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破解“两难”促农民工就业

发布时间:2022-09-02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农民工是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推动其就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一段时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企业“招工难”、农民工“就业难”的现象。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状态,确保广大农民工外出务工有门路、返乡就业有奔头,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不难发现,“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就业结构矛盾,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现象。其表现出的问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首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知识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农民工技能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招工难”问题日益突出,低技能农民工转岗再就业压力加大。

  其次,当前很多农民工就业以短期性、临时性为主,新业态尚无劳动合同和劳务协议的现象较为普遍,工资收入缺少基本保障,不少劳动者为了增收,连续高强度工作,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再次,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于滞后,当地劳动力多是在相对灵活的建筑业、服务业岗位工作,属于“半工半农”状态,不是特别稳定。返乡创业人数和市场主体数量尽管一直保持在增长状态,但普遍存在竞争力弱、领域集中、规模较小和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如何破解农民工就业瓶颈?应多措并举,稳妥施策。

  一方面,应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发展与促进就业相协同。应坚持推动农民工外出务工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两条腿”走路,提高农民工内生发展动力与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并重,有效促进其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比如,前几年,一些西北内陆贫困地区发展诸如养牛、养羊等产业,多元化拓展农民的致富途径;又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把发达地区的新型产业迁移至偏僻乡镇,建设扶贫车间,或引入一部分下游产业链作为终端加工点。通过类似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一些技术性强、月收入可观并具备发展潜力的就业岗位,很快受到新生代农民工的青睐。

  另一方面,应努力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应调动社会、企业以及劳动者等各方面积极性。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农民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比如,在西北地区,有的县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投入资金,与一些城镇职业技术学校签约合作,用几年时间培养出家电修理商、烹饪大厨等职业化人才。此外,还应大规模开展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岗前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209/t20220901_598554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