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应用 > 正文

我国科学家破解复粒稻遗传密码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4-03-25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童红宁团队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破译了国际关注近百年的水稻种质资源——“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揭示了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R)调控水稻穗粒数的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

  什么是复粒稻?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童红宁解释,复粒稻是一种独特的水稻种质资源,与普通水稻穗子上种子粒粒分明不同,它结出的种子可以三粒长在一簇上,因此又被称为“三粒奇”,但这“三粒一簇”特性的机制一直未被破解。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全球超过一半人口的主粮,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均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提高水稻单产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单产的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种质资源中重大基因的发掘利用。

  一般来说,水稻亩均产量有三个关键因素: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亩穗数主要是由水稻的分蘖数、有效穗数决定,可以通过密植提高亩穗数,但是穗粒数和粒重很难通过栽培方式提升,因此解析这两个性状的遗传机制十分重要。而复粒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粒簇生,也就是说穗粒数可能会多,解析其遗传机制将有望提高水稻单产。”童红宁解释。

  因此,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际遗传学界就开始关注复粒稻“三粒一簇”现象,但始终未能从基因层面根本破解其机理。童红宁团队长期从事植物激素调节水稻生长发育的研究,在此项研究中,该团队通过创制大量复粒稻的衍生突变体,最终发现并克隆了控制复粒稻“三粒一簇”现象的关键基因BRD3。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降解一种被称为“油菜素甾醇”的激素。实验证明,正是在BRD3的作用下,“油菜素甾醇”这种激素的含量降低,导致复粒稻稻穗的二级枝梗增多,使得“三粒一簇”现象出现。通过进一步研究,团队明确了“油菜素甾醇”的作用机理,并发现复粒稻中由于激素被精准调控,穗粒数得以增加,但没有其他常见的激素负面影响,如粒重就不受影响。

  “该研究发现组织特异性地抑制BR含量可以只增加穗粒数,而不影响粒重和品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平衡关系,是一种极有潜力的分子设计策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认为,这个策略对于其它激素而言也具有参考意义,未来应在作物中进一步加强植物激素空间分布调控的相关基础研究,为理解多性状的相互关联与平衡机制,进而开展多性状的协同改良奠定基础,最终实现高产稳产并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鸿宣评价称,这项工作说明从种质资源中挖掘基因资源是突破当前作物产量瓶颈的有效途径,应给予高度重视。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403/t20240320_641689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