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制定施工表和任务图——2023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实录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刘毅
日前,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新党发〔2023〕1号)公开发布。3月1日,自治区党委农办副主任、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库尔班江·胡土勒克,自治区党委农办副主任、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局长马缨通过新闻发布会解读文件内容,介绍今年我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等重点工作,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为国家多作贡献
问:今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贡献度。请问当前我区粮食安全形势怎么样?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下一步具体从哪些方面发力?
库尔班江·胡土勒克:农业强,首先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去年面对疫情灾情交织叠加,国际粮价剧烈波动,还有农资价格高企多重冲击的严峻形势,我区粮食生产再夺丰收,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650.85万亩,较2021年增加93.34万亩,增长2.6%,创1978年以来历史新高。粮食单产496.73公斤/亩,比2021年增加8.81公斤,增长1.8%,单产水平居全国第二位。粮食总产量1813.5万吨,实现连续7年增产。人均粮食占有量达700公斤,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14公斤、高出44个百分点。新疆作为国家粮食产销平衡区,近几年粮食生产和消费总体保持产大于需的格局,2500余万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充足保障,同时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新疆贡献。自治区党委在科学分析研究潜力优势的基础上,提出要把新疆打造成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确立了“区内结余、供给国家”的粮食工作新方针。下一步要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努力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供给保障根基。
在目标上重点是提升粮食产能。通过深入挖掘各地水资源潜力,盘活利用好耕地资源,采取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332万亩、提高耕地产出率扩大复播粮食作物68万亩以及新增耕地种植粮食等途径,增加粮食播种面积480余万亩。同时,按照国家粮食产能提升部署要求,全面开展以小麦、玉米、大豆为重点的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成立提升粮食产能专家服务团,对口包联做好粮食生产全过程技术服务指导,开展“吨粮田”创建示范,力争今年全区粮食产量增加200万吨以上、增幅11%左右,为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多贡献“新疆粮”。同时,按照国家增加油料种植的工作部署,继续实施大豆、花生种植专项补贴,支持各地扩大花生种植,稳定油菜、红花等油料种植,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90万亩。充分挖掘新疆棉籽油保供能力,利用好每年700余万吨棉籽,可产棉籽油80万吨以上。
在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去年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20.71亿元,首次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给予补助,新建高标准农田715.38万亩、超出国家下达任务71.38万亩。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3万亩,极大提高了耕地质量,促进了农田灌溉节水,粮食产能提高10%—20%。今年全区将新建高标准农田415万亩、改造提升135万亩。通过不懈努力,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不断提高产量,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二是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去冬今春降雪多,土壤墒情好,水库蓄水较往年多10亿立方米左右。下一步,要系统推进重大水资源配置和调蓄工程建设,提升已建成工程水资源利用水平。坚持节水优先,以南疆为重点,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广“干播湿出”等农业高效节水和田间节水技术。强化农业用水保供保灌调度,最大程度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三是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聚焦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在政策上重点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保障机制。抓政策引导。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大豆、花生种植专项补贴支持力度,研究提出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建立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的具体措施建议,确保种粮农民持续增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抓指导督促。近日,自治区已向各地下达了今年的粮食生产任务,我们将督促各地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落实到具体地块。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
问: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总书记提出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如何让我区“土特产”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库尔班江·胡土勒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近年来,我们坚持立足区位、特色、规模、品质等资源优势,强化政策配套,推进产业集聚,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全区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州级、县市级等“四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617家,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有2家。围绕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农业重点产业链,累计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5个、农业产业强镇3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6个,乡村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农民更多分享到产业融合收益。总体看,还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全产业链融合不紧密,市场竞争能力弱,区域特色品牌发展缓慢等短板弱项。
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优势特色产业,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任务,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突出抓好涉农产业集群建设。要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推动建设粮油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打造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建设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推动特色产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努力打造一批综合产值超千亿的农业产业集群和超百亿的重点链,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支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坚持延链补链拓链强链,加快培育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领军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扩大龙头企业贷款授信规模,实行最优惠的贷款利率,用好担保、贴息等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降低龙头企业融资成本。用好新疆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等政策,支持一批优质涉农企业上市融资。
三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国家和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力度,强化政策支持,力争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创建。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培育一批产值超十亿元镇、亿元村。
四是强化农产品市场开拓。新疆面向国内有超大规模市场做支撑,对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潜力大,全方位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前景广阔。重点抓好农产品市场营销,继续组织办好北京、上海、广州等新疆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积极参加与中亚国家贸易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打造有影响力的直播基地,拓展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快推进品牌强农,集中打造“品味新疆”农业品牌整体形象。
五是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我们将充分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和线路,全面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影响力,推动形成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成体验的新时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问:新疆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进展情况怎么样?今年重点抓好哪些工作来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马缨: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基础更加牢固、成效更可持续。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脱贫群众收入实现新增长,特别是绝对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高度重视脱贫群众增收问题,我们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中心任务,扎实推动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大幅增收的指导意见》落到实处,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951元,同比增长12.1%、增加1608元,比全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高609元,比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5.8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由2021年底的95万人降至2022年底的25.71万人、降幅72.9%。
二是衔接政策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成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脱贫地区控辍保学力度不减,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99%,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体实现全覆盖,脱贫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住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查解决,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进一步巩固。
三是监测帮扶机制日趋完善,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特别是针对因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等导致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生活陷入严重困难事实清楚的,通过“绿色通道”先行救助并落实帮扶,后履行识别有关程序,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户均享受帮扶措施2.14项,自治区90.45%的监测对象已经消除了返贫风险、风险消除率位居全国前列,剩余人口均落实了帮扶措施、持续跟进帮扶。
四是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大,群众增收基础更加牢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49.3亿元,其中59%用于支持产业发展,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帮扶由到户到人向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转变。新增发放小额信贷22.98亿元,支持6.89万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产业,乡村特色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中有增,就业更加充分。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达到108.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人均工资性收入达8364元,在人均纯收入中占比55.9%,分别高出自治区农村居民平均水平2965元、23.2个百分点,群众就业根基更牢、就业质量更高。
