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吉林牛产业如何越做越“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021年以来,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农业大省吉林把“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作为富民强省的标志性工程,树立大食物观理念,统筹推进粮食和肉牛产业发展,用“小肉牛”带动大产业,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
在工程实施中,吉林省推出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在做大做强肉牛产业的同时,促进农业供给体系结构优化,带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
“小肉牛”带动大产业
临近年底,长春市农安县巴吉垒镇双榆树村村民王贵良还在忙碌着扩建自家的牛舍,顾不上“冬闲”。“现在肉牛存栏能达到200多头,扩建后可以实现400头的饲养规模。”王贵良说。
2021年以来,吉林启动实施了“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计划到2025年,全省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到100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2500亿元。一系列聚焦推动肉牛产业的创新举措纷至沓来,让像王贵良一样的农民们看到了肉牛养殖的巨大前景。
在农安县杨树林乡杨家洼子村,村民田国林家的饲养场里,牛叫声此起彼伏。去年,他跟当地养殖企业合作,贷款购买了近百头母牛,养大的牛犊直接以订单形式销售给企业。“一头牛能赚四五千元,比种地强多了。”田国林说。
农安县是全国产粮大县,每年产生上百万吨秸秆,适合发展养牛产业。这两年,当地探索“企业+农户”“村集体+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鼓励带动农民参与养牛致富。
“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实施的一年多来,仅巴吉垒镇一镇的肉牛保有量就从1.9万头增长到4万头,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养殖户人均年产值由4000元提高到1.5万元。”巴吉垒镇党委书记吕晓龙说。
视线西移200多公里,白城市通榆县十花道乡10个村共同出资建设的牧业养殖园区也干的蒸蒸日上。当地购买了1000头基础母牛,聘请专业团队管理,由十花道乡党委负责园区的日常监管,还与企业合作,解决肉牛销路。
“预计年出栏牛犊900个,实现利润700万元,这种合作经营方式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增加村集体收入。”十花道乡党委书记李战双说。
目前,这样的景象在吉林已遍地开花。
在桦甸市八道河子镇四合村,一栋栋现代化的牛舍正在兴建中,这个投资4.5亿元的万头牛场配套建设了牛舍、生活管理区、饲料供应区等基础设施,已有1000多头肉牛进栏。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安置近百人就业。
吉林在全省重点抓34个大县、百个乡镇、千个专业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目前已谋划推进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大项目201个,比工程实施前新增167个,总投资500多亿元。
“小肉牛”做成大文章
今年前三季度,吉林肉牛饲养量达到574.8万头,同比增长12%,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吉林把“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作为构筑农业发展新优势的主抓手,离不开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
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吉林上下已经形成了肉牛工程“专班”推动的组织优势,极大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从省到市再到县,各级政府从畜牧、农业、发改、财政、商务等十余个部门抽调干部组建“肉牛专班”,专人专职开展工作。
在产粮大县梨树,县乡两级都组建了“肉牛专班”,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的组织推进机制,肉牛产业发展成绩也成为当地考察基层干部能力的重要参考,激发基层干部持续增强发展肉牛产业的动力,和企业、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
“家有万贯,带毛不算”。为了破解活牛难以抵押贷款的传统难题,吉林以农业保险业务为切入点,扩大肉牛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并成立“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保险抵押开展肉牛活体贷款业务,创新推出了200余种与养殖相关的金融产品。
通榆县新富村养殖户张保全一直想扩大养殖规模,但受限于贷款难。去年,他通过当地银行的一款“活体抵押”金融产品,用自家的牛作抵押拿到了32万元贷款。“今年下了40多个牛犊,卖了50多万元,贷款都还上了。”他说。
截至9月末,吉林肉牛贷款余额达232.11亿元,同比增长108.75%。
此外,一系列服务于肉牛产业全链条的举措也在不断动起来。
在肉牛大县桦甸市,过去没有正规性的牲畜交易市场,农户买、卖牛往往要驱车去外地交易。今年,当地帮扶企业建起了一座具备寄养交易、金融结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的牲畜交易市场。
如今,每逢交易日,周边的养殖户、全国各地的收购商便聚集在此,每天成交量少则四五百头。一位从河南来的客户李文泽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座交易市场买了近300头牛回去,“这边的架子牛质量好,买卖也十分便利。”
目前,吉林在蛟河、榆树等养殖大县已建成十余个大型活牛交易市场,成为东北地区主要的活牛集散地。
此外,吉林省今年启动了肉牛养殖大村“一村一名大学生兽医计划”,在村级防疫员、乡村兽医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待业青年等群体中,将能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人员选配为村兽医。今年将完成500个以上养殖大村兽医配备试点,提升基层疫病防控能力。
“小肉牛”展开大格局
在桦甸市八道河子镇四合村新建的万头牛场里,除了整齐的现代化牛舍,一栋栋大型干草棚、青贮窖十分引人注目。这些造价不菲的专门设施有着通风、防火的功能,能够储藏大量秸秆用于制作饲料。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今年提出了“千亿斤粮食”工程,计划用8年时间实现粮食产能达到1000亿斤,比现在增加200亿斤。
在此背景下,粮食生产产生的秸秆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吉林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中同步启动了“秸秆变肉”工程,跳出就粮食看粮食的局限,树立大食物观理念,粮食和肉牛统筹推进,通过种养结合,实现粮食、肉类食品生产、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发展,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
吉林省肉牛办副主任孙考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吉林省年产玉米秸秆4000万吨左右,而一头牛平均一年大概消耗3吨秸秆。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目标达成后,吉林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预计达到2400万吨,占秸秆总量的60%,能够极大程度上解决玉米秸秆废物利用的问题。
丰富的玉米和秸秆资源为肉牛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供应,牛粪又是天然的有机肥料可以反哺土壤。
在农安县巴吉垒镇的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这个可存栏育肥牛10万头的示范园不仅建设了肉牛养殖区和农作物种植区,还配套饲料、有机肥加工,形成了“饲料生产、肉牛养殖、粪肥加工”的绿色循环农业。
目前,吉林已在村屯散养密集区建立3600多个粪污收集点,实现粪污就近还田。
此外,吉林还在培育肉牛优质品种上不断发力。
在吉林省新牧科技有限公司,一批批冻精经过分装后装罐保存,这家企业年产优质冻精230万剂,产能不仅保障吉林,还卖向全国。目前,吉林依托科研院所建立“肉牛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为种源保护与良种培育提供保障。
多年来,已繁育出“草原红牛”“沃金黑牛”“延边黄牛”等具有本土特色的肉牛新品种,品种性能优、改良代次高、推广面积大。“通过开发高品质肉牛产品,不断满足市场新的需求。”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淑红说。
做好现代化农业的“牛”文章,吉林还在由活牛输出向“牛肉输出、餐食输出、文化输出”的路上不断前进。
在长春皓月等肉牛加工龙头企业,牛产品正不断在皮革制品、牛肉深加工制品、医用化工产品等领域进行产品延伸,如医用心脏瓣膜等产品已经比较成熟且受欢迎。“一头牛浑身都是宝,‘四个蹄子’完全可以赶上‘四个轮子’。”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丛连彪说。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212/t20221229_641798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