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一、前言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已从传统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增长转型方面,正处于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高水平的技术革新中,唯有营造创意氛围、凸显经验效应、活化地域、聚焦工业计划、赋能传统的提升,方能在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变革。文章从技术创新和地区发展模式的角度出发,对两者进行了简单的辨证分析,旨在解决制约我国高水平地区发展的“瓶颈”。
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及其动力机制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内涵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有两种途径:“结构论”和“路径论”。前者侧重于模式的构造。后者确认了该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区域经济”是一种以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为基础的、以一定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地区的发展模式要从根本上改变,必须改变发展模式,提升发展层次。从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随着地区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各个层面上都有了变化。从驱动因素上,整体上呈现了由主导因素向以资本为主向以技术驱动为主的转型,这是最显著的特征。比如,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珠三角就是一个劳动密集的区域。在推动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从政府引导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南地区主要是外资、合资和民营经济;近些年,我国出现了-些新的国有企业,并在其中扮演了很大的角色。同质化与外化、同质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在内外两个方面都在改变。在改革开放的早期,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方式都比较重视当地的资源和传统的生产方式。90年代之后,由于全球一体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我们也开始大力发展外向性的经济,并在国际和国外的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苏州为例,其外贸依赖性已由1990至2006年间的4.5%增至283.5%。近几年,由于世界衰退,国内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内部和外部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我们要加速建立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即以区域大循环为主,内外双循环互补。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资源―政府―内部模式、资源―政府―外部模式、人力资本―外部政府模式向人力资本―市场―外部模式演变。外向、市场化、创新倾向显著,各类型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渗透、“趋同”。
(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动力机制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各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区发展规模、速度和结构都会随之改变。由于地区发展是以地区发展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地区发展时,人们更加关注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和交通因素。部分学者还从企业、产业组织、制度、政府行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的近代化等角度进行了探讨。2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和信息一体化的加剧,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发生了重新组合,信息技术、创新技术、营销等成为影响地区发展的主要力量。伴随着科技的变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技术革新对社会的影响。
(三)关于增长极理论的研究
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首先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50年代之后,在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系统。佩鲁等人认为,经济发展并不是在各个产业和各个地区都是平均分配的,而是以不同的方式最先在一些增长或增长极点上产生,再经过各种途径传播,最后对整个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发展往往最先产生并聚焦于那些拥有创造力的产业,而这种产业往往聚集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即所谓的“经济成长极点”。
可见,成长极的理念实质上是集约发展,即在相对狭隘的地域上,利用投资、人才、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从而实现对工业的聚集。增长极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点”的成长,带动周围地区的整体“面”。没有足够的资本投入,没有制度的创新,就无法发展壮大。法国布代维尔以佩鲁增长极论为依据,对经济的空间进行了地域上的界定。布代维尔首次提出了“地区经济增长极”的理念,将经济增长极与城市的聚集系统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相关论述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目前我国对科学技术发展十分重视,但是自主创新水平还需不断提高,对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也应予以重点的研究。特别是在某些电子产业中,很多技术来自于外国,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产业的发展被制约,而这些产业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必然会导致传统的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核心部件的有效供应是导致企业缺少基本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技术革新的技术外在属性会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在一定时期不能达到最佳水平。
目前,学术界对该地区的发展方式有两种认识:一种是“模式”即“结构”;另一种模式即路径。研究着重指出,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取决于各种生产因素和生产方式,从而构成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结构,包括经济结构、阶段和多元化。改变体制。换句话说,它是指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以及总体上提升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层次。经济学学者们相信,发展演变与道路依赖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转变的进程同样可以重构并开辟新的道路。通过改造某些发展方式,通过封闭、停滞、更新和多元化的发展循环,来达到在转轨过程中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同时也要按照“激励一反应”的协作模式,通过不断地累积和调节自己的行动,通过创新来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更好的途径,从而使地区的发展方式向“智能化”转型。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样的转变并非一成不变,它应该在一个锁定和更新周期的循环中,才能全面地思考和深化地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在主导作用下,技术进步与生产要素的高端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因素,进而导致了对资源与劳动的依赖性。在效应方面,技术革新必然导致劳动者的质量得到改善,从而增加了资金的投资,也就是通过调整各个要素的结构与分配来实现边际产出。同时,也会带动整个地区的产业格局发生转变,推动新型的新型业态出现,对原有的工业进行转型,使地区的经济增长朝着创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发展。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驱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激发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形成多支柱多产业并举,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科技创新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传导路径
