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江西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
现将《江西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9月19日
江西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落实《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的通知》(农科教发〔2022〕2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发〔2021〕28号)要求,做好全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将农业农村建设成为美丽江西的“生态屏障”,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形成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条件相协调的总体布局,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推广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低碳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降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全省乃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要求,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前提,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引领,以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实施减排固碳重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立完善监测评价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构建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为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系统观念。从全省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的有效衔接,系统谋划、有序实施,建立统筹融合的规划方案和行动体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坚持分类施策。聚焦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明确重点任务和减排路径,深挖农田土壤、渔业、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固碳和替代潜力,制定符合江西实际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具体措施。
3.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根本支撑,加快构建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土壤固碳、渔业碳汇等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协同推进温室气体减排、耕地质量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韧性,提高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4.坚持政策激励。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加大金融对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重点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领域倾斜。建立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监测评价体系,探索农业农村领域碳减排交易的有效路径。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效率得到提升。
到2030年,全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全面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推进的合力充分发挥,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效率显著提升,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农业农村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三、重点任务
将减排固碳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农村生活各方面,重点实施稻田甲烷减排行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畜禽低碳减排行动、渔业减排增汇行动、农机绿色节能行动、农田碳汇提升行动、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等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八大行动”。
(一)稻田甲烷减排行动
在保障水稻丰产稳产的同时,通过选育推广高产低排水稻良种、强化水肥管理、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模式,减少稻田甲烷排放。
1.科学选育推广水稻良种。实施“赣种强芯”工程,积极选育优质、高产、低碳水稻品种。支持优质稻、再生稻等新品种示范推广,降低水稻单产甲烷排放强度。
2.优化水分和肥料管理。强化中期晒田和间歇性灌溉,推广稻田水肥耦合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稻田施肥管理,推广有机肥腐熟还田,减少甲烷生成。
3.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模式。集成推广“稻渔”“稻鸭”共生等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推广“稻油”“稻稻油”等轮作高效栽培技术,构建稻田养分健康循环通道,改良培肥地力。
(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
通过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养分替代部分化肥等措施,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
1.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方案,优化各类作物施肥配方。完善农企合作机制,引导肥料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推广应用配方肥。依托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公共云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省市县乡联动、线上线下一体”的科学施肥指导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全省科学施肥技术服务水平,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减少氮肥施用。
2.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加快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示范推广机械侧深施肥、适期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进氮肥高效施用。加快施肥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
3.推进有机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以粮食和蔬菜为重点,兼顾果茶等经济作物,推动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推广堆肥还田、沼肥还田等技术模式,增加农田有机肥施用,替代部分化肥。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覆盖还田等技术模式,推进秸秆养分还田。积极发展冬闲田和果园绿肥生产,通过绿肥固氮作用,减少化学氮肥施用。
(三)畜禽低碳减排行动
在保障肉蛋奶稳定供给的同时,推进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新型绿色环保饲料和精准饲喂技术,提高畜禽粪污处理水平,减少畜禽养殖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1.推进畜禽品种改良。建设畜禽遗传资源库,持续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持续开展畜禽良种联合攻关,扎实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2.推广精准饲喂技术。优化饲料结构,推广饲料精准配制、高效低蛋白日粮配制、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等技术,提升饲料产品品质和利用效率。以“微生物+”的生态养殖为核心,加快生物饲料开发应用,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等实用技术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实施精准饲喂,降低反刍动物肠道甲烷排放强度。
3.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节水节料、高床漏缝、自动清粪、生物发酵等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推行固体粪污膜堆肥、反应器堆肥,液体粪污厌氧发酵等措施,提高畜禽粪污处理水平。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因地制宜推广“畜-沼-果(菜、茶、稻、草、油茶、苗木)”等农牧结合和第三方集中处理模式,促进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四)渔业减排增汇行动
在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和智慧渔业,实施池塘绿色高标准建设,提高渔业绿色生产能力。
1.发展生态健康养殖。转变水产养殖方式,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陆基高位池循环水等设施渔业养殖模式,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发展鱼菜共生、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大水面增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发挥水生生物的碳汇功能。
