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关于印发《水产养殖应对夏季极端天气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7-14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鲁农渔字〔2022〕19号

  各市渔业主管局、渔业技术推广单位:

  近期,我省多地降雨量较大,易诱发洪涝灾害,进而对水产养殖产生较大影响。为进一步落实农业稳产保供等有关工作部署,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我厅组织专家编写了《水产养殖应对夏季极端天气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执行。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7月11日      

  

  水产养殖应对夏季极端天气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高温天气下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高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1.水蒸发量大,水质变坏。持续高温,水体蒸发量较大,高温天气下的干旱少雨易导致养殖水体减少,另外在高温条件下水体中各种有机质(如残饵、鱼池底泥、水生动物的粪便等)迅速分解,水产养殖池塘的水质更容易变坏,极易引发水生生物疾病的暴发。

  2.水生动物体质变差,生长减慢,病害增多。当水温超过30℃时,大多数水生动物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当水温超过33℃时,摄食和生长则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同时由于水温超过了部分水生动物(如:海参)的生理极限,水生动物的体质开始变差,病害增多,死亡率增加。

  3.药物副作用变大。持续高温易使养殖池塘的水质变差,水生动物的体质变弱,有时使用正常剂量的药物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而造成体质较弱的水生动物死亡。

  (二)高温天气下水产养殖应对措施

  1.科学投饲。天气多变季节,要密切注意观察养殖生物的吃食情况和行为,并做到投放饲料“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一般饵料日投饵量为存塘鱼量的4~6%,具体投饲量根据水温、水质状况、养殖生物摄食情况而定,以2小时吃完为宜。天气晴朗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闷热、雷雨之前不投,上午、中午多投,傍晚少投,晚上一般不投。水质肥爽正常投饵,水色淡增加投饵,水色过浓少投并加注新水。养殖生物争食激烈正常投饵,摄食减少、争食不激烈减少投饵。病害治疗期间适当控制投饵量。

  夏季投饲量大,残饵会使水质迅速恶化,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多种疾病。摄食过量,尤其易患肠炎病。因此,夏季投喂以八成饱为好,每次投喂的时间掌握在20分钟左右。投饵次数每天3~4次,饲料颗粒与养殖生物大小相适合,饲料应新鲜,无霉变。

  2.合理施肥。对于水质较清、水位较低、有青苔出现的池塘,在加高水位的同时,可以适当施肥,使池水保持黄绿色或黄褐色,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施肥时要少而勤,做到“三不施”,即水色浓不施,阴雨天不施,中、晚不施。保持池塘水的相对稳定,以防水质变坏或病原体的交叉感染。施肥时间在晴天上午10:00~12:00为宜,施肥间隔7天左右,每次施肥要少量多次。若天气异常,水体透明度低,池水混浊,应禁止施肥,并及时换水。换水比较困难的池塘要合理使用生物制剂,以降低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促进菌相与藻相的平衡。

  3.水质调节。夏季养殖品种摄食量大,排泄物多,容易引起浮头,因此要加高水位至1.5~2米,并经常换水;一般每7~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15~20厘米。每隔10天左右泼生石灰一次,用量20千克/亩;每天巡塘三次,黎明时有否浮头,白天观察活动情况、摄食情况及有否残饵,一旦发现浮头征兆,要及时加注新水,并开动增氧机。正确使用增氧机,坚持晴天午后开机,雨天傍晚开机,阴天半夜开机。夏天温度高,白天水体易造成上下分层现象,晴天午后开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上下层水对流,增加底层水的溶氧,抑制底层厌氧细菌的繁殖,从而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水质不稳定的,应使用光合细菌为主的菌种稳定水质,水质浓浊、发黑的,应使用芽孢杆菌或者乳酸菌为主的菌种分解有机质,净化水质;亚硝酸盐、氨氮等水质指标超标的,应使用硝化细菌为主的菌种进行转化。要注意的是:光合细菌,乳酸菌等菌种是不耗氧的,使用范围较广;芽孢杆菌,硝化细菌这样的菌种是强耗氧的,使用前需开动增氧机或者配合增氧颗粒使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4.降温措施。部分池塘养殖动物(如:海参)度夏可采用物理降温措施,确保其安全度夏。一般采取的降温措施为:陆地室内工厂化与室外池塘接力养殖、池底设置降温水管,用低温水降温、小型池塘的加冰降温、设置遮阳网降温等。

