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讲好主题思政课 铸牢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2-09-17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金秋九月,又是高校开学季,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民族学生相聚在校园,逐梦启航。为给新生系好大学“第一粒扣子”,高校应以入学教育为契机,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思政课,促进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系统阐释了民族工作的战略地位、历史方位、工作主线、重要任务、工作格局、规律方法,科学回答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鲜明地昭示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具有强大的理论引领力、实践指导力和积极的世界影响力,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以入学教育为契机,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思政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民族团结的“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抓住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因此,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思政课,必须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鲜明主线,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科学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携手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歌可泣的新篇章,促进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增强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向心力,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增进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五个认同”相辅相成,但各有侧重点。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是身份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价值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政治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制度认同和道路认同。“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思想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因此,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不断增进“五个认同”,以祖国为荣、以做中国人为荣,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构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砥砺前进。

  文化铸魂。根深方可叶茂,本固才能枝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结晶,各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因此,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也不能少”的动力。因此,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思政课,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从各民族优秀文化中提炼、整合、生成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感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促进各民族学生在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同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中华文化“新”起来、“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故事育人。历史故事和典故蕴含着大量的育人道理,具有育人的教育功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故事,有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佳话,有共御外侮同赴国难的壮丽史诗,有各民族团结共建和谐家园、携手战贫战“疫”的感人故事。昭君出塞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烙印在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里;文成公主进藏,开启了汉藏团结友好的大好局面;土尔扈特万里东归,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同心战贫战“疫”,磨砺升华了伟大民族精神。因此,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思政课,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以客观历史事实为依据,融合历史故事和典故,阐释运用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奋斗故事中的内涵、思想和精神,引导各民族学生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奋斗故事,充分发挥历史故事、典故育人的教育功能,以史实承载理念,用故事凝聚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养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思想观念,更是行动自觉;既要价值引领,更要实践养成。因此,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接受能力,组织开展“中华儿女大团结,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实践活动,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各民族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共聚、共学、共享、共事、共乐中增进了解和友谊,相互取长补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各民族学生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作者:张雅光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nynct/nyncdt/202209/66cba703ef5f40ea97743d5f59c4d12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