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说说 > 正文

建市三十周年看松原农村振兴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28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三十年砥砺前行,农村“颜值”焕发提升。

  三十年扬帆奋进,农村产业蓬勃发展。

  三十年春华秋实,民富村美处处新。自来水管网整村改造、村屯绿化实现全覆盖、农业实现机械化作业,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提高……说起建市三十周年家乡的变化,今年75岁的宁江区杨家村村民赵建国感叹道:“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用粮票换粮食的场景好像发生在昨天,从来没有想到还能过上今天这样‘环境好、腰包鼓、小康路’的好生活。”

  然而,历史不会忘记,曾几何时,“集体经济薄弱村”是外人对杨家村的评价,村屯环境脏乱差、村民收入低是杨家村村民的真实写照……

  现在,杨家村已经是“家家砖瓦房、种地机器帮、宽带通家里、自来水流厨房”的新图景。可以说,发生在杨家村的变化仅仅是松原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建市30年来,松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中勇立潮头,奋楫笃行,发生了沧桑巨变。松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明创建为指引,打造文明幸福宜居乡村,一项又一项的民生工程,让农民群众拥有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生活从贫困落后到步入小康,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

  以“路”为笔塑造美丽宜居乡村

  “黄土房、泥巴路……”建市初期的广大农村如蒙尘的明珠,灰暗、陈旧、破烂。

  宁江区伯都乡村民赵淑兰说,建市之初,村子里的道路都是土路,风一吹尘土飞扬,雨一下泥浆满地,走在路上鞋底满是厚厚的泥巴,一不小心还可能摔个底朝天。除了人不方便行走外,车子也是寸步难行。那时农村出行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摩托车,遇到下雨天,摔车也是常有的事情。

  说起农村最喜人的变化,莫过于硬化路修到了家门口。提起硬化路,赵淑兰是赞不绝口:“以前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政府的带动下,各地农村掀起了修路热潮,村村通水泥路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但是如今早已经成为现实。硬化后的路面看上去更宽阔、更整洁了,老百姓出行也方便了,再也不必为雨天出门苦恼了。如今,走在家乡熟悉的小路上,内心总是非常的自豪和喜悦。”

  “最后一公里”的畅通,不仅方便了农村群众出行,而且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村民纷纷反映自家农副产品的销路更宽了,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回想起建市之初农村的黄土房、红砖房,乾安县严字乡美字村村民高惠兰说,那时候要是哪家能盖起砖瓦房,可以说是村里当之无愧的“土豪”了。虽说是砖瓦房,但瓦片破损漏雨,在屋里用盆接雨水也是常有的事。哪像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康村拔地而起,家门口还停着各式漂亮的小轿车,树也栽上了、路灯也亮了、水泥路也铺上了、排水沟也修上了……原来农村环境的脏乱差不复存在,人们的幸福指数一年比一年高。

  以“发展”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篇章

  家住宁江区伯都乡的刘振生回忆起以前靠人力在田里耕作的情景。

  那时候,在农忙时节,一家老小齐上阵。30年前,不仅耕田犁地靠人力,插秧和收割也要低着头弯腰进行,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苦干。刘振生回忆说,为了节省时间,他早上出发前就准备好中午的吃食,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晚上6点,能收割1亩地左右,晚上腰都直不起来。

  如今,刘振生种完地,还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种植玉米前,使用机器整地;秋收时,机械化作业省时又省力。

  说起如今的机械化作业,宁江区大洼镇房身村村民田为民是最有发言权的,自从加入宁江区德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机械化作业的全程托管经营模式,不仅当起了甩手掌柜,年终还能按土地份额赚取利润分红,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少花”和“多卖”。“‘田保姆’这词,以前听都没听过;不下地就能收粮,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这样的好日子真的实现了。”田为民说。

  以“文明”为笔描绘乡村幸福底色

  农村改变的不仅是乡村环境,更是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村民有了精气神,乡村未来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30年前,乾安县所字镇忠字村周桂芬饭后就是坐在家门口和邻居闲话家常;现在,忠字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晚饭过后,周桂芬习惯到忠博广场遛遛弯、健健身。“村里还时常组织一些活动,秧歌大赛、广场舞汇演……吸引不少附近村屯的村民前来参加,广场上欢笑声不断。”

  村民爽朗的笑声里是新时代、新农人对新生活的无限展望与憧憬。

  30年来,她亲眼见证了松原发展的点点滴滴。“松原这30年来变化特别大,从土房到砖瓦房,从土路到水泥路,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也变了,村路两边树木成荫,广场上百花齐放。随着村中环境的改变,村民的精气神也有了改变,思想觉悟也提高了,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齐头并进,我相信忠字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周桂芬一脸满足。

  回首建市30周年农村的蜕变历程,让人心情难以平复。

  30年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许多农民离开土生土长的乡村到城市打工。

  岁月如歌,城乡巨变。30年后,宽阔平整的乡村道路、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遍地开花的特色产业……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农村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就比如近几年非常火的杨家村,已成了市内外游客节假日的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农村生活。

  波澜壮阔三十载,意气风发看今朝。30年前,我们披荆斩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30年后,我们砥砺奋进,开始新的振兴之旅。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信,我们的农村生活会越来越好。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szfzt/jlssxsxnyxdh/gddt/202206/t20220627_84914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