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一年的生态价值馈赠——4000亿背后
在北京这样一座超大城市中,农业还能发挥多大的价值?
上月出炉的《2021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公报》显示:2021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已接近4000亿元。
近4000亿元!这数字有点惊人。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近4000亿元的价值构成中,不仅有粮食果蔬水产等最直接的农产品的价值,还有生态与环境价值、文化旅游服务价值、景观增值价值……这些间接价值几乎占到了总价值的90%。
也就是说,无论是市民寄情于乡村田野,体验采摘和农事活动;还是纵情于山水湖泊,在大自然中放松游憩,都是在享受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馈赠。
“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北京正在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上大步迈进。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将在这条路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京郊果品藏尖货
“西瓜当然要吃大兴庞各庄的,皮儿薄、味儿正、瓤儿甜,个头不大一次一个,我们家孩子特爱吃,到了夏天总催我买。”今年西瓜季,正赶上北京出现疫情,家住回龙观的刘先生加入了社区团购。“基本上是头一天群里开团,第二天就能送到社区,比市面上的瓜更脆更熟,一吃就特别新鲜。”刘先生说。
负责回龙观数十个社区团购的团长于俪平介绍,每年夏天,庞各庄西瓜都是社区团购的明星品种。“目前4.5元一斤,主推‘L600’‘超越梦想’等品种,别看比外地的瓜稍贵点,可架不住大家认这品牌啊。”于俪平说,有的订购量大的社区1天就能卖上千斤。
庞各庄的西瓜是北京有名儿的特色农产品。与之齐名的还有平谷大桃、昌平草莓、门头沟京白梨、通州大樱桃、房山磨盘柿等等。
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市场上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名品佳果,怎么本地水果还如此受欢迎?
“头一个,咱们北京有品种优势、技术优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拥有涉农科研院所24所、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聚集了约50%的农业领域两院院士,以及专业育种人员1000多人、农业科技人员近2万人,全国三分之一的种业科研“国家队”都在北京。现代农业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大量优新品种试验示范,让市民有机会第一时间接触全国乃至世界的尖货农产品。
就拿西瓜来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许勇被称作“西瓜大王”,他不仅参与培育了“京欣”系列西瓜育种,还研究绘制了世界首张西瓜全基因组图谱,加速了京郊西瓜品种换代升级。
十多年前才兴起的昌平草莓,背后也是科技力量的强有力支撑。近些年昌平引进培育了“红颜”“章姬”“隋珠”“白雪公主”等优新品种丰富市场,相比丹东草莓等规模产地,其采摘成熟度更高,普遍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让安全品质更有保证。
再一个,就是别处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京郊的菜园子、果园子,果菜现摘现卖,市民买来现做现吃,因为减少了中间的长途运输、层层中转,保持了新鲜的口感,因此广受市民欢迎。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阶段,京郊果园菜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疫情发生以后,社区团购逐渐火起来了。大家都想吃口新鲜的,但是为了安全又不想扎堆,所以选择了线上购买。京郊的果品因为离得近,供应也最稳定。”于俪平告诉记者,春季的时候,光昌平草莓平均一周就要卖出去将近700斤。
新品种迭代快,老品种也各有风采。近些年,考虑到市民口味的多元,市农业部门恢复了一批老果品、老口味蔬菜。像老北京青韭、核桃纹大白菜、鞭杆红胡萝卜、北京秋瓜、苹果青番茄、柿饼冬瓜、六叶茄、小国光、槟子、尜尜枣儿、“金把儿黄”梨等“小时候的味道”又重回市民餐桌果盘,留住老北京人心中的那股念想儿。
深山旷野“摘”星辰
都市农业滋养着广大市民的“胃”,同时也在涤荡着市民的“眼”和“肺”。
前段时间,家住海淀的市民卢巍带着7岁的儿子和10岁的女儿驱车前往怀柔,参加一场“摘星星”的活动。
这是一次难忘的观星之旅:车出六环,窗外的风景从高楼林立逐渐变为青山秀水,孩子们难掩兴奋。在群山环绕的怀柔四渡河村“老木匠”民宿里,孩子们第一次见到精美的农家院落;怀沙河旁,望着漫山遍野的栗子树,孩子们发出了“哇!好美”的感叹;晚上9点,一行人爬上村后的小山,用刚刚组装好的望远镜观察起美丽的夜空……
作为母亲的卢巍很是感慨。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北京,但对北京周边毫无了解。“双减”政策推出后,孩子的课外活动时间更加充足,才决定带着去郊区走走、看看。“去这一趟,不仅看到了特别多的星星,还体验了民宿,认识了栗子树,孩子们收获特别多,也特别开心!”
