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研究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研究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在农业用地规划中未被规划为耕地的土地资源,包括林地、草地、沼泽地和荒地等,这些土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耕地后备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意味着需要依靠耕地后备资源来满足粮食生产需求;其次,耕地后备资源有助于实现农村富裕和农业现代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减少,耕地缺口正在扩大,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可以缓解对传统耕地资源的依赖,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再次,耕地后备资源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可以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最后,耕地后备资源具有国土安全意义,保护和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可以促进国家领土完整和统一,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综上所述,耕地后备资源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国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7月开始,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全国范围内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其重要任务是明确全国后备补充土地的潜力,为将来科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实现耕地动态平衡、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重点阐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任务和内容、关键技术方法和保障措施,以期更好地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任务和内容
1.1调查评价任务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主要承担4个任务。一是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的总体数量和质量。通过调查耕地后备资源的地理位置、土地类型、土壤质量和水源状况等因素,确定其总体数量和质量,为科学利用提供数据基础。二是分析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潜力和局限性。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现状、适宜作物、开发难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资源的利用潜力和局限性,为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三是制定耕地后备资源保护和利用方案。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价结果,制定保护和利用方案,规范其开发利用行为,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提供科学决策支持。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科学评价,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支持。
1.2调查评价内容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对象包括盐碱地、沙地、裸土地和其他草地等。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例如,福建省根据本省后备耕地资源的特点,补充调查废弃园地、残次林地、废弃坑塘和农用地、低效建设用地和历史遗留矿山等。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指标主要有4类。
1.2.1地形和生态指标
地形和生态因素对耕地后备资源评价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可耕种面积和土地产出。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应考虑土地坡度、高程、坡向、植被覆盖及绿地率等因素。地形坡度(i)数据可从县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坡度数据库中获取,具体以25°为界,分为f≤25°和i>25°两个级别。生态环境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后备耕地开发后,是否会进入生态保护红线、突破城镇开发边界,是否会引起土壤退化、地质灾害,进而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是调查评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子。
1.2.2积温和降雨
有效积温(T)以1800℃为界,分为两个级别,即T≥1800℃和T<1800℃。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各地年均有效积温T>1800℃,适合耕作,属于温度视角下的宜耕区。后备资源的年降雨量(P)调查以400mm为界,P≥400mm或P<400mm但有灌溉条件是重点的关注对象,属于宜耕条件。具体分为P≥400mm、P<400mm但有灌溉条件和P<400mm且无灌溉条件三个级别。
1.2.3土壤质量指标
土壤质量指标包括重金属、土层厚度、pH和盐渍化程度等。土壤重金属会对作物品质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根据污染程度分为两个级别,一是绿色,二是黄色或红色。土层厚度(n)是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的重要指标,,n≥60cm或客土土源充足为宜。具体包含3个指标,即n≥60cm、n<60cm但有客土补充和n<60cm且无客土补充。pH分为两个级别,一是4.0
1.2.4耕作便利度和权利人意见
耕作便利度主要基于土地形状、农业机器、农耕水利条件等方面评价后备耕地是否方便耕作,是否适宜可持续耕作。主要包括方便和不方便两个级别。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中,听取土地权利人的意见,可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在开发利用后备耕地资源方面听取权利人意见(分为支持和反对两个级别)。具体实施时,由工作人员携带地图、表格等材料逐村征求意见。
2.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法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是一个涵盖多种技术的复杂工作,包括土地遥感、土壤采样与分析、土地测绘、统计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此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也有望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2.1土地遥感
遥感是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卫星遥感图像可以显示空间位置和土地类型,使人了解特定地区土地覆盖和景观的详细信息。当前,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土地覆盖、植被盖度、土地斑块、农业物种和水文特征。
2.2土壤采样与分析
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土壤采样与分析技术可以补充测定土壤的pH、盐度、养分、颗粒组成等指标。通过取样和分析土壤,可明确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为耕地合理化利用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有益信息。
2.3土地测绘
测绘技术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确定地块的边界和面积,使人了解耕地的实际大小,为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提供依据。同时,可以获取地形和地貌的数据,进而了解土地的高程、坡度等重要特征信息。
2.4统计模型与GIS
统计模型和GIS技术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GIS是一项数据处理和显示技术,可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成,形成一个有用的数据集。统计模型则可以分析数据集之间的联系,为决策者提供有利的信息。统计模型与GIS技术不仅有利于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还可为决策者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保障措施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经费保障、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和法律保障等。经费保障方面,要确保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顺利进行,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要制定详细的经费预算方案,并明确责任和管理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财务和审计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透明性和规范性。组织保障方面,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建立清晰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所有参与者对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充分理解和认识。此外,要加强宣传与推广,提高公众或专业团体对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认识和支持度。技术保障方面,要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图形信息系统、数据库等:使用遥感、GIS等技术,提高调查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同时,应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有高水平的技术支撑:法律保障方面,要建立相关法规与政策体系,对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进行规范和监管。可建立耕地占用补偿机制,明确责任和赔偿标准,压缩违规行为空间,强化监督检查措施,有效维护国家耕地资源的合法使用。另外,要建立应急管控机制,对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带来的损失进行疏解管理。
4.结语
耕地后备资源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国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明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任务和内容,掌握关键技术方法,采取相应保障措施,促进耕地调查评价工作过程优化和技术创新。未来,应融合更多前沿技术,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提升调查效率和精度。
摘自《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年第9期
原文链接:http://zrzy.hebei.gov.cn/heb/gongk/gkml/kjxx/kjfz/109323668107029544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