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书记丁式江:陆海统筹,创新驱动,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发布时间:2022-09-10 来源: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 作者:佚名

  

  编者按:8月27日,由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浦江创新论坛(第十五届)在上海开幕。海南省为本届论坛主宾省。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开幕式上视频致辞时表示,海南科技创新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最大逻辑,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筑独特的巢、引最好的凤;坚持只做有用的创新、不为创新而创新;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如何以陆海统筹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海洋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敬请关注本文。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项目建设中。尹建军摄

  陆海统筹创新驱动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文|丁式江

  “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

  海南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的全体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承担的职责履行好。海南是海洋大省,但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传统的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为主,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工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2021年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2.2%。与习近平总书记“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强省”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一本三基四梁八柱”的战略框架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港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陆海统筹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澄迈县雷公岛。尹建军摄

  规划引领,统筹陆海空间保护开发布局

  一是构建陆海统筹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编制省和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配置陆海资源,推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统筹陆海生态保护空间,贯通中部山区热带雨林、河流廊道、滨海湿地、近岸海域海岛等生态要素,构建“山-廊-海-岛”一体的通山达海生态网络。统筹划定陆海生态保护红线,全省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9256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27.3%,海洋生态保护红线8340平方千米,占近岸海域面积的35.2%,陆域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连通率达到97%。统筹陆海开发空间,依托港口、产业园区和城镇,在相关临海区域差异化布局发展港航物流、临港工业、深海科技、邮轮游艇等产业,推进陆海产业协同发展。西部环新英湾、东方临港产业园、临高金牌港产业园等区域重点发展国际港航物流、海洋油气加工、风电装备、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南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亚龙湾-海棠湾等区域重点发展深海科技、滨海度假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产业;东部琼海、万宁等区域重点发展远洋渔业、滨海度假旅游等产业;北部海口港、澄迈老城、文昌冯家湾等区域重点发展港航物流、油气勘探生产服务、现代渔业等产业。统筹陆海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以“四方五港”为重点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港口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口岸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完善陆海集疏运网络体系,加快推进疏港通道建设,强化海港与高速公路、铁路、空港等交通枢纽的有机连接,构建无缝衔接的海陆运输网络。

  二是强化海岸带专项规划的约束性管控。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实施好《海南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统筹协调陆海功能分区,促进陆海一体化生态保护和整治修复,推动海岸带一体化保护和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空间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等控制线,加强河口、半封闭海湾等陆海交互区域综合整治修复,严格自然岸线保护,确保全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60%。以典型生境分布为基础划分功能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综合运用功能分区、指标、清单等,优化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格局,实施海岸带分类分段精细化管控,推进海岸带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陆海统筹新格局。

  三是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统一陆域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陆域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一般控制区实施准入目录管理,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在海岸带陆域200米范围内,除港口、军事设施、旅游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严格控制新建建设项目占用。加强海洋空间管控,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完善海岛保护机制。开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探索建立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海南陵水清水湾游艇码头。尹建军摄

  创新驱动,建立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一是实施深海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发挥深海优势,强化深海油气矿产成藏、天然气水合物、全球海洋变化、现代种苗、深海科学、海洋生物、海岛科学等基础科学研究。围绕海洋地质、深海运载作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水产南繁种苗、海水淡化、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洋能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谋划一批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行“揭榜挂帅”制度。积极参与“种业自主创新”“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蓝色粮仓科技创新”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策划南海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二是打造深海科创高地。聚焦“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致力于打造深海国家实验室(三亚基地)。培育建设热带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深蓝渔业科技创新平台等建设。以平台共用共享为核心,以加强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抓手,着眼于小试、中试、产业化、工程化等创新全过程,推动全省各类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分类聚集、整合归并,构建定位清晰、功能完善、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网络。

  

  

  三亚蜈支洲岛海域,工作人员进行珊瑚修复。武威摄

  提质增效,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一是优化升级海洋传统产业。加快促进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化工等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渔业方面,按照“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的总体要求,高标准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万宁和乐蟹生态产业园、东方海水水产苗种产业园和昌江海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等4个现代水产养殖业园区,高起点推进31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深海网箱养殖和休闲渔业,引进大型养殖工船,加快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海洋旅游方面,重点推进邮轮游艇业发展,推动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构建环海南岛、海丝邮轮航线;率先开展游艇租赁试点,逐步放宽海南游艇入境管制,扩大南海游艇开放水域范围;稳步发展低空旅游和海岛旅游,有序推进西沙旅游资源开发;积极培育海上体育运动、潜水体验、深海观光、海上民宿等海洋旅游新业态。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着力建立现代化港口集群,优化各港口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强化主要港口枢纽功能。做大做强洋浦港、海口港,重点推进海口港马村港区三期码头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自贸港零关税及加工增值政策优势,发展大型海运船舶、港务船艇和邮轮游艇保税维修。海洋油气化工方面,依托洋浦、东方临港产业园,优化石化产品结构,延长烯烃、芳烃产业链,打造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积极推动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先导试验区建设,加快琼东南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建设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基地。推动东方13-2气田、陵水17-2气田、陵水25-1气田等项目建设。

  二是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海洋信息、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高端仪器装备关键零部件与新材料研发制造等海洋新兴产业。继续推进实施“智慧海洋”工程,加快构建南海综合立体观测体系,建设南海大数据中心,壮大海洋信息服务业;开展深远海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估,建设国家南海生物种质资源库,积极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科学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在东方西部、乐东西部、儋州西北部、临高西北部、万宁东北部50米以浅海域优选海上风电开发示范项目场址,鼓励发展远海风电;加快岛礁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设;聚焦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深海探测,围绕海洋工程装备科学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开展深海监测和探测仪器装备、海洋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引进一批优质企业。

  三是推动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重点涉海产业园区,推动要素集聚、产业培育、技术创新、转型发展。创新园区招商模式,实行“一园一策”“一链一策”,加强对园区内企业融资信贷、要素保障、品牌培育推广、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挂钩服务与平台建设。争取到2025年,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定位鲜明、配套完善、功能完备的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示范园区。鼓励海洋龙头企业聚焦深海科技、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港航物流、邮轮游艇、海洋油气化工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创新链,打造海洋特色鲜明、区域品牌形象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的特色海洋产业集群。加强与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等海洋经济的合作,探索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海洋产业合作,服务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推动海南海洋经济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向海开放高地。

  

  

  三亚附近海域的深海网箱。袁琛摄

  综合治理,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监管

  一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加强对现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其碳汇能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开展退塘还林、还湿以及海草床、珊瑚礁生态修复工程,挖掘滨海蓝碳增汇潜力;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程,加强砂质岸线岸滩综合整治以及沿海防护林、海堤建设,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海洋固碳能力。培育蓝碳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蓝碳产品生态价值转化。

  二是推进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开展海洋生态调查、监测、评价、预警,全面摸清海洋生态系统分布格局,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加强风暴潮、海浪、岸滩侵蚀等海洋灾害监测预警,丰富预警产品和服务体系,做好预警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应用,提升服务效能。

  三是提升海洋监管能力。加强省市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动态监测机构、执法机构等单位的协调联动,构建违法用海用岛行为线索发现、核查、执法、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强化海警、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加大对违法用海、违法采砂的管控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构、纪检监察机构的移送移交工作,不断提高海洋综合执法水平。

  

  

  三亚南山港区将逐步打造成以科考为主,货运为补的综合性特色港区,为深海科研等工作提供综合服务保障。李天平摄

  (作者系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书记)


原文链接:http://lr.hainan.gov.cn/ywdt_312/zwdt/202209/t20220902_32599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