化电解水接触放电,影响杀菌效果)。酸性氧化电解水当天生产当天使用,剩余的密封保存于深色塑料桶内,3天使用完。种、水比例为1:1.2-1:1.5。浸泡后搅拌均匀,暗处静置数小时。最佳浸种时间推荐:早稻浸泡12小时,中晚稻浸泡6小时,浸种结束后,进行常规的催芽和育秧流程。

  二是药剂拌种或浸种(包衣)防病虫技术。机插秧、抛秧、旱育秧:27%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400-600毫升,加水稀释至1-2升,搅拌包衣干谷稻种100千克,阴凉通风处,晾2小时,充分吸收药液,然后直接播种苗盘或苗床,省工省力。直播稻田:水稻稻种浸种在24-48小时后,催芽露白后,27%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400-600毫升,直接包衣稻种100千克,轻轻搅拌均匀后,阴凉通风处,晾2小时,充分吸收药液,直接播种。亦可按照同样的处理剂量,先包衣晾干后再浸种催芽。在拌种或浸种(包衣)的药剂选择上也可采用咪鲜胺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吡虫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种子处理或苗期喷雾,提高秧苗素质和抗病性,培育无病虫壮秧。

  (4)生物多样性控害技术。

  采用生态工程技术,田埂、路边沟边、机耕道旁种植芝麻、大豆、波斯菊、硫华菊、紫花苜蓿等显花植物,涵养和保护寄生蜂、蜘蛛等天敌,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丛距3—5米,降低螟虫种群基数。

  2. 物理防控措施。

  推广应用性诱剂诱杀技术和杀虫灯诱杀技术,降低害虫的虫源基数。

  (1)性诱剂诱杀技术。

  在各代次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尤其是越冬代二化螟始蛾期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来控制害虫基数。选用持效期2个月以上的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个,放置高度以水稻分蘖期距地面50cm、穗期高于植株顶端10cm为宜。

  (2)杀虫灯诱杀技术。

  每30-50亩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灯底部距离地面1.5米,诱杀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4月中旬到10月上旬在种植区域每晚天黑至晚12点开灯。

  3. 生物防控措施。

  推广应用稻田养鸭技术、赤眼蜂寄生技术、生物农药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

  (1)生物农药防治虫害技术。

  防治二化螟选用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等,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等,防治稻飞虱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于卵孵化始盛期施用。

  (2)生物农药防治病害技术。

  防治稻瘟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等;预防稻曲病采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选用24%高含量制剂)、申嗪霉素、蛇床子素等,并可兼治纹枯病,与芸苔素内酯或赤•吲乙•芸苔混用,可提高防病效果;预防病毒病选用宁南霉素。

  (3)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技术。

  于二化螟越冬代蛾高峰期和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蛾高峰期开始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放蜂10000头/亩。

  (4)稻鸭共育。

  水稻分蘖初期,将15~20天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30只,水稻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发生为害。

  4. 科学化学防控措施。

  推行统防统治,减少盲目打药、减少施药次数;推广先进、高效的施药器械,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推广应用有效成分含量低、毒性低、残留量低的化学农药防控病虫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1)秧田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叶瘟、稻蓟马、稻飞虱和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水稻根结线虫病发生田,移栽前药剂浸根处理,可选用噻唑膦、氟吡菌酰胺、淡紫拟青霉等。

  (2)分蘖至孕穗期,以防治螟虫为重点,兼治纹枯病和稻飞虱等其他病虫。早稻在5月中下旬防治第一代二化螟,对枯鞘丛率达8%以上的稻田即施药防治;若发现叶瘟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要及时加药混合防治;中稻和晚稻在栽后半个月对枯鞘严重的田块应喷药一次防治螟虫。

  (3)破口抽穗初期,混合用药保穗。在水稻破口初期,重点防治穗瘟和稻曲病,同时兼防纹枯病、卷叶螟和稻飞虱。早稻重点防治穗瘟,兼治纹枯病和稻飞虱、卷叶螟;中稻重点防治螟虫、穗瘟以及稻曲病,兼治纹枯病和稻飞虱、卷叶螟;晚稻重点防治螟虫、穗瘟以及稻曲病,兼治纹枯病和稻飞虱。

  (4)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技术。防治稻飞虱,选用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酰胺、三氟苯嘧啶等高效、低生态风险的化学药剂。防治二化螟,选用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和低风险化学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四氯虫酰胺、茚虫威、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生态风险的化学药剂。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唑、丙硫唑、咪铜·氟环唑、嘧菌酯等药剂。防治稻曲病,选用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申嗪霉素、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预防病毒病,选用毒氟磷等。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

  5. 杂草防控技术

  (1)移栽稻田。

  移栽后5-7天,选用乙草胺+苄嘧磺隆、丁草胺+苄嘧磺隆或苯噻草胺+苄嘧磺隆组合的除草剂,采用毒土法或药肥法一次性防除稗草、阔叶草、莎草。水层要求:施药时水层3cm,药后保持7天左右。