  5.病害防治。夏季是发病高峰期,这个季节病害防控的主要原则是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总的来说,应做到先杀虫,后消毒。平时应经常投喂维生素C、大蒜素,增强鱼、虾、蟹体质。日常工作是做好饲料、工具的消毒。每半个月用杀菌药物对池水消毒一次,每月用大蒜素或三黄粉制成药饵投喂,3~5天为一个疗程,以防鱼类发病。

  二、暴雨灾害期间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暴雨对池塘养殖的影响

  1.水位上升。暴雨往往伴随大风,直接造成了很多池塘水位急剧上升,溢塘的风险加大,甚至造成有些池塘水位与堤坝持平。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池塘围栏设施、池埂损坏甚至坍塌。

  2.水温下降。大量雨水进入池塘,直接造成池塘水温下降,使养殖品种产生应激反应。如果暴雨后紧接着是晴天,水温又会迅速上升,对养殖品种造成二次应激。

  3.pH下降。雨水一般是弱酸性的,瞬时大量降雨会造成水体pH骤然下降,有的甚至下降幅度超过1.5以上。另外,连续暴雨天气,由于水体光合作用下降,藻类大量死亡,也会导致pH下降。

  4.溶氧下降。连续暴雨会导致池塘底层溶氧偏低。一方面水体光合作用变差,引起池塘水体藻相、菌相失衡,藻类大量死亡甚至倒藻;另一方面池塘底部耗氧增加,池底的残饵、动植物尸体等有害物质泛起,生物耗氧量上升,加剧了池塘缺氧状态。

  5.盐度下降。短时间的大量降雨,将导致海水养殖池塘水的盐度急剧下降,对养殖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会导致养殖动物应激行为异常、甚至死亡。

  6.摄食下降。由于突然的大量降雨,会导致很多池塘出现水浑问题,池底耗氧增加,水体溶氧下降,池塘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加速释放,各种水质指标出现异常,养殖动物产生较强应激,摄食下降。

  (二)暴雨应对措施

  1.及时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池塘和水库要注意天气和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等措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或池外水的流入;网箱养殖要注意预防洪水冲击造成网箱被冲走、冲垮,可采取加固固定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及时清理浮游生物。开展抢险救灾时,特别要注意人身安全,生产人员要配备救生设施,生产过程中不可进行危险操作,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撤离。涨水时要及时将网箱拉到水质好、避风浪、远离泄洪道的地方;退水时要及时将网箱移离岸边,防止搁浅;尽可能在泄洪道采取防护措施,如设置拦网等。

  2.海水养殖池塘及时排淡,防止雨水倒灌。一是降雨前先将原池水排掉约1/3后立即加到最高水位;二是检查池塘周围是否有陆地雨水进入池塘的通道,防止大量雨水进入池塘;三是强降雨时及时打开上层排淡闸板和排淡管道,将表层低盐度水从上部溢出,保证池水上下层盐度基本一致,防止因上下层水比重不同造成的池水分层,使上层富氧水不能通过垂直对流传到底层,导致池底缺氧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

  3.及时增氧。正常情况下通过日常换水的方法可基本保证池水溶氧量,但夏季常因天气闷热、气压低、降雨频等原因,海水的自然溶氧量下降,单靠正常换水已不能有效保证池水溶氧,还要采取以下增氧措施:

  (1)机械增氧。有增氧机和微孔增氧设备要及时开机增氧。开机时间一般选在夜间或凌晨,该时段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此时开机除起增氧作用外,还可降低水温。另外,强降雨排淡后也要开机,此时开机主要是为了加大池水上下层交换力度,防止池水分层。

