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说说 > 正文

不负青山不负人——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生态保护篇

发布时间:2023-02-04 来源: "自然资源部 作者:佚名

  岁末年初,两则信息广为传播——

  一则“冰冷”——永定河流经的山西、河北、天津等区域再现冰雪一线之景象,全线通水与河道结冰相衔接,这是华北地区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成效的又一次见证。

  一则“温暖”——中国“山水工程”获评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这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绿色成为发展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普遍实践,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画卷最动人之处。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落地生根,我们不仅谱写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也为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数字里的生态保护:见证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自然之功”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承担国家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重任,自然资源部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交出了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覆盖了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自然保护地。90%以上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得到了保护,夯实了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根基。

  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的“三区四带”,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完成修复治理面积350多万公顷。在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特别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地区,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十三五”时期全国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400万亩。

  在蓝色国土上,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整治修复海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

  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增长到24.02%,森林总面积34.60亿亩、居世界第五位,中国为全球贡献了近十年来四分之一的新增森林面积。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林草总碳储量达到114.43亿吨,位居世界前列。

  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首批5个国家公园,在北京设立了国家植物园,在广州设立了华南国家植物园。74%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

  防沙治沙2.82亿亩,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7500万亩、6488万亩和7895万亩,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3%,荒漠生态治理成为国际标杆。

  数字无形,但每个数字都是自然资源部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过的坚实足迹;数字无声,但祖国更蓝的天、更绿的山、更清的水都在生动讲述自然资源部门的担当作为、善作善成。

  系统观里的生态保护:回应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之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思维是生态保护的关键之策。自然资源部门强化大生态意识,将系统观作为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统筹、系统集成自然资源管理各要素和各环节,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贯彻生态保护理念。

  夯实治理基础,固根本,利长远——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更具准确性、现势性的自然资源底数,支撑生态保护修复科学决策部署。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加快构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基础上,组织开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推进森林、草原、湿地、地下水等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做实自然资源“一套底数”。开展自然资源监测,在做好地类变化监测的基础上,深化对特定专题和重点领域的专题监测和重点监测。强化数据分析评价,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加强调查监测成果共享应用,不断夯实生态修复工作的数据基础。

  明晰产权,山山水水都有“主儿”,让生态保护告别“公地效应”。自然资源部门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框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已经首批完成登簿,上海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点林区等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稳步推进。

  加强源头治理,突出规划引领、用途管制、科学布局——

  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中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巩固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同时,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明确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管控、国家重大项目占用审批等规则。完善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河湖岸线特殊管制、分区分类用途管制、规划许可等被写入《长江保护法》等法律。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随着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被划建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立。

  早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便提出,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科学布局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统筹兼顾、整体实施,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规划是龙头,自然资源部门念兹在兹。2020年发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双重规划》),明确了“三区四带”为主体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统筹布局了9个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这是党的十九大后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第一个综合性规划,随后相关重大工程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

  党的二十大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报告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2022年,《双重规划》配套专项建设规划陆续出台,19个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次第发布。至此,以《双重规划》及其配套专项规划为核心的“国家规划+重点区域、流域、海域专项规划+专项行动计划+地方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初步建立。

  实施系统治理,厚植“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

  在“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区域关键生态节点部署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基础上,2022年以来,自然资源部着手重点提升重大战略区域生态安全保障能力,着力优化东南部人口密集、人与自然矛盾冲突较多的城市群、都市圈地区生态功能,巩固中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持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为大地“疗伤”。近年来,自然资源部探索构建多元化投入矿山生态修复激励机制,引导矿山生态修复与废弃土地转型利用相结合。完善技术标准规范,提升矿山生态修复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强化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情况纳入地方党政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创建等考核指标体系。

  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开展海洋生态修复。编制《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建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市场机制,开展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探索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修复农村生态,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这项工程坚持全域规划、全要素整治、全产业链发展,以创新“土地整治+”模式释放乡村振兴潜能,既为农村地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搭建了工程载体,又探索出一条以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光明大道。

