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市场 > 正文

四平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发布时间:2024-07-01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梦想令人神往,激情催人奋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四平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愿景,让四平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推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

  四平市紧盯“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不动摇,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踔厉奋发、乘势而上,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粮食安全有保障。四平市委、市政府将年度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政府工作重点、乡村振兴考核等重大任务事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效。2023年,四平市粮食产量达到96.14亿斤,增长2.83%、增幅全省第一,总产位居全省第四。粮食单产达到1093.12斤/亩,位居全省第一,少数地块更是达到2000斤/亩,实现“吨粮田”。所辖三个县(市)都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梨树县更是位居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四名。今年,全市主粮作物计划播种891.24万亩,比去年增加11.733万亩;大豆播种40.7万亩,比去年增加11万亩;主粮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省里下达四平市粮食产量指标为99.5亿斤,四平市将其提升到100亿斤,比上年增加3.86亿斤。

  扩建农产品保供基地。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棚膜面积1210.5亩,新改扩建棚室园区4个。鼓励实施“菜篮子”工程,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等经营项目,大力推广种养循环模式,提升“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梨树县八里庙村因地制宜探索推出“家庭农场”“生态农场”等特色产业项目,形成“八里模式”,被誉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吉林省美丽乡村先进村”。

  提高畜牧产品保供能力。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突出抓好规模养殖、粪污利用等工作,梨树、伊通和双辽3个万头规模肉牛养殖园区已基本建设完成。持续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发挥双辽牧原、伊通温氏等生猪大型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中小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畜禽总饲养量发展到605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发展到49.5万吨。其中,生猪412万头,肉牛148万头。

  建立产业发展新模式。双辽市积极探索,建立了政府投入、集体运营、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抓实一个点、联结一条线,辐射扩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百禄村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先行一步,获得“国家美丽休闲乡村、文明村、法制建设示范村”等称号。建国村以乡村振兴为动力,建立牧业园区2个、米业加工厂6个,形成特色水稻品牌2个,打造出千亩粮田示范中心,建设100公顷的光伏农业园区、30公顷的蔬菜园区、4公顷的君子兰园区,村屯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推进环境整治—变一时净为长期净

  四平市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发起春季清洁专项整治行动,实现了村庄由一时清洁向长期干净整洁转变。

  强化顶层设计。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30个市直部门制定了《2024年度四平市乡村建设行动任务清单》,共涉及提升规划引领、交通物流设施、农村生活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示范、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7大方面53项具体任务,做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总投资14亿元。今年年初以来,各县(市)区迅速行动,清理越冬垃圾,做好春播期间化肥袋、农药瓶、地膜等各类废弃物的收集清理,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全年村庄干净整洁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发动农民投工投劳32739人次,出动车辆14922台次,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5631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53758吨,梳理沟渠河塘1506公里、道路2509公里,清理村内公共场所669处,整治农户庭院8128个。

  强化项目支撑。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原则,2024年创建“千村美丽”村86个、“百村示范”村22个。市县两级均建立工作专班推进机制,深入谋划各类项目52个,总投资4.106亿元。“千村美丽”村共推出29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9100万元;“百村示范”村共申报18个一般债券资金项目,总投资约2.526亿元;“美丽乡村示范县”申报5个建设项目,共获得一般债券资金6700万元。

  强化环境整治。开展“万村整治”行动,创建整洁型村庄192个、宜居型村庄136个、生态型村庄36个,由“村村干净”向“户户干净”转变。截至目前,整治农户庭院9300个,创建干净人家1.6万户。梨树县以明察抽检、暗访考评、现场公布成绩等措施,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伊通县规范垃圾治理,“户分类、村收集、车转运、站压缩、厂处理”,村屯干部、保洁员齐上阵,实现村庄清洁长效治理。双辽市建立健全党建引领、资金保障、宣传发动、典型示范、监督考核“五项机制”,党员干部包户、十户联动、门前三包,发挥道德银行引领作用。铁东区制定下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月工作方案》,盯紧突出问题,全面打响村庄清洁春季攻坚战。铁西区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日产日清、常态督导,村内无积存垃圾、无卫生死角,沟渠河道无漂浮物。

  推进乡村治理—数智赋能有“智”更有“质”

  四平市坚持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提供新型村务管理、智慧党建、平安乡村等服务,以“数智”点亮乡村,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

  创新“五民工作法”。双辽市柳条乡柳条村为解决“干部干、群众看”治理难题,创新开展“五民工作法”:顺民意,打造“阳光村务”。将涉及资金使用管理、土地出让等村级重大事项,全部实行票决制,让村民“拍板”决定;掌民情,用好“十户联动”。村党组织推选出21名有担当、群众基础好的户长,定职责、亮身份、给政策,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聚民力,创建“美丽家园”。采取党员发动、户长带动、群众行动、邻里联动“四动”方式,将人居环境整治写进村规民约,引导百姓自清庭院。全村246户已有195户完成庭院路面铺设,年底前可完成95%以上;解民忧,为群众办实事。村党组织围绕“矛盾不出村、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做好“三个角色”,即矛盾调处的和事佬、村屯平安的守护者、服务群众的自家人;促民风,打造“道德银行”。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把村规民约、门前“三包”、户长评选、移风易俗等事项,全部纳入“道德银行”积分制管理,村民自治运行,并融入学生升学、征兵入伍等事项,村民自觉维护村屯环境,成为不拿工资的“保洁员”和“监督员”,环境整治从“要我整治”转变为“我要整治”,形成“干部群众一起干”的治理新格局。