2.推进池塘绿色高标准建设。对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开展池塘清淤、塘形改造、固基整坡等标准化改造,配备自动增氧、自动投饵、清淤、冷藏等渔业设施设备,提高渔业机械化水平。建设生态沟渠和“三池两坝”等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减少池塘甲烷排放,实现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3.加快发展智慧渔业。开展工厂化水产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等现代渔业装备设施建设,提升水产养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智慧水产养殖,应用物联网、大数据、质量可追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一批集“生产+科技”为一体的数字渔业示范基地。
(五)农机绿色节能行动
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农机节能技术装备,推进绿色、智能、高效农机化技术装备普及应用,降低农机使用过程中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1.加快农机装备升级。加强粮油作物等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技术创新研究和农机装备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构建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支持丘陵山区开展农田、果茶园宜机化改造,推动通用动力机械装备及特色作物生产需要的高效农机装备研发和生产推广。深入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老旧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脱粒机具等机械的淘汰升级。
2.培育壮大农机服务组织。培育壮大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户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延伸。开展农机作业托管服务补贴,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实施专业机手培训行动,培养高素质农机作业、维修能手,提升农机手机收减损技能和作业水准。
3.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机育、机插、机抛、机防、机收、机烘等稻油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广精量播种、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离田、化肥农药精施、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采用智能化农机、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装备,提高农机作业效能。
(六)农田碳汇提升行动
发挥农田土壤固碳增汇潜力,采取有效的农田管理措施,加快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培肥固碳模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农田固碳能力。
1.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提升粮食产能,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相结合,开展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管护利用等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优化高标准农田规划布局,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打造相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2.大力提升耕地质量。探索建立耕地养护鼓励机制,因地制宜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浅翻、深施肥料、粮豆轮作套作等保护性耕作制度,平衡土壤养分,促进耕地用养结合。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沼肥应用、有机肥增施等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基础地力。
3.推进耕地治理提升。实施退化耕地治理,重点加强土壤酸化治理,消除土壤障碍因素,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固碳潜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壤肥力提升工程,通过开挖排渍深沟、客土回填、土壤培肥等方式,因田施策,提升耕地质量。
(七)秸秆综合利用行动
坚持秸秆农用为主,健全收储运体系,拓宽“五料化”利用途径,优化产业化利用结构,提升综合利用水平,打造绿色低碳富民产业。
1.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构建“1+N、N+N”秸秆收储模式,合理布局建设秸秆收储中心(网点、站),建立覆盖全省范围的秸秆收储运服务网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运作方式,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赢的产销合作利益链接机制,搭建省级秸秆交易信息平台,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提高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
2.推广秸秆循环利用模式。以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耕层结构为方向,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深翻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和秸秆异地覆盖果茶园等成熟技术,并配套完善田间水肥管理。结合地方种养业特色,推广“秸-菌-肥”“秸-饲-肥”“秸-粪-沼-肥”等秸秆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发挥秸秆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中的纽带作用。
3.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以农用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燃料化、原料化利用为辅,发展秸秆规模化生产菌菇等特色产业,秸秆堆肥发酵等有机肥产业,秸秆青贮、氨化等饲料加工产业,秸秆成型燃料、秸秆炭化等能源产业,以及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秸秆纤维丝、秸秆秧盘等环保产业。
(八)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绿色用能模式,增加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替代化石能源使用。
1.有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等利用技术。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推动现有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改造,发展分布式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提高生物质能利用效率,为乡村提供清洁能源,提高农村地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
2.推进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推广应用N2N区域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等成熟模式,充分利用畜禽粪污、秸秆、农村生活垃圾等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因地制宜建设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工程,推进沼气发电上网、提纯入网、加压灌装加气或“镇村微管网联供”等高值利用,推进沼肥综合利用或精深加工有机肥。
3.加快太阳能综合利用。推广“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推进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发展。推广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户用光伏发电等技术,打造“多元、清洁、低碳”的农村用能格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协调,重大事项报请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省农业农村厅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开展跟踪评价,加强督促指导。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科技支撑。围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分行业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稻田高产低排、牛羊肠道甲烷抑制、土壤固碳等减排增汇型技术,形成一批减排固碳综合性解决方案。完善监测指标、关键参数、核算方法,在不同区域稻田、农用地、规模养殖场等布局监测网点,开展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和土壤固碳等长期定位监测。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农机渔机节能减排等监测调查,开展常态化的统计分析。研究建立核算认证体系,探索农业碳排放交易有效路径。
(三)加快产业培育。孵化催生以绿色低碳、生态循环为增长点的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带动农业转型升级。试点打造一批低零碳村镇、生态农场、低碳农业大棚,引导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强化减排固碳技术应用,探索建立与减排固碳成效挂钩的绿色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品牌,探索建立农产品碳足迹追溯体系,拓展供给方式和供给渠道,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增长动能。
(四)强化宣传引导。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科普宣传,加强对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模式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等,开展减排固碳利用技术培训。选树一批实施主体,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
解读材料:图解:《江西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原文链接:http://nync.jiangxi.gov.cn/art/2022/9/19/art_27782_41673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