  坚持综合治理,建立生态保护修复新机制——

  相继出台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系列政策,在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方面释放政策红利。统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总结推广多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确保生态保护修复的可持续推进。

  推动依法治理,织密生态保护修复“法治网”——

  加快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国家公园法以及土地、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矿产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制修订。矿山生态修复被写入《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积极配合推进《黑土地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法律的立法工作,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依托科技治理,激发生态保护修复新动能——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生态保护修复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创设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自然资源部成立多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上海研发大都市郊野空间农林湿复合利用与生态功能协同增效技术,湖南摸索洞庭湖流域湿地修复生态技术与模式,云南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碳汇调查、石漠化治理固碳增汇。

  参与全球治理,扩大生态“朋友圈”——

  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国影响。积极响应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计划,不久前,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选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深入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海洋与生态治理机制、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举办全球滨海论坛,搭建全球滨海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平台。

  大生态意识落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实现四个转变。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向统筹三个空间整体保护修复、打造高品质国土空间转变,单一生态要素治理向统筹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跨区域的协同性转变,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向多元化投入机制、多主体参与治理模式转变。

  统筹工作法落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新格局基本建立。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工程统筹、技术统筹、机制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制度体系、规划体系、重大工程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业务支撑体系搭建起保护修复工作的四梁八柱。

  系统观落地,生态保护修复的变革效应、聚合效应、杠杆效应彰显。当下,我国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重要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加强,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中国逐步成为国际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当系统思维成为底层思维、生态保护逻辑成为底层逻辑,生态保护工作的“自转”带动起自然资源管理整体工作的“公转”,这正是迈向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山水工程”里的生态保护:彰显“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中国之智”

  水墨长卷中,林深树茂,山林相融,云烟掩映村舍⋯⋯元代画家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构建了绿水青山、天人合一的大美之象。“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正如山水画饱含着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最为厚重的情思沉淀、对自然生态规律最为智慧的艺术凝结,“山水工程”创造、承载、传播着同样的理念与价值。

  “中国采取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方法,不懈努力地恢复了数百万公顷的土地。”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赞誉,“山水工程”旨在改变以往生态保护修复活动大多针对单一目标或单一生态要素,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局面,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实施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特别是在大尺度上开展各类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生态产品供应能力的全面增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让我们借用山水画的笔墨精髓,来审视“山水工程”蕴含的中国智慧:

  “骨”——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引领,科学布局。“山水工程”均布局在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确定的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保障了工程布局的合理性和措施的针对性。自2016年起,中央财政年均投入约100亿元专项资金。制定《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等“1+N”标准体系,指导各地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筋”——构建多主体、多学科、跨部门的协同机制。调动管理者、规划设计者、相关领域专家、本地居民、社会组织等多方面主体,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本地经验与传统智慧,全过程参与项目设计与实施。江西赣州南方丘陵山区“山水工程”成立了“赣州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心”。山东泰山区域“山水工程”采用“政府+志愿者”模式,筹建“泰山爱鸟协会”,获取了生态系统格局与质量、物种组成与分布等基础数据。福建闽江流域“山水工程”采取“建研一体化”模式,为工程方案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指引。

  “肉”——注重区域内各类自然生态要素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山水工程”统筹考虑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自然生态要素的综合性,以区域或流域为单元统筹实施。工程规划阶段服务于区域(或流域)尺度的宏观问题识别诊断、总体保护修复目标制定;工程设计阶段主要服务于生态系统尺度下的各保护修复单元生态问题诊断和修复模式选择;工程实施阶段服务于场地尺度的子项目施工设计与实施。

  “力”——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山水工程”创新采用土地政策激励、金融工具挖潜、融合产业发展等多种创新投融资模式。浙江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工程”中建立千岛湖水基金,采用针对水源保护的慈善信托+商业信托架构,投资生态产业,打造“千岛清泉”品牌,引导村民从生态护水的行动中获得经济收益。江西赣州南方丘陵山区“山水工程”中,信丰县通过给予土地经营权和财政资金支持,引入农夫山泉公司,对退化脐橙种植园进行生态修复,建成“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意”——为本地居民创造替代生计,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修复的同时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既解决当地居民长远生计,又维持工程长期效果,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这正是生态保护修复的根本意义所在。甘肃祁连山“山水工程”在限制居民放牧及采伐活动的同时,提供护林员、旅游向导等就业岗位,指导开展蘑菇、地耳等非木材林产品的种植,拓宽增收渠道。宁夏贺兰山东麓“山水工程”发展葡萄酒和旅游产业,每年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约12万个,工资性收入约9亿元。

