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关注农地 > 正文

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进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02-04 来源: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进展与展望

  

      1、引言

      度假旅游地是指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为度假者提供观光、休闲、游憩、娱乐、旅居等综合性体验的旅游目的地。从全球来看,海洋是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滨海地区区位优越,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旅游投资活跃,是世界级度假旅游胜地的集中地,如地中海、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一些岛国(岛屿)等,分布着波托菲诺、坎昆、马尔代夫、悉尼黄金海岸、夏威夷等世界知名滨海度假旅游胜地,滨海度假旅游已成为国际主流旅游形式和投资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中国大陆拥有18000km长的海岸线,滨海度假旅游地是中国度假旅游的起源地和重点发展区域,更是当前中国建设世界级度假区的主战场。2019年,中国滨海旅游业占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50.6%,海洋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住宿、体育运动、邮轮游艇、低空飞行等丰富多样的滨海度假旅游活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对于推动国内旅游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并提出“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以及其他重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重点培育世界级度假区”的战略部署。

      滨海度假旅游地是人地系统、人海系统、陆海系统交叉研究地带,是包含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主体等子系统的复杂巨系统,游客、居民、管理者、企业等利益相关主体与各环境子系统之间形成多元互动,同时子系统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也具有极强互馈关联性,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及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旅游城镇化及各种经济活动,正在快速蚕食生态环境品质,破坏滨海自然资源和旅游吸引力。近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低密度、高品质度假旅游市场持续增长,但滨海度假旅游地仍然存在季节性问题突出、居民生计遭到破坏、衰退转型困难等问题,威胁着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提升滨海度假旅游地复杂系统适应性,促进主体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环境子系统耦合协调,成为新时期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对1991-2021年间国内外滨海度假旅游地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要关注的重点方向,以期为新时期滨海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实践与研究深化提供参考。

      2、数据来源、历程回顾与热点识别

      2.1数据来源

      分别从Webof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两个数据库中对国内外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的重要文献进行筛选。首先,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文献为数据库,以TS=((coastalresortORbeachresortORseasideresortORmarineresort)AND(tourismORtouristORvisit*ORresidentORlocalpeopleORindustryOReconom*))为检索式,检索时间为199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以“英语”为语种,文献类型选择研究论文(article),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后,最终甄选得到研究文献553篇,构成国外相关研究的数据样本。其次,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主题词SU=(滨海+海滨+海洋+海岛+海岸)*(度假区+度假地),期刊来源选择北大核心、CSSCI和CSCD三种类别,检索时间同上,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得到研究文献43篇,构成国内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文献数据。由于国内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因此将筛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合分析,全面梳理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进展。

      2.2历程回顾

      滨海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是旅游领域中古老而经典的话题,其最早的形态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其中,地点(Place)、空间(Space)、环境(Environment)是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的三大核心对象。1991-2021年间,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图1)。20世纪90年代,西方在经历滨海度假旅游地大规模衰退后,相关研究一度放缓,此后学者对于度假地衰退原因和转型发展进行了更多思考和讨论,研究趋势得到扭转,研究数量逐渐上升;同一时期,国内开启了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进程,但由于彼时发展度假旅游主要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国内度假市场需求不足,度假区发展参差,相关研究进展缓慢。此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以海洋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滨海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受到广泛关注,2007年以后平均每年发文量均在20篇以上,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研究主题更加多元,同时对亚洲等新兴滨海度假旅游地关注明显增多,尤其是在中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建设世界级度假区背景下,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3热点识别

      基于VOSviewer软件获取国内外文献中的重要关键词(国际文献关键词1000个,国内关键词220个),通过对关键词筛选、合并、归类,逐层凝练主题,直至主题饱和,最后依据关键词及频次形成主题图谱。通过梳理发现,国内外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主题重点涵盖了度假地经济社会、自然生态、游客、社区等方面。近年来,度假地社会-生态复杂系统研究逐渐增多,体现了从关注单一要素变化到系统动态演化分析的新动向。但目前尚处于研究框架引入阶段,尚未形成体系化研究。基于此,本文重点从滨海度假旅游地产业发展与转型(频次占比32.15%)、滨海度假旅游地与自然环境关系(频次占比43.18%)、滨海度假旅游地游客感知与行为(频次占比16.82%)、滨海度假旅游地社区可持续治理(频次占比7.85%)4个方面梳理1991-2021年间国内外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进展。