如今,去郊外放松身心,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都市人群的刚需。
数据显示,北京人均GDP在2021年已超过2.8万美元,市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2021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构成中,主要由文化旅游服务价值拉动的间接经济价值贡献1095.78亿元,占到了总价值的四分之一强。
围绕服务都市人群,京郊的部分土地,悄悄发起了一场“供给侧改革”——
昌平兴寿田野中出现了“玉米迷宫”;海淀、丰台,由彩色水稻、旱稻绘就的“稻田画”成为乡村新景点。油菜花田、板蓝根花田、薰衣草花海、向日葵花海、波斯菊花海、百日草花海、玫瑰花海……五彩缤纷的花田、花海,如油画颜料般泼洒在京郊大地上,塑造了独特的大地景观,成为市民假日出游、拍照露营的好去处。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朱莉介绍,北京现已连续15年发展景观农业,千余品种景观作物遍布京郊,实现三季有景、四季覆盖。景观农业从过去单纯的景观营造,逐步发展为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融合。市民来到京郊,不再单纯为了观光,而是将农事体验、科普学习、农耕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融入其中,在乡间寻找浓浓的乡愁。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既能满足生产者的增收愿望,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沟通了城乡,促进了和谐。对于市民来说,都市农业既有赏心的自然氛围,又有悦目的田园景观,既能驻足观看,又可亲身体验,加上健康的有机农产品供应,市民可以获得全面的‘丰收’,充分地享受。”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农耕稼穑寄乡愁
乡愁是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柔软情丝,而农业正是慰藉心中这抹乡愁最好的良药。
很多上岁数的老北京人还记得,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城,田园景色随处可见,外城靠近城墙的地带有成片菜地,什刹海、后海和前海是一片“水乡”,有吃草的牛羊、啄食的鸡鸭,完全是一片乡间景致。作家余钊在《北京旧事》写道,“最初的城市,都是从农业文明的土壤中萌发出来的”“老北京确实是一座具有田园风光的古都”。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缕乡愁或许在农耕稼穑中才得以寄托。
在海淀区柳浪家园小区,搬迁上楼后的居民仍然每年在家门口耕种京西稻,收获后一起煮粥喝粥,享美味、寄乡情。原来,柳浪家园小区很多居民都是原“京西第一村”六郎庄村的居民,世世代代以种植京西稻为生,直至2000年最后一季稻收割结束种植。整村拆迁腾退后回迁至此,大家仍不忘过去的乡情民俗,不愿被高楼挡住邻里情、烟火气,选择在小区中保留半亩空地,恢复京西稻的种植。
“我打小就住在六郎庄,家里种的是响当当的京西稻。小时候,我总跟小伙伴在稻田里疯跑,一年年过去,我比稻子都高上两截嘞。想当年,咱京西稻田还是皇家园林的组成部分,那叫一个美。”回忆起京西稻昔日风光,居民刘晗的嘴角止不住上扬,“后来,我们搬进了新小区,为了怀念过去还特地在楼下开辟了一块稻田,再加上插秧节和秋收节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了,大伙也能时常去看看最喜爱的京西稻。”
除了农田,还有很多村庄将乡愁浓缩在村史馆内,通过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老票据留下故乡的影子。
在石景山现代嘉园社区,老古城村数百年的历史被封存进古城民俗博物馆内。包括“古城村”的老石碑、秉心圣会展、位于东井街口的“东井”以及它旁边养骆驼的马槽等等。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见了老物件都能回忆起与之相关的二三事。74岁的毕淑英说,“这里的一物一景,记录的都是过去的回忆,承载的是我们的乡愁。”
有的时候,乡愁不仅仅存在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件当中,还寄托在传承多年的民俗文化当中。时至今日,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仍保留着立春时节在北京古观象台“鞭打春牛”的习俗,喜迎立春,祈福五谷丰登。每年正月十六,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依然保持“敛巧饭”习俗,自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建村时起,至今已有约200年历史。海淀区苏家坨地区“食粥度立夏”的习俗已百年有余,全村聚在一起尝粥欢聚,增进邻里感情……
可以说,占全市经济总量不到1%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挥着一个无可替代的功能:让乡愁有一片栖息之地。
文化活水润京城
农业文明曾是一座城市集体的乡愁记忆。