  “气”——兼具传统生态智慧和国际先进理念的中西方结合“气质”。“山水工程”鼓励融合传统智慧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浙江瓯江源头区域“山水工程”示范推广当地历史传承的“稻鱼共生”和“茭鸭共生”农业可持续利用系统。同时转化吸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再野化、近自然、适应性管理等国际生态保护修复先进理念。

  打开中国地图,从温带森林、灌丛、荒漠与半荒漠区,到沼泽、河流、湖泊、海岸带,从矿山、农田到城市,“山水工程”既保护恢复了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保护修复了高强度的土地利用系统,减少了生态安全隐患,提升了生态系统质量,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山水工程”有力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恢复。宁夏贺兰山东麓“山水工程”实施后生境通道逐步接续联通后,发现了已消失半个多世纪的雪豹等先锋物种。贵州乌蒙山区“山水工程”实施后,威宁草海区域鸟类物种数量持续恢复,2022年在此越冬的旗舰物种黑颈鹤已达全球种群数量的近五分之一。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工程”促进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物种数量恢复,建立了水中大熊猫——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河山重塑、家园重整、生活重建,“打开”山水工程,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跃然入目、款款而出,中国带给国人乃至全球的优质生态产品越来越多。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中国味道,“铺展”山水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铸就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密钥”呈现世人眼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越发历久弥新。

  “示范”里的生态保护:以“生态之窗”展现“中国之治”

  新时代标注新方位,新目标催生新打法。各地因时而进、因事而举、因需而新,不断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新选择与新范本,以“生态之窗”展现“中国之治”。

  “两山”理念诞生地在示范——

  浙江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到形成碳达峰碳中和体系架构,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中华凤头燕鸥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恢复性增长。通过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全国首部省级 GEP核算技术规范,浙江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散落在山间的自然资源成了“明码标价”的新宝贝,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共同富裕新的增长点。

  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示范——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在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武夷山成为首批国家公园,长汀经验成为世界生态修复的典型,木兰溪治理成为水害变水利、造福人民的范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率先探索生态公益林补偿、林业碳汇交易、林长制等。系统推进闽江、九龙江等主要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省管辖国土面积的27.5%被划为生态保护红线。系统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持续当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优等生”。

  “中华水塔”守护者在示范——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一体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形成省州县乡村五级国家公园管理“大部门制”实体,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木里矿区浴火重生,矿区全部矿业权退出,自然资源部近3年累计安排3.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国家林草局2020年以来累计下达青海各类中央资金157.2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2022年又投入1200万元,支持木里矿区生态监测及植被演替进程研究。而今,三江源头碧波荡漾,“中华水塔”日益坚固丰沛。

  “未来之城”在示范——

  “未来之城”什么样?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精髓是坚持生态优先,由耕地、城镇开发边界外的集中林地、白洋淀水域等共同构建的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再现“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白洋淀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系统性生态修复治理,成为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安全屏障。千年之城,始于千年秀林,新区规划森林覆盖率40%,建设森林城市成为提升京津冀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性,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湿地城市在示范——

  在2022年11月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武汉、盐城、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7座城市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目前,全球共有43个“国际湿地城市”,其中中国城市13个,数量排名第一。湿地城市探索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法”、湿地保护修复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论”、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器”,凝结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以建设湿地城市撬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让湿地保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场景。

  “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征程上,自然资源系统继续胸怀“国之大者”,忠诚践行初心使命,就一定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美好未来。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必有所成。

  坚持生态保护战略定力,必不负青山不负人。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ywbb/202301/t20230110_27724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