      3、主要研究主题

      3.1滨海度假旅游地产业发展与转型

      3.1.1资源开发与经济管理

      科学测算度假资源价值是进行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CVM)、旅行费用法(TravelCostMethod,TCM)、效益转移法(benefittransfer,BT)等是对滨海度假旅游地资源价值评估的经典模型。然而,以自然资源为核心依托的滨海度假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季节性特征。首先,度假旅游地易受气候变化、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带环境恶化和旅游收入下降一直是管理人员和研究者的主要关注点,突发公共事件COVID-19更是直接损害了滨海度假旅游经济及利益相关者的生计收入;其次,滨海度假旅游地也明显受到季节性问题的困扰,大多数滨海度假胜地在淡季呈现出明显的停滞,甚至成为“鬼城”“空城”,亟待寻找季节性替代产品和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国内学者主要基于规划视角展开度假区开发与经营管理研究。早期主要对滨海度假旅游地的开发选址、资源赋存、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度假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从供给方面来看,旅游度假区开发选址正确与否决定着度假区建设成败,应从资源与客源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同时要注重丰富康体和休闲活动、打造高质量景观环境和景点、预留足够的休闲活动空间。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通过建立完善的目的地营销体系、强化品牌形象等方式均能提升度假旅游地竞争力和游客满意度。当前中国滨海度假旅游地发展仍然面临管理粗放、“重开发、轻保护”等问题,亟待科学解决路径和方法。从国际经验来看,度假酒店是度假旅游产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度假者对住宿设施的舒适性和服务质量具有较高要求,推动了酒店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即最大程度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升酒店管理水平,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3.1.2发展演化与衰退转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滨海度假旅游地的大规模衰退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然而,由于使用该理论分析度假地演化时缺乏明显的标志性指标和对阶段演化的“事后”总结缺陷,学者们逐渐从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度假地衰退与转型发展:①基于重构理论视角,度假地衰退不一定与生命周期有关,而是度假地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②从演化经济地理学中的路径依赖和共同进化理论来看,目的地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协同发展过程,度假地衰退主要是由环境和制度路径依赖引起的,其路径改变需要由企业家主动发起或由地方政府进行战略引导;③与生命周期理论的确定性演化模型相反,采用不确定性理论模型、“另类生命周期”等新概念可以用来揭示度假地复杂非线性生命周期关系。多元理论视角的引入,丰富并深化了度假地系统演变与转型发展的过程、机制、关系研究。

      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国内大部分度假地尚处于起步或发展阶段,仅有少数度假地经历了相对完整的兴衰过程,因此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中国传统滨海度假旅游地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福利性休疗养基地,21世纪初处于转型时期的滨海度假旅游地往往遭遇制度性衰退和竞争性衰退的双重困境,其复兴需要走市场化改革道路,对度假旅游产业进行结构重组。当前,在中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度假地和新兴度假地的发展演化亟待更多的现象总结和理论凝练。

      3.2滨海度假旅游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2.1土地利用形态与景观格局

      形态学是评估滨海度假旅游地物理空间发展的重要工具,度假地形态对于滨海地区自然环境的游憩性、舒适性和分散性有着深远影响。从形态演变过程来看,滨海度假旅游地土地利用变化开始于对自然景观的微小改动以及小规模度假酒店建设,而后通过进一步开发和扩展,形态逐渐变化直至滨海城镇文化景观形成。这种形态变化对海岸带传统景观产生了强烈影响,甚至使最初吸引游客的海岸与海洋自然景观遭到破坏,景观碎片化问题突出、资源吸引力下降、滨海地区脆弱性增加。从其形态特征来看,由于资源禀赋与地理地貌差异,加之土地市场价值和距离衰减规律的共同作用,滨海度假旅游地建筑设施通常沿海岸平行向内陆拓展,随着滨海空间距离的增加,与度假旅游相关的活动逐渐减少。因此滨海度假旅游地的腹地空间价值往往被忽视或低估。中国滨海度假旅游地形态与开发模式、规划控制力度等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各种制度和非制度的共同作用,主要分为综合封闭型、城市海滩型、线性开放型3种类型,不同的度假区形态和外部环境对区内旅游设施的消费档次、开发效益具有直接影响。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度假地物理空间形态关注度较高,非物质空间研究亟待丰富。

