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08-13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谋细抓实农业农村改革重点任务,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今年,我国夏粮增产72.5亿斤,是近9年里夏粮增产幅度最大的一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全国累计建成10亿多亩高标准农田,耕地平均等级达到4.76;全国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加快构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了80%的村庄。

  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不断深化的农业农村改革,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与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面部署、系统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一些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得到破解,广袤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强调“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一级巡视员 赵长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既是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选择,也是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按照全会部署,把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四个优先”的要求落到具体改革举措上,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明确了农业农村改革的三项重点任务,围绕“推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在逐步探索中。

  随着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政策的实施,安徽、湖南、广西已经启动了整省试点。今年,湖南省有20个县市区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在湖南永州市道县的新光村,558户承包户已签订完成延包合同。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种粮大户 何颖吉:再延长30年,这个政策让我感觉很踏实、很稳定。今年我还贷款了100万元,购买了育秧设备、插秧机。

  四川的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开始于2018年,目前正在进行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的第三轮改革试点。在新一轮的改革试点中,四川针对城乡要素流通不畅问题,紧紧扭住“人、地、钱”3个关键点,有序引导人才、资金到农村,让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新光村,与县城距离仅1公里,之前还是一个游客稀少的传统村落,半年前,村里通过盘活闲置院落资源,打造的“竹里稻香”项目,让新光村成为十里八乡的热门旅游地。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党委书记 刘玉祥:我们的集体建设用地是我们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这个政策,撬动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企业到我们村上来投资。

  放眼全国,作为农村改革的先行军、排头兵,65个农村改革试