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州、市农业农村局,各重点湖泊管理局,厅机关各处室,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省农业农村厅党组2023年第12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7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云南省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求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坚定信心、明晰思路、实化措施、精准施策,推进云南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守牢渔业安全生产底线,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在“土、特、产”上下功夫,发展资源经济,保护养殖水域,防治养殖污染,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市场主体,依托科技支撑,转变发展方式,拓展产业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加快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走现代化、设施化、高端化和高品质的发展路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为保障食物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目标。到2025年,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5万吨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渔业一二三产业比重达到50:15:35。渔业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同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三)重点任务
1.发展高端冷水鱼。主推鲟鱼、鳟鱼等品种,建设以曲靖市为中心的滇东北冷水鱼产业园区、以丽江市为中心的滇西北冷水鱼产业园区为龙头,以金沙江流域7个州市为重点区域,从苗种研发、设施养殖、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全产业链打造,形成世界一流的高端高价值冷水鱼优势产业带。到2025年,冷水鱼总产量和经济总产值分别达到4万吨、60亿元以上。
2.提质大宗淡水鱼。主推草、鲤、鲢、鳙、鲫鱼等品种,以滇中传统养殖区域为重点,稳定池塘养殖,建设高品质水产品供应基地;以电站库区和灌溉水库为重点,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生态渔场;以水稻种植集中区域为重点,拓展稻渔综合种养;提升水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品种、多样化的水产品供给和休闲、观光、体验、康旅等旅游产品。到2025年,大宗淡水鱼总产量和经济总产值分别达到42万吨、120亿元以上。
3.壮大优势罗非鱼。着眼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沿罗平—新平—盈江一线以南的文山、红河南部、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和德宏等热区,加快推进池塘改造和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罗非鱼苗种、养殖、加工、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形成滇南罗非鱼优势产业区。到2025年,罗非鱼总产量和经济总产值分别达到22万吨、70亿元以上。
4.培植特色水产品。围绕九大高原湖泊和六大水系,以丝尾鳠、滇池高背鲫、大头鲤、滇池金线鲃、鱇浪白鱼、云南裂腹鱼等地方特色品种为主导,推广已认定新品种,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土著鱼。稳妥审慎引进美国加州鲈鱼、美国叉尾鮰、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等名优品种养殖。推进雨生红球藻、螺旋藻等藻类生产、加工。到2025年,特色淡水鱼总产量和经济总产值分别达到7万吨、50亿元以上。
二、重点工程
(一)种业提升工程。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加大水产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强化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结果运用,制定优良品种推广目录,积极推广优良品种、特色优势品种,推进土著鱼、新品种产业化,建设1个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库、5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场。突出虹鳟、土著鱼苗种繁育关键技术,组织实施一批水产遗传育种关键性技术攻关项目,力争再认定1-2个国家水产新品种。扶优扶强种业企业,加强苗种技术成果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水产苗种场规范化建设,改善苗种生产条件,提升水产苗种生产能力,水产苗种自给率提高到80%。申报1-2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20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推进国家淡水渔业良种南繁基地建设。
(二)健康养殖工程。以池塘养殖集中区域为重点,持续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完善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加强养殖尾水治理,推进池塘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建设10个健康养殖典型样板。以水稻集中种植区域为重点,保持水稻生产主体地位,科学规划稻渔综合种养区域,落实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生产技术指南,开展稻田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大力推广“稻鱼”“稻鱼鸭”“稻虾”“稻蟹”“稻鳅”等综合种养模式,树立生态循环农业典型,建设10个集中连片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县,带动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00万亩以上。深入实施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养殖尾水治理、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水产种业质量提升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加大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提升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兽药残留监控,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统筹推进水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创建15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三)生态渔场工程。以湖泊、电站库区、灌溉水库等大水面为重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利用、有序开发,借鉴“千岛湖”“查干湖”模式,坚持“一湖一策”“一库一策”,发展大水面保水渔业、净水渔业,促进水域生态、生产和生活协调发展。根据大水面水生生物资源承载量、水体营养化程度,科学投放滤食性、草食性、杂食性鱼类和土著鱼类,推进增殖渔业发展。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确定为养殖区、限养区的库区,科学确定养殖规模、密度和品种搭配,稳慎推进生态环保网箱养殖,合理布置网箱位置,严格网箱材料标准,投喂绿色环保饲料,集中收集粪污和残饵,配套栽培水生植物,加强水质监测分析,稳步发展生态养殖。把增殖渔业、生态环保网箱养殖和改善水体景观有机结合,建设生态渔场。到2025年,建成大水面生态渔场100万亩,打造10个大水面生态渔业样板基地。