      3.2.2生态环境影响与综合治理

      度假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休闲性消费活动正在威胁沿海自然环境与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如海滩侵蚀、海洋垃圾、工业污染等会直接降低沙滩与海洋景观的美学质量,影响滨海度假旅游地经营活动开展与游客健康,COVID-19大流行期间,口罩成为一种新型海滩垃圾并逐渐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基于此,滨海度假地生态环境治理受到学者关注,主要观点如下:①综合治理:滨海度假旅游地具有保护自然资源和提供游憩机会的双重使命,可将滨海旅游管理作为海岸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生态环境、景观资源、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气候变化等综合视角加强对海洋资源和滨海空间的统筹管理;②“硬保护”:沙滩是度假旅游地的核心资源,通过物理方式保护特定沙滩环境或者定期疏浚和利用多余的沙土来滋养海滩,可以有效防止沙滩流失;③“软保护”:海滩奖是推进海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方式,利用海滩奖可从环境教育、水质、环境管理、安全和服务等方面对度假地治理提出规范和要求;④技术支持: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GIS与遥感等技术方法综合协调度假地旅游娱乐产业、海洋渔业、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等内容,有利于缓解度假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

      3.2.3度假气候评价与风险适应

      旅游业对气候高度敏感,气候是滨海度假旅游地开发的基础资源,气候变化对于滨海景观组分增减、滨海活动空间和游憩规律、游客选择与行为、旅游流、目的地形象及竞争力等都具有显著影响。旅游气候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滨海度假旅游地气候评价和风险管理,学者使用沙滩气候指数(BeachClimateIndex,BCI)、沙滩型度假地气候指数(HolidayClimateIndex:Beach,HCI:Beach)、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等进行气候适宜性评价,并探查气候舒适度对网络关注度、旅游需求、游客流量等的重要影响,为出行决策和目的地管理提供参考。由于不同地理背景下的度假旅游地所需气候条件存在差异性,针对气候指数的指标设计、权重设置、情景预测等仍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滨海度假旅游地系统的影响与风险适应管理也备受关注。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自然资源稀缺性增加,资源环境风险水平提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正在从外生基础条件演变为地域系统转变的内生影响因素,对于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的作用日益增强,基于此,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如海平面上升(SLR)对滨海度假旅游地的影响、风险评估、适应和减少风险的战略等研究逐渐增多,情景模拟技术、感知与满意度评价等方法在相关研究中应用较多。

      3.3滨海度假旅游地游客感知与行为

      3.3.1度假者旅行动机与行为模式

      度假者出行动机与行为规律具有特殊性。动机方面,度假旅游行为主要源于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如西欧、北欧游客为了享受阳光通常在夏季前往南欧或热带滨海地区旅游,同时度假旅游者也希望通过以一种异于日常的生活节奏和方式来寻求自然、简朴和归真的心理状态。海洋景观的自然性和广阔性特征能使游客产生逃离或放松之感,通过暂时远离污染恶化的城市环境、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以及淡漠的人情社会,走进理想的“乌托邦”,并最终指向自我价值乃至生命意义的追寻。行为模式方面,从宏观尺度来看,与“周游式”的多点状观光旅游不同,度假旅游作为西方国家的主流旅游方式,更强调“一地停留式”;从微观尺度来看,度假者行为呈现出从住宿地向海滨吸引物移动的共性流动模式。其中,计划行为理论、旅行动机理论等常被用来解释度假者出游动机与行为规律。