  数智赋能治理。铁东区全力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行“一户一码”新模式,对村民遵纪守法、人居环境等45项内容和乡村振兴“九有六无”,进行积分制、清单制和网格化管理,形成基层治理“一张网”。同时,融合“道德银行”机制,农户通过积分兑换礼品,凭借积分提升银行和社会信用等级。通过“数字乡村”平台,实行基层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村民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不断提高村务管理透明度。创新应用“智慧村部”,完善乡村治理联防联控机制,通过地面监控摄像和无人机空中航拍等智能装备,开展秸秆禁烧监督、人居环境整治、巡山巡河等智能化监测。

  推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培育新风尚

  四平市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城乡移风易俗,持续培育文明和谐社会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

  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促进乡村振兴”辽河农民画公益培训,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促进非遗文化发展,振兴黑土地特色文化品牌,其中创作的梨树辽河农民画“关东七彩农民绘,心系亚运向未来”7米长卷,代表东北在杭州亚运博物馆展出并收藏。擦亮“中国二人转之乡名片”,依托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成立梨树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暨梨树县歌舞演艺中心,聚焦“创新、传承、展示”,并将二人转纳入四平干部学院主体课程的情景教学板块。目前,该剧团新媒体账号粉丝量稳步增长,快手号粉丝72.2万,点赞371.9万,播放量超过1.6亿;抖音号粉丝10.8万,点赞86.2万。

  推进移风易俗。针对一些不良习俗,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同心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市文明办率先通过新媒体发布《为爱“减负”,为“幸福”加分—四平市“文明婚俗”倡议书》,各地陆续发布文明婚俗倡议。“文明四平”公众号开设“同心易俗树新风”专栏,已发布11期。伊通县推出“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婚嫁新风”普法小课堂。全市成立文明婚俗劝导志愿服务团队300余支,陆续开展“接地气”的文明婚俗宣讲劝导活动。梨树县以“梨花树下话彩礼”的文艺演出,宣传健康婚姻价值观,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引导人。市文明办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文明村镇”创建体系,选树典型,推广“文明积分”奖励机制。在开展“四平好人”“文明家庭”“新时代乡贤”等评选活动中,重点鼓励移风易俗示范户。双辽市东明镇举办移风易俗表彰大会,向26户先进家庭发放“移风易俗示范户”标牌,增强荣誉感。

  提升群众自治能力。常态化推动落实《村级道德评议会工作制度》《村级红白理事会章程》《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等,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能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的作用,遏制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活动等200余次。

  推进增产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四平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防返贫致贫”机制,不断加强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民生建设,聚焦养老、教育、公共文化等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发挥医疗保障作用。市医保部门组织骨干力量,下沉到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和脱贫户、监测户家中,对照清单排查,立行立改。优化保障待遇,对特困人员参保给予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脱贫不稳定人员等给予定额资助,对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给予临时性定额资助。2024年度医疗救助定额资助标准,由每人130元上调至150元;大病保险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实施起付线降低50%、分段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封顶线的倾斜政策;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予以托底救助,县域内兜底至90%,县域外兜底至80%。截至5月17日,脱贫人口报销52368人次,累计报销6847.53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4117.8万元、大病保险461.03万元、医疗救助2268.7万元。

  创新考核方式。2024年,为巩固好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四平市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考核力度,将脱贫人口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及监测工作设为绩效考核指标,将脱贫人口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稳定99%以上,动态参保全覆盖纳入市委督考办绩效考核,并设置为约束性指标。将监测预警筛查范围扩大到全体城乡居民,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市级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和市级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做到“早防范”“早干预”,坚决守住不因病返贫致贫底线。

  红色文化促增收。四平塔子山战斗遗址位于铁东区石岭镇塔子沟村,依托塔子山红色教育基地,当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党建+电商”模式,建设塔子沟村电商直播平台,党员示范带头,与6家知名电商团队合作,将电商平台与本村土特产品挂钩,农产品销售搭上了“网络快车”,实现了“站点变网点、产品变商品、找单变订单”。

  民俗旅游添亮点。铁西区依托丛泉湖的自然风光,深入挖掘东北民俗文化,融合老边岗长城文化资源,打造环丛泉湖旅游度假区,重点实施供游客沉浸式游玩采摘体验的“有点田”共享农庄、省内第二条网红音乐道路即1314彩铅笔音乐大道、享受阳光浴首选之地丛泉湖沙滩乐园;创建“稻亦有道”景区,总面积1500亩,创作了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等6幅主题稻田画,配有8000平方米木质观景平台、1500米稻田观光木栈道和2座观景塔,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06/t20240628_89273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