(一)下游传导方面
首先,在小型企业的视角下,技术革新源自于企业自身的需要,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实际运作,进而推动产品的品质与数量上的全面飞跃。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途径,就是通过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革新推动创新的大量涌现,并通过大量的技术投入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良好的循环途径源自小型公司不断扩展和改进其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其次,从劳动者晋升的性质来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理论历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科技的持续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企业要持续强化人力、资金等各种资源的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转型和更新。通过科技手段促进工业发展,突破传统的人力资本的集中发展,使科技与生产的结合,转变生产的生产形式与职能,降低对传统的人力、物力的依赖性,为地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从全球的价值链条视角来分析,技术革新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动态维度、要素维度和竞争性维度。从产业结构、创新需求、生产力和竞争机理等几个关键性的环节来构建我国的产业链条。以本国内部循环,内外循环,多元倡议为基础的核心思想,用自己的技术来促进本国工业和强国的战略市场经济的转变与发展。
(二)上游支撑方面
在技术创新的主要分析中,科技金融更关注企业的技术价值和成长性指标。以技术为基础的公司仍然依靠生命周期概念进行运营和发展。在创业初期,公司的规模和力量都比较薄弱,但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企业具有高投入、高增长、高回报和高风险等特征。以健全的融资系统、健全的风控系统,科技金融能够为创业公司的融资提供资金支撑,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变现、分散高风险。所以,科技金融是我国的科技创新的主要融资渠道。通过选择高质量的创新项目来进行创业,为企业注入持续的资本。所以,科技、金融和技术创新要通过融资链条来实现供求的协调、融合和优势互补,以促进企业在创业初期和创新初期的稳定成长。同时,技术创新在传统产业改革中也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在科技创新背景下,生产新技术、开辟产业新趋势、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重组生产要素、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整体生产效率。此外,通过共享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可以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进行制造工艺的就地传递。因而,随着科技成果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企业的创新费用也随之下降,从而产生了规模效益,并促进了区域的集成。三是以现代工业带动地区,带动整个地区的技术进步与工业革新。从资金流向上来分析,技术金融是资金支持的基础,技术结构的革新是驱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最后,以“科技创新桥”为载体,以科技、融资促进技术创新,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五、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着力点
(一)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营商环境的优化
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从无到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最好的方式进行工业聚集。所谓硬件条件,就是要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必须要建设好“七通一平”或者“九通一平”,这是一项前期投资很高的工程,规模也很大。在没有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只是画一个圆圈或者是一张卡片都没有任何的用处。而软件的方面,就是要以适当的政策和适当的措施来营造一个有利的商业氛围。新时期,促进地区与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仍是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必须建立一个更好的营商氛围。所以,要加强对商业环境的优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使各种行业能够更好地集聚到经济发展中去。
(二)通过体制创新形成动力机制
制度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论是特区、开发区还是新区,最重要的就是制度的改革,而制度的改革才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最重要的力量。要充分利用其“先行先试”的政策效应,从行政、投资、企业、土地、社会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度改革最关键的是改革,高新区、新区管委会要坚持以“政府、大服务”的原则,在干部选拔方面,要采取竞聘上岗等形式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建设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行政管理体系,通过精干有效的组织结构和高度集约化的管理,确保企业的经营和决策的有效实施。
(三)经济要素的集聚与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使各地区的生产要素得到集中。在新一轮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都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要以奖励和支持的方式。引入高层次的技术队伍,同时,要把政企专项资金结合考虑,促进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要按照本地的工业基地和今后的发展趋势,选择要扶持的主要工业,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将这些优势资源聚集到增长极。引进外资既是吸引资金,也是引进技术流程和经营思想的重要因素。
比如,批准成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是党中央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府作用方面作出的重要战略决定。雄安新区的长期规划范围为2000多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成对北京的“大城市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雄安新区的高起点规划与高品质的开发,对推动河北省的发展、京津冀国际都市圈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六、结语
因此,要实现高品质、高效率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变革、提高地区总体水平、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水平等方面,是推动地区发展的根本目标。
摘自《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年8期
原文链接:http://zrzy.hebei.gov.cn/heb/gongk/gkml/kjxx/kjfz/108116371988062167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