      3.3.2度假者空间环境感知与建构

      海岸带生态环境与度假旅游者之间具有双向作用关系。一方面,滨海度假地景观能为旅游者提供美学、游憩、健康、精神、灵感等多样化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游客对于滨海度假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具有较高要求,海滩质量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度假者是海岸带保护的重要主体,但其参与程度受到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原籍地、环境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升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参与程度等举措有助于提升度假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旅游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在空间研究文化转向背景下,空间和场所被视为一种社会文化建构。如冲浪空间是基于波浪环境、冲浪技巧、冲浪空间的稀缺性被构建和感知的旅游空间,资本、文化、权力之间相互作用,使度假者体验到理想的“异托邦”景象,促进了旅游地空间生产及度假者幸福感提升。此外,滨海景观空间的文化内涵也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如传统的英国滨海度假胜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塑造了一种功能独特的后中世纪城市和海洋景观,这些景观成为老年度假游客重温童年时期家庭出游场景的重要文化空间场所,具有跨代吸引力。

      3.4滨海度假旅游地社区可持续治理

      3.4.1度假旅游业发展对社区的影响

      度假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给当地社区环境、文化、社会、生计等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旅游业发展使沿海社区壮大,但也挤占了海岸带空间海洋环境恶化和自然侵蚀不利于社区发展与居民健康;由于资源利用的季节性、就业的非技能性等原因,传统滨海度假胜地出现了社区贫困、社会排斥和多重剥夺等问题。为应对发展风险,沿海居民通过搬迁来改善卫生健康、住房环境、生计条件、教育机会等,但对传统社会结构也形成了冲击,居民地方依恋感遭到破坏。与沿海社区相比,腹地农村社区在发展度假产业方面具有明显劣势,其有限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游客的度假需求,故农村居民往往离开出生地迁移到沿海度假胜地和城镇,以寻求更好的生计和就业机会。

      3.4.2居民对度假旅游业感知和参与

      识别社区居民对度假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参与意愿与行为特征对于度假地可持续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居民对度假旅游业的感知和参与主要受到居住类型、经济获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首先,滨海度假地社区居民是一个异质性群体,包括永久居民和第二住宅居民,永久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态度主要受居住时间、土地利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而第二住宅居民仅关注土地利用因素。其次,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认为能够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居民会更加支持度假旅游业发展。最后,社会表征理论(SocialRepresentationTheory)提出居民态度与行为差异很大程度上受其所感知到的综合社会环境影响,揭示了社区居民感知与行为的复杂性及社会网络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滨海度假旅游与社区居民福祉之间的关系渐受关注,研究发现居民幸福感随滨海度假旅游季节交替发生波动变化,居民感知与行为研究朝时序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4、研究述评

      滨海度假旅游地是现代国际旅游业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研究的主流话题。在当前中国旅游消费市场转型升级和建设世界级度假区的背景下,度假旅游地再次成为中国旅游研究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1991-2021年国内外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发现:

      (1)滨海度假旅游地是“人—地—业”交互作用的复杂旅游地域系统,相关研究涉及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旅游文化、利益相关者等各个方面。由于国外滨海度假旅游地出现大规模衰退,相关研究曾一度放缓。随着度假地复兴与转型发展,其衰退成因研究逐渐增多。相较之下,由于国内度假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等原因,实践发展缓慢,故相关研究起步晚、成果较少,且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等问题。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旅游市场结构调整等复杂形势下,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数量持续上升,方兴未艾。

      (2)1991-2021年间,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形成了多元化主题,重要文献主要发表在旅游学顶级期刊《TourismManagement》《AnnalsofTourismResearch》《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旅游学刊》以及《Ocean&CoastalManagement》《资源科学》《经济地理》等海洋学、资源学、地理学主流期刊上,可见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受到了旅游学、海洋学、资源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关注。相关研究聚焦于滨海度假旅游地产业发展与转型、滨海度假旅游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滨海度假旅游地游客感知与行为、滨海度假旅游地社区可持续治理等4个方面。其中,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多以实证分析为主,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全球复杂形式下亟待构建滨海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框架,促进研究内容深化和研究范式形成;对滨海度假旅游地物理空间、海洋自然系统着墨甚多,对度假地非物质空间与文化问题关注不足,且主要关注单一要素分析,旅游地复杂系统耦合发展的机制机理探讨有待加强;新形势、新实践、新理念背景下的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薄弱。