在首都北京,农业生产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早在先秦时期这里的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古人称,有千株栗树之产者富比“千户侯”。元朝在北京建都后,农业与这座城市的发展更是密不可分,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水利技术高度发展。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亲自试种推广京西稻。慈禧太后偏爱心里美萝卜,留下俗语“西红门的萝卜——叫城门”。
翻开北京地图,天坛与陶然亭之间有一处先农坛,这是我国祭祀等级最高的古代祭农场所,皇帝在这里亲耕种田,留下了人们熟悉的俗语“一亩三分地”;始建于1906年的北京动物园也与农业有关,是清朝末年为振兴农业、探索西方农业技术而设立的“农事试验场”,名曰“万牲园”。被封为“皇家贡米”的京西稻、朝阳黑庄户宫廷金鱼、密云御皇李子等,许多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生态和经济价值。这些有形和无形的遗产,蕴含了北京农业的文化与文明,是北京农业文化中的瑰宝。相比当今世界其他国际大都市,这样悠久的文脉和底蕴实属罕见和珍贵。
进入工业化时代,农业总产值在北京市地方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但并不意味着城市的发展不再需要农业。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北京的农业发展到今天,不仅影响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还体现在城市中生活、生态的社会功能以及在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价值。”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正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农业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相反还起着“压舱石”的作用。
为严格保护农业发展,近年来本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等政策措施,全面建立“田长制”,严守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166万亩耕地保有量底线,为北京农业保留基本的发展空间。
城乡携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自2018年设立以来,已经连续4年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活动更是在北京遍地开花,“开镰节”“红叶节”“苹果节”“赶秋大会”等等新时代的庆丰收活动层出不穷。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仅是农民的节日,更是全社会的文化聚会,一项项活动将农业文化融入人们生活,为城市注入农业新的文化活水。
今日北京之所以令人向往,就是因为她既古老又现代的双重特色。建设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既延续了传承至今的集体农耕记忆,又为超大城市的发展保留了农业文明的底色,让市民记得住乡愁,让城市留得住田野,让文化古今交融,历久弥新。
专家观点
守护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石
北京农业发展机遇巨大、空间广阔、挑战严峻。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是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最需要优先发展的重点是农业农村。可以说农业农村在北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是“压舱石”“战略后院”。
北京的农业是具有首都特点的都市型农业,其关键要害在于处理好“都”与“城”“城”与“乡”的关系,处理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衔接,统筹好守住农业基本盘与城乡互补的协同,打造首都鲜活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保障、宜居之都的生态保障,打造农民的家园和市民的乐园。北京承担着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重任,如果失去农业,北京势必会失去历史的风韵和底气,失去农业中人与作物朝夕相处的灵气和生态环境。
北京的都市型农业,既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农业,也要是现代农业的高地。以生物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常规育种正在向智慧育种的新时代演进,传统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被深刻改变。北京是国际科技创新的中心,是汇聚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创新资源的高地,有条件有能力建设好农业中关村,打造好农业“高精尖”,构筑好现代种业之都,培育为都市型农业科技高峰,支撑引领都市型农业向都市型智慧型农业跨越发展。
(作者田冰川,系国科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207/t20220701_640383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