  (2)水直播稻。

  采取“一封、二杀、三补”封杀结合的除草技术。重点推广普及播后苗前采用丙草胺封杀的技术措施,压低抗性杂草萌发基数,减轻出苗后防控和漏防补治的压力。

  (3)机插秧零田施药防控抗性杂草技术。

  机插秧与化学除草同步一体化集成,通过专用施药器与六行骑乘式高效插秧机同步联动,实现机械插秧与滴施除草剂同步作业。在水稻机插时,通过直接在插秧机上加挂滴施器,喷洒氟酮磺草胺+丙炔噁草酮•丁草胺,每亩滴药量为2升,在插秧的同时,完成化学除草。

  (三)高效植保药械。

  大力推广智能化的植保药械,提升农药喷雾效率,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1. 智能型植保无人机。

  一是采用rtk精准定位与导航,操控上能够实现全自主飞行的方式。二是喷洒系统具有变量施药功能,可实现喷洒流量、雾化程度可调,并与飞行速度自动联动控制。三是电力系统采用智能化电池,安全可靠。

  2. 精准定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药械具有作业效率高,小麦田日作业400-600亩/天,水田300-400亩/天,喷雾定量精准,GPS导航,后台全程监控的功能。

  (四)农药专用助剂。

  近年来,农药助剂的使用得到快速发展,在农药减量增效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如激健、迈飞、植物油助剂等产品,不仅可以提高防效,还可以促进农药减量。

  四、进度安排

  (一)制定方案。

  2022年4月30日前,有关县(市、区)植保站因地制宜制定示范实施方案,明确各示范基地目标任务、技术措施、工作措施,并启动实施。4月30日以前,将试点方案及植保技术指导专家名单(包括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等),报省站药械科,邮箱:hbyaoxieke@163.com。

  

  (二)开展调查研究。

  2022年4月-10月,各示范基地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统防统治、高效植保机械和农用专用助剂应用情况调查与研究(应用成本、应用效果、农药减量效果),要与常规防治作对比,形成有对比结果的相关数据。

  (三)开展培训指导。

  2022年4月-10月,各示范县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示范基地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指导落实相关工作和技术措施。

  (四)宣传典型经验。

  2022年4月-10月,各地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主要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内容、意义、成效和经验,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氛围。

  (五)完成总结报告。

  2022年11月10日前,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数据分析的总结报告,完善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模式,对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11月20日前,将总结报告及附表报省站药械科,省站将组织专家评估示范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为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2022年省植保站成立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推广应用团队,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整合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1. 总负责人。

  郭子平  湖北省植保总站正高职高级农艺师/站长

  2. 首席专家。

  周华众  湖北省植保总站推广研究员/副站长

  3. 团队成员。

  张求东  湖北省植保总站推广研究员/科长

  许艳云  湖北省植保总站推广研究员/主任科员

  顾  辉  湖北省植保总站高级农艺师/主任科员

  杨俊杰  湖北省植保总站农艺师/科长

  谢原利  湖北省植保总站农艺师/科长

  刘  芹  湖北省植保总站农艺师/副科长

  万  利  湖北省植保总站农艺师

  张  欧  湖北省植保总站助理农艺师

  廖少龙  天门市植保站站长

  乔志刚  仙桃市植保局局长

  喻永冰  潜江市植保局局长

  张  兰  沙洋县植保站站长

  关迎池  当阳市植保站站长

  高振坤  监利县植保站站长

  石教波  大冶市植保站站长

  郑在武  武穴市植保局局长

  曹邦志  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余小清  宜城市植保站站长

  檀银忠  枣阳市植保站站长

  魏遵龙  南漳县植保站站长

  吕  亮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副研究员

  曾凡松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副研究员

  史文琦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副研究员

  王  珍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人才办主任科员

  4. 技术顾问。

  杨立军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研究员/副所长

  张  舒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研究员

  黄俊斌  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教授

  洪  霓  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教授

  (二)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植保部门要充分利用好中央的病虫害防控资金,办好示范样板,同时,要积极争取,整合项目、聚合资源和集中力量,强化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不断推进试点示范规模,加快大面积推广应用进程。

  (三)加强培训指导。

  每个示范基地要树立示范展示牌,明确基地责任人和技术指导专家,主要技术,支持单位等。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实地观摩、示范展示、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普及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措施,让广大农民亲自体会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好处,增强自觉运用意识。

  (四)注重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好经验、好措施、好典型。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附表:2022年主要粮食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主推技术实施情况统计表

    

  县

  (市、区)

  示范

  样板

  (个)

  集中

  示范

  面积

  (万亩)

  推广应用或辐射带动规模(万亩)

  亩平

  均节

  本增

  效

  (元)

  农药

  减量

  效果

  (%)

  总经济效益(万元)

  生态

  效益

  社会

  效益

  开展技术培训/观摩交流活动

  (场次)

  培训

  人数

  (人次)

  技术

  推广

  到位率(%)

  总

  效

  益

  节

  本

  效

  益

  提

  质

  效

  益

  增

  产

  效

  益














































  注:总效益=亩平节本增效*集中示范和辐射带动面积。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可以折算成资金,也可以是其他相关指标的表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zbzh/202204/t20220421_409265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