      (3)研究方法从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逐渐转为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但具体技术手段上以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传统方法为主,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些新数据、新方法、新技术手段应用不足,亟待创新。具体来看,相关研究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计算机情景模拟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和问卷法、访谈法等定性研究方法的混合应用,能够科学客观地揭示滨海度假旅游地发展规律和成因机制。然而,在全球复杂形势背景下,度假产业布局更新加快,度假旅游地正在经历更为复杂的系统演化与重构,传统的研究方法显然难以满足新时期度假旅游地研究需求,无法全面解析度假旅游地发展演化的新现象、新特征、新规律。

      5、研究展望

      展望未来,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需求背景下,以下研究问题亟待加强:

      (1)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滨海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未来应基于多学科对滨海度假旅游地“人—地—业”交互作用的探讨,从系统构成、循环演化、学科基础等方面构建滨海度假旅游地可

      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挖掘科学问题,推进新的研究范式形成和新成果的产出。首先,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出发,可将滨海度假旅游地分为主体、经济、社会、生态、文化5个子系统,主体间、主体与环境间具有整体性、非线性、复杂性关系,主体通过信息交流与决策作出环境适应性调整与选择行为,环境随主体行为发生多元变化,科学测度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次,在内外因素扰动下,滨海度假旅游地复杂系统通过治理与转型进入动态循环发展过程,主要包括开发、保护、释放与更新4个时序演化阶段,探讨不同阶段的演化特征和影响机制对于提升系统适应性、促进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最后,在SDGs语境下,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应丰富地理学、环境学、资源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旅游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视角,促进目的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子系统SDGs实现的潜力。

      (2)滨海度假旅游地复杂旅游地域系统演化与适应性治理研究。传统滨海度假旅游地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沿海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对海岸带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景观碎片化导致区域生态风险不断提高,系统脆弱性增强。展望未来,应基于不同情境下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主体等子系统协调发展视角综合考虑子系统与目的地发展演化之间的复杂关系,衡量滨海度假旅游地自然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效应,增强系统适应性,构建具有时代和区域特色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居民幸福感与健康福祉。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多维空间视角下度假地物质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多维空间系统演化的动态性、融合性、建构性,丰富滨海度假旅游地非物质空间与文化研究,总结中国特色滨海度假旅游文化内涵,这既是当前行业实践的紧迫要求,也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3)复杂内外源压力下滨海度假产业风险管理与韧性提升研究。近年来,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新冠肺炎疫情、战争冲突等不安全因素导致世界局势日益复杂,国际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推动了全球旅游产业布局和市场新格局的形成。与此同时,中国度假旅游市场持续增长,各地建设国家级度假区和世界级度假区热情高涨。“需求”决定“供给”,结合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度假地产业布局、功能定位、产品优化、品牌形象、空间治理等内容,加强多重压力因子扰动下滨海度假旅游产业经济发展风险管理和韧性提升研究,丰富中国滨海度假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对于促进目的地高质量发展,推动本土化研究引领国际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多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滨海度假旅游地是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应加强旅游学、生态学、地理学、资源学、经济学、海洋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交叉融合研究。借助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复杂网络理论等,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丰富滨海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福祉提升等研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等复杂性研究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识别发展风险,加强海岸带景观资源保护与环境风险管理;丰富全球—国家—区域—城乡—目的地等不同尺度下滨海度假旅游地发展规律的对比研究,提出中国建设世界级滨海度假旅游胜地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方向,科学引导实践发展。

  

  

  

  

                  摘自:《资源科学》2022年第9期


原文链接:http://zrzy.hebei.gov.cn/heb/gongk/gkml/kjxx/kjfz/108164073166560337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