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岸线
什么是海岸线
与江、河、湖、海等水域濒临的陆地滨水地带,保证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水源,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多数滨海区域水域空间开阔,自然资源丰富,对外交通发达,已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生产空间拓展的主要区域。随着沿海地区开发进度的加快,“海岸带”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
海岸带作为一个空间概念,有一个范围边界,边界是构成区域的基本要素。在这个边界内,从事一些活动,例如空间规划就是规定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活动,使得空间的边界性变得十分重要。由于缺乏统一的海岸带空间基准边界,目前,各国对于海岸带范围的具体界限看法尚不一致。
一般来讲,海岸带系指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它包括紧邻海岸线一定宽度的陆域和海域。那么,什么是海岸线?海岸线两侧宽度如何限定?
海岸线的概念与分类
海岸线的概念
岸线是指陆地和水体接触的分界线,是潮涨潮落的变动位置,譬如我们经常说到的“河边”“湖边”“海边”。海岸线是多年平均大潮高潮时的痕迹线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海岸线分为岛屿岸线和大陆岸线,但海岸线不是一条线。海洋与陆地空间关系十分复杂,我们暂且假定陆地是固定不变的,海洋只有潮汐变化。海水昼夜不停地反复涨落,海平面与陆地交接线也在不停地升降改变。假定每时每刻海水与陆地的交接线都能留下鲜明的颜色,那么一昼夜的海岸线痕迹是具有一定宽度的一个沿海岸延伸的条带。为了测绘、统计上的方便,地图上的海岸线是人为规定的,一般地图上的海岸线是用现代平均高潮线来表示的。
科学意义上的海岸线
海洋和陆地是地球表面的两个基本单元,海岸线一般被理解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受海洋潮汐的影响,海洋与陆地的分界时刻都在变动,在海岸线上下变动的区域形成一个带状区域。地理学家把它们分为大潮高潮线、小潮高潮线、中潮线、小潮低潮线、大潮低潮线,以及最高高潮线、最低低潮线,同时给出了各种平均值。我国把海岸线定义为平均大潮高潮线。在自然地理学上,通常用海洋最高的暴风浪在陆地上所达到的线来划定海岸线,在海岸悬崖地区则以悬崖线来划分。其中,平均大潮高潮位是单个潮位站按时间、年限和特定方法得出的统计值,其与相邻潮位站的平均大潮高潮位连线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或其他关系,与海蚀阶地痕迹线、海滩堆积物痕迹线、海滨植物痕迹线不能等同,不可混淆。海蚀阶地痕
迹线是由于历史上地壳运动、海浪冲蚀、潮流冲刷及潮汐涨落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有的海滨同时存在几条海蚀阶地痕迹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距几米、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如何确定,因人因地而异。海滩堆积物痕迹线是由于历史上大潮和高潮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痕迹线,其成因是潮高加波浪爬高而产生的水体上举力,使得某些漂浮杂物在海岸边堆积。
因此,这类痕迹线比实际平均大潮高潮位高,不能代表平均大潮高潮位。有的海滨同时存在几层海滩堆积物痕迹线,层与层之间相距几米至几十米不等,难以确定。从地理定义的角度来说,平均大潮高潮线是界定水陆分界线在科学意义上的基本准则,其他痕迹线因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只能作为界定海岸线的近似方法。
多地图中的海岸线
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通常和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来规划与管理海岸线,我国地图中对海岸线的定义集中反映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海岸线的规定中。
测绘行业标准《地籍图图示》(CH5003-94)规定,“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为准”“干出线是最低低潮线”“干出线与海岸线之间的潮侵地带为干出滩,又称海滩或滩涂”。
国家标准《中国海图图式》(GB12319-1998)规定,“海岸线是指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
水利行业标准《水道观测规范》(SL257-2000)规定,“海岸线应根据平均大潮高潮时所形成的实际痕迹进行测绘”。
国家标准《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GB/T18190-2017)规定,海岸线是“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时海陆分界痕迹线”。
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17)规定,“海岸线指海面平均大潮高潮时的水陆分界线;干出线指海面最低低潮时的水陆分界线(最低低潮线)。一般可根据当地的海蚀阶地、海滩堆积物或海滨植物确定”;“干出滩又称海滩,是海岸线与干出线之间的潮浸地带,高潮时被海水淹没,低潮时露出”。
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海岸线的定义比较一致,都认为海岸线是指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可根据滨海冲淤环境、植被线、杂物等辅助确定。
航海中的海岸线
海图是为适应航海需要而绘制的一种地图,地图上详细地标绘了航海所需要的资料,如岸形、岛屿、礁石、浅滩、水深、底质、水流资料以及助航设施等。航海图是直接用于舰船航线设计、定位导航和系泊,保证航行安全的海图。对于测绘学而言,在海图上,有潮海海岸线为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的水陆分界线;无潮海海岸线为平均海面的水陆分界线。而航海图为了航海安全上的需要,海岸线以理论最低低潮线为分界线,一些航海图上的海岸线会比最低低潮线还略低一些,可以保证任何时间实际的水深都比图上标示的水深更深,舰船按海图航行绝对不会搁浅。
政治领域的海岸线
国际法上的海陆分界线是最低低潮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除本公约另有规定外,测算领海宽度的正常基线是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
在国内政治领域中,海岸线是指海水面与陆地接触的分界线,由于此分界线会因潮水的涨落而变动位置,大多数沿海国家规定海岸线以海水大潮时连续数年的平均高潮位与陆地(包括大陆和海岛)的分界线为准。
多行政管理意义的海岸线
海岸线作为海陆分界线,是典型的地理分形事物,海岸线长度随量测尺度大小而变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出台后,海岸线的位置和长度等基础地理信息已成为沿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海洋综合管理的必要数据。由于海岸线的长度因测量尺度不同,所测得的同一段海岸线长度不一致,可能导致上级与下级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在海岸线数据的统计、利用甚至对外宣传方面出现不同的数据,进而在政府决策或是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和不利的影响等。长期以来,平均大潮高潮线已经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权和司法管理权实践的地理范围界线,管理岸线向海一侧即为海域,适用与海洋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岸线向陆一侧即为陆域,适用与国土有关的法律法规。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为了将海岸线具体化,政府部门在海域与陆地之间可以划出一条相对固定的具体界线。2002年国务院正式启动了全国省、县两级海域勘界工作,并规定:“海域勘界的范副为我国管辖内海和领海,界线的起点从陆域勘界向内海一侧的终点开始,界线的终点止于领海的外部界限。”为了确定界线的起始点,原国家海洋局将大陆海岸线修测作为海域勘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大陆海岸线的修测工作。自2009年以来,我国沿海各省级人民政府陆续审批了各自辖区的管理海岸线,作为海陆管理的分界线。为了便于管理,管理海岸线在许多地方和实际存在的海岸线并不一致,这样就有了管理岸线和实际岸线之分。
摘自《海洋世界》2023年8期
原文链接:http://zrzy.hebei.gov.cn/heb/gongk/gkml/kjxx/kpyd/109711807721604546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