  (2)化学增氧。严重缺氧时还可投化学增氧剂救急。

  (3)人工增氧。无机械增氧设备的也可人工摇小舢板船搅动池水,尽量使池水充分活动起来。池水溶解氧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即使在暴雨后的短时间内底层水溶解氧也不能低于3毫克/升。

  4.及时修复养殖设施。对于损失轻微的水产养殖区,要对养殖设施、池塘堤坝、稻田养殖田埂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被淹没的池塘及稻田养殖区,水位一旦回落,要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对生产设施毁坏严重的养殖水体,首先判断养殖水体剩余水产品的数量,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剩余养殖水产品的逃逸(如用2~3层拦网拦住养殖设施被毁坏的地方),洪水彻底退去后再进一步修复。对无法修复的要进行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水产品及时上市销售,不够上市规格的转移到安全池塘或网箱中暂养,等水位回落后放养,减少受灾损失。对于池塘精养区,要及时整修进排水系统。与外河水位差较高的池塘,应回水减少水位差,防止逃鱼;其次要及时检查修补进排水口,防止渗漏,以防养殖品种再次逃逸。

  5.适时补放水产苗种。认真做好受灾渔业水域剩余养殖品种调查,科学评估灾后养殖水域内现存养殖品种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的饲养管理。一般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根据养殖品种对草料、饲料摄食量,估算养殖水域剩余水产品数量。对于养殖量的估算,可根据摄食情况来估算存塘量;每次投饲后2小时检查摄食情况,以基本吃完、略有剩余为宜,再根据投喂量的3~4%,推算出存塘量。苗种补放根据当地养殖习惯及苗种存量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品种,可以通过回捕、调剂、秋季繁殖等方式解决苗种问题。在苗种补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产品苗种的质量问题,杜绝购进病苗、伤苗、弱质苗、假苗,最好由当地渔业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把好苗种的种质关和补放技术关,以免造成二次损失。

  6.防止疫病发生。及时打捞死鱼,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将死鱼随便乱扔。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深埋死鱼、集中高浓度消毒剂处理、集中高温处理(含焚烧)等。强化渔业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的意识,坚持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暴发。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记录养殖品种活动、摄食、体色、水质以及天气变化等情况,做到勤观察、细分析,对疫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对疫情进行及时的预警预报,共同防控疫病的暴发与流行。应特别注意对疾病的准确诊断与对症下药,切忌滥用药,杜绝使用违禁药,避免造成次生死鱼事故。洪灾后容易出现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鳃霉病等,消毒一般可采用生石灰消毒水体,也可对养殖水域采用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内服药可用三黄粉、大蒜素等,一般连喂3~5天。

  三、干旱期间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干旱对水产养殖生产的影响

  1.养殖水体减小。长期干旱致使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位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养殖水体减少,部分区域甚至出现池塘干涸,养殖品种受旱死亡。少水或缺水还导致苗种无法繁殖或者无法投放,影响渔业正常生产。

  2.水质下降。干旱时水体质量下降,严重的可直接导致养殖品种大批死亡。此外,水体较小时温度偏高,温度变化幅度增大,水质调控难度加大,水体缺氧严重,遇上闷热高温天气,容易导致缺氧泛塘,造成养殖品种大量死亡;在高温季节,水质下降,容易造成各种疫病的发生、蔓延。

  3.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干旱导致水源、池塘、滩涂等地的水生植被减少,部分养殖品种对水生植物依赖性较高,如虾蟹等,干旱则影响虾蟹正常蜕壳和鱼类生长,降低水体生产能力。

  4.影响渔民收入与生产积极性。由于干旱严重,许多塘口被迫干塘,商品鱼大量集中上市,价格下跌,而在干旱的影响下渔业生产与自救措施又很难恢复与实施。对养殖户而言,干旱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其生产积极性。

  (二)干旱期间水产养殖应对措施

  1.注意旱情预报,做好防旱准备。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旱情预报,加强与水产技术部门的联系,接受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其次,要树立抗旱意识,做好充分、必要的抗旱物资准备,以抵御旱情。