六是衔接资金项目使用管理精准,联农带农效益更加凸显。聚焦项目管理、项目实施、绩效管理等重点环节,提升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水平,重点支持帮扶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把脱贫群众捆绑在全产业链的各环节,通过股份合作、务工就业、带种带养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增收,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满意度位于全国前列。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落实落细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实好。2023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持续抓紧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突出守底线、促发展、稳政策,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一是抓监测帮扶措施落实。开展监测对象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调整年度监测范围,制定印发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指南,重点监测“三类户”,做好收入监测,及时化解因疫因病因灾返贫致贫风险隐患。实施“一户一策”分类帮扶,加大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开发式帮扶力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抓发展动力培育。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就业,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发展特色产业和扩大就业聚力,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实施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力争将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由2022年底的25.71万人降至15.06万人,占比降至5%以下。实施南疆产业发展专项行动,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升至60%以上,帮助脱贫地区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产业发展短板。在全面摸清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聚焦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等产业集群建设,采取龙头企业带动干、村企合作一起干等方式,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现代种养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一乡一特”,通过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把好资源转化成好品牌,把好品牌转变为好收益。实施防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和南疆就业促进工程,拓宽外出就业渠道,开发就近就地就业岗位,确保全区(含兵团)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109万人以上,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的占比由55.9%提升到58%。
三是抓帮扶政策完善。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配套落地,持续加大对脱贫县市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区域政策倾斜力度。保持各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信贷投入规模稳定,加大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小额信贷支持力度。深化对口援疆、定点帮扶、区内协作、“万企兴万村”等帮扶机制,促进形成防止返贫工作合力。发挥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压紧压实各级责任。
问: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请问我区在增加农民收入上重点采取哪些举措?
库尔班江·胡土勒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2021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2022年新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50元,比上年增长6.3%,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4.3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2021年的2.42∶1缩小至2.3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六年缩小。但也要看到,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持续扩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今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对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专门部署,强调要扩大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增加1300余元。具体讲就是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要扩大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促增收。2022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583元,差距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上。我们要坚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岗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在县域内就业,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用好税费减免、专项补贴、金融贷款等优惠政策,吸收优质企业到县域发展,提高县域就业容量拓展就业渠道,努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务工规模,力争今年全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75万人次以上,不断提升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
二要提升农业经营效益促增收。我们要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继续推动品种选育、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等集成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现代种养业效益。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更好地带动广大农牧民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加快转变经营方式,促进可持续增收。
三要推进产业融合促增收。我们要全面实施产业提升行动,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健全完善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三产融合”中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四要强化产销对接促增收。去年,受疫情影响部分农产品流通受阻,我们及时派出12个指导组赴各地协调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丰产增收的不利影响。今年要更加重视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畅通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让农民既丰产又丰收。
五要用好惠农政策促增收。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落实落细涉农补贴,精准测算补贴标准,严格补贴发放程序,依法依规公示公开补贴信息,及时足额发放,确保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切实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
六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增收。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探索多样化途径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范运行机制,加强监管,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让美丽乡村更具发展活力
问:今年自治区将如何贯彻落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一要求?
马缨: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落地见效。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安排资金5.85亿元,支持新源、托里等6个县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00个村庄绿化美化、66个村农村粪污一体化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持续提升。加大农村改厕力度,卫生户厕普及率由37.5%提升到44.1%。去年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完成情况排名全国第一,获得国家2000万元的奖励。昭苏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若羌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二是重点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投入资金50.99亿元,支持180个重点示范村实施示范创建项目972个,示范村主导产业占比达到75%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超过50万元、最高达到1250万元,农村供水保障率超过98%,村村网络全覆盖,所有村组通硬化道路,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实现干净、特色、赚钱、和美、幸福,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三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自治区发改、财政、水利、交通、住建等委厅局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在政策、资金、项目等要素保障方面给予了倾力支持,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升级加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分别达到97.9%和99%,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达99.8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巩固提升89.2万户南疆煤改电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工程,完成21万户年度改造任务。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1.26亿元,完工里程6442公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36%。落实农房抗震防灾工程中央补助资金5636万元,完成2881户抗震防灾农房建设。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四是乡村治理效能有力提升。梳理总结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经验,公布自治区试点县14个、示范乡镇18个、示范村65个,积分制清单制推广运用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农村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自治区党委明确要求,要牢牢把握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今年自治区将紧紧聚焦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将“和”和“美”作为基本要求,扎实推进“183”行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不断提高和美乡村建设水平。
一是科学规划村庄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优先编制完成230个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的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引导村民有序规划建设。
二是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支持村庄开展绿化美化。实施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左右。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24%左右、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8%左右。
三是抓好重点民生建设。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建设项目。研究制定《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指南》《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管理指南》《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实施办法》等,统筹推动乡村道路、水质提升、农村电网、清洁能源、农房质量安全提升、防汛抗旱、智慧农业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群众、凝聚人心。
四是大抓基层强化乡村治理。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提质增效,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鼓励推行“党建+网格化+数字化”模式,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继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nynct/nyncdt/202303/1a86eaacdd1344d79639e841e15b345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