(四)设施渔业工程。坚持现代高效、智能便捷、经济环保发展方向,有序推进集约化、高密度、精细化设施渔业发展。积极推进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漂浮式“跑道养鱼”养殖、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圆池(桶)养殖、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到2025年,建设设施渔业养殖10万立方米。推进饲喂、增氧与清淤清扫、起捕采收、保质保鲜以及水质监控、尾水处理、防疫处置等设施装备集成配套,提升养殖机械化水平。推广在线监测、精准饲喂、智能增氧、自动净化、分级分拣等智能装备与智慧养殖,提升养殖智能化水平。
(五)综合加工工程。支持水产品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提升产地加工水平,实现生产端减损增效。建设以西双版纳为中心的罗非鱼加工区,以曲靖、楚雄为中心的冷水鱼、藻类加工区,培育一批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以罗非鱼、鲟鱼、鳟鱼、藻类为主导品种,以腌制、冻品、鱼片、鱼子酱、螺旋藻、虾青素、胶原蛋白、皮革等加工、出口为突破口,逐步将水产品加工原料拓展到常规品种、虾类等,开发方便旅游食品、保健品、鱼皮制品、鱼罐头和鱼糜制品等新产品。挖掘地方特色水产饮食文化,宣传推介“云南鱼宴”菜谱食谱,发展水产品预制菜产业,推进消费升级。
(六)融合发展工程。鼓励生产主体发展电商、微商,开展网络销售、直播带货,引导企业建立省外直销中心,参加产销对接活动,促进水产品流通。推进渔业“一村一品”、和美渔村、特色小镇创建,推动渔业升级、农民富裕。依托池塘、湖库、稻渔等资源,对渔业生产场所进行生态化、景观化、休闲化改造,综合观光旅游、渔事体验、休闲垂钓、科普教育、餐饮购物等功能,建设水下有鱼、水面有景、水岸有娱的休闲渔业基地,打造10个精品休闲渔业基地,创建50个垂钓基地。挖掘渔业历史文化,讲好渔业故事,保护、传承和弘扬好渔文化,开展民俗节庆、垂钓赛事、开渔节、捞鱼节等渔业节庆活动,把渔业节庆纳入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以水族馆、科技馆、增殖站、养殖基地等为平台,开展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培育“鱼水情深”“鱼米之香”“休闲天堂”等区域品牌,打造鱼子酱、虾青素、胶原蛋白等一批高端食品品牌。
(七)主体培育工程。提升服务水平,保护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养殖大户、家庭渔场300家,培养高素质渔民,提高小规模养殖效率和效益。培育渔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100家,发挥其服务分散养殖户、对接大市场的纽带作用,推进规模化养殖。培育一批渔业企业,推进专业化养殖,培育龙头企业10家,引领带动渔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培育水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服务组织,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多元市场主体融合发展,完善市场主体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促进渔民持续增收。
(八)开放合作工程。立足自身渔业资源、宜渔水域、气候条件等优势,推进省内外科研院所深化渔业科技、水产养殖技术等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增强内生动力。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实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措施,引导企业建设3个以上优势水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扩大罗非鱼苗种和深加工产品出口缅甸、老挝,推进商品鲟鱼、大规格苗种出口越南,扩大鱼子酱及制品出口欧美、中东、俄罗斯、日本等传统市场,增加互补性水产品进口。推进渔业养殖技术交流合作,引导企业建设2个以上境外生产基地,鼓励水产养殖“走出去”。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建立推进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和技术专家组,聚集部门合力,大兴调查研究,强化技术指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整体协同推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确定发展重点,明确目标任务,通过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施非常之策,成非常之效,确保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推进。
(二)强化空间保护。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精准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保障养殖者合法权益,维护水域滩涂养殖权长期稳定,严格防止随意扩大禁止养殖区。强化部门协调、技术支撑、舆论引导,巩固池塘养殖基础地位,科学有序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积极拓展陆基养殖空间。
(三)强化政策支持。将渔业发展纳入农业用水、用电、用地等优惠政策支持范围,用好财政、税收等政策。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强化项目储备和管理。统筹用好中央农业产业发展、中央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中央预算内农业投资和省级农业发展专项等资金,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渔业发展。
(四)强化科技创新。围绕水产种业、绿色养殖、现代加工等领域,发挥各级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创新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健全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估技术体系,开展典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推动大数据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建设智慧渔业。加大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培育渔业战略科学家和优秀领军人才,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五)强化典型引路。推行典型引路法,围绕冷水鱼、罗非鱼、大宗淡水鱼、特色淡水鱼4个领域,每个领域确定10个重点县,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推广一批技术,形成一批成果,培育一批人才,通过典型引路,带动整体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彩云鱼水情深故事,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渔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统计监测。加强水产养殖重点品种生产信息监测和水产品贸易跟踪调查研究。实时调度水产品生产、销售、价格等信息,做到每月一调度、每季一分析、半年一小结、全年一总结,实时掌握渔业生产发展情况,及时分析处置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渔业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准确研判发展趋势。强化渔业统计工作,做到数出有据、客观真实,依法依规、应统尽统,全面准确掌握渔业发展情况。
附件:渔业产业发展主要目标
附件
渔业产业发展主要目标
相关解读:
部门解读丨关于《云南省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丨一图读懂《云南省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3/zuixinwenjian_0719/3990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