  2.保障养殖用水。苗种生产与养殖单位应及时购置抽水设备,增设供水设施,采取筑坝蓄水、疏浚沟渠、引水灌溉、泵站提水、打井抽水等办法,最大限度地保障养殖用水。

  3.加强水质管理。减少施肥和饵料的投喂量,及时清除残饵、杂物,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施用生石灰,既可调节水质、又可杀灭病原菌。适时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及底质。干旱时期为防止鱼虾蟹浮头甚至“泛塘”,应进行增氧,确保鱼虾蟹养殖安全。

  4.加强巡塘管理。在干旱期间应坚持早晚巡塘,加强日常管理,密切观察养殖品种的摄食情况和行为变化,特别注意观察黎明前鱼虾蟹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应对。

  5.及时补投苗种。干旱期间应做好补投苗种的准备工作,待旱情缓解后,适时补投大规格苗种,最大限度地满足灾后的生产需要,将干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6.及时销售。及时组织成鱼销售,减少水体负载,缓解溶氧压力。由于干旱,塘库的储水量减少,养殖品种的密度增大,容易造成缺氧浮头,甚至死亡。应及时将达上市规格的水产品捕捞上市,减少载鱼量,缓解溶氧压力,确保未达上市规格的养殖品种安全度旱。

  7.加强病害防控。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泼洒生石灰、微生态水质改良剂,增强抗病能力,并在饵料中添加一些免疫促进剂、代谢调节剂以及内服药物,以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同时在日常巡塘中注意观察养殖品种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检查和相应的治疗。

  干旱期间主要易发疾病治疗方案:

  (1)暴发性出血病:治疗时每千克鱼用氟苯尼考5~15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2~3天。全池泼洒二氧化氯可有效杀灭细菌病原,剂量为0.2~0.3毫克/升。

  (2)细菌性肠炎病:治疗时全池泼洒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浓度为0.2~0.3毫克/升;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每千克鱼体重0.1克,连续投喂4~5天。

  (3)细菌性烂鳃病:治疗时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含有效氯25~30%,重症隔日再用一次,或全池泼洒生石灰35~40克/立方水体,化水后全池泼洒。配合内服氟苯尼考2~3天,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10~15毫克。

  四、台风期间养殖网箱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台风对网箱养殖影响

  1.大风浪冲击网箱,可能造成网箱破损逃鱼,甚至有倒排现象,同时造成鱼体应急和鱼体擦伤诱发疾病。

  2.台风夹带暴雨带来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流入养殖区,加重局部水质恶化,致使养殖密度较大、网目堵塞严重的网箱发生鱼类缺氧死亡。

  3.暴雨还使陆地有害化学药物、污水、大地沉积物、粪便、农药等有害物质随大量淡水进入养殖海区,引起更严重危害。

  (二)预防台风引起的水产养殖损失

  1.检查网箱及设施,必要时进行修补和加固,对部分底桩和老化的木板进行加固或更新。

  2.台风前应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等,连续投喂3~5天药物饲料进行预防,增加其抗细菌感染能力;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鱼、虾对维生素C的消耗量为正常条件下的2~3倍,因此,可在饲料里拌3‰的维生素C、2‰的多肽等提高鱼体免疫力,增强养殖鱼类体质与抗应激能力。

  (三)台风过后海水养殖网箱自救管理

  1.及时清理受灾网箱。对存留在网箱底部的污染物和死鱼要及时捞出,及时运送至岸上销毁或深埋,并按网箱登记死亡鱼的数量、重量,以便过后补放苗种。

  2.用氟苯尼考(2.0~3.0克/公斤鱼饲料)拌饵投喂,每日1次,连续5~7天。有条件的对摩擦、堆挤受伤的鱼进行药浴治疗。

  3.投喂优质配饵或新鲜饵料。在饵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拌料添加量为每天1.0~1.5克/公斤饵料,以提高鱼体免疫力。

  4.对在台风灾害中出现的有关水环境和鱼类发病、死鱼等问题,要尽快向有关部门反映,邀请鱼病、环保专家现场指导,力争尽量减少生产损失。

  五、刺参池塘夏季养殖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高温及暴雨对养殖水质环境的影响

  刺参对水质的变化比较敏感,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出现排脏、自溶等现象。养成期间要定时进行水质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等。此外,对水色、透明度、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等要经常进行观察,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暴雨后,养殖池盐度骤降,几个小时内从正常盐度陡降至20左右,甚至10左右,海参突发应激反应,严重危及生命。

  2.大量雨水进入养殖池,池水酸性急剧增高,酸碱度在很短时间内降至中性以下,大量有益藻类随之死亡,水质环境恶化。

  3.在养殖池上层形成较厚的淡水层,阻碍了整个水体上下溶解氧的交换,底层水温升高、有害物质含量增高、有机耗氧量增加、水体严重缺氧,以致造成刺参暴发性缺氧死亡。

  4.水温持续在28~30℃的高温会引起刺参死亡,水温达到33℃,仅2天时间就会导致刺参全部死亡。

  (二)高温及暴雨期间海参养殖应对措施

  1.加强水质管理。刺参有夏眠的习性,但幼参在3~24℃的温度范围内都能大量摄食,活动频繁。因此,要尽量使池塘底层的水温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刺参为狭盐性生物,适盐范围24~35,最适盐度范围28~31。因此,夏季要防止大量的雨水进入池塘。池水溶解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在50~60厘米。生长旺期和夏眠期间的平均日换水量在50~60%,低温期可适当少换或不换。水位应根据季节进行适当调整,水温8~20℃时可保持在1~1.2米,高温期和低温期保持在1.5米以上。换水应遵循暴雨后不换水、有赤潮不换水、不换潮头水的原则。

  2.遮阳网造礁降温。(1)遮阳网附着基的制作。遮阳网附着基的原材料为遮阳网和旧扇贝盘。在加工遮阳网时根据实际需要订制好尺寸,一般90厘米宽,长度可以根据养殖池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把遮阳网缝到扇贝盘上,每80厘米左右缝一个扇贝盘,上面留一个10厘米左右的空隙,形状类似扇贝笼。(2)遮阳网附着基的投放。投放时最好是把水排干,这样操作起来简便快速,而且容易控制网口跟池底呈90度角。如果是带水操作一般投放选在春秋季节,因为这两个季节可以把水位放至最浅。带水操作时为了使网口偏向一侧,在投放时下部坠上小石头,并且在投放的起始点用石头或沙袋压住,投放时要注意把遮阳网笼拉直,以防堆积下陷。遮阳网笼的投放方向与进排水方向一致。

  3.强化预防,做好水量和盐度调控。夏季多雨期内,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和预报信息,并根据潮汐的变化,适当控制换水量。如果近日有降雨过程,应暂时停止排水,并加深水位。提前落实防范措施,提前整修活动闸板,铺设临时排淡管道,加固闸门,搞好水量调节与控制等。有条件的池塘,应打好若干口地下高盐度海水井,在夏季休眠期和暴雨期间,起到有效降低水温、稳定盐度的作用。受到暴雨袭击,应采取应急措施处理。暴雨中,活动闸板全部打开,及时排掉雨水。及时开机增氧或投放增氧剂,尽快消除海、淡水分层现象,提高底部水体氧气含量。确保底部水体溶解氧含量短时间内至少达3毫克/升以上。增氧的同时,全池撒施生石灰,改良水质、提高酸碱度,并及时清除池中腐败杂藻,减少有害细菌繁殖。pH逐步回升后,全池施用光合细菌等有益菌,使其形成优势菌群,并有效抑制有害菌类过量繁殖。随时监测池内、外盐度。暴雨过后,短时间内禁止与外海直接进行水交换。有地下高盐度海水井的,应立即换水,稳定盐度;备有蓄水池的,可利用蓄水池高盐度海水进行适当交换;小面积养殖池,还可采取泼洒高盐度卤水或饱和食盐水等补救措施,使池水盐度迅速回升。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tzgg/tfwj/202207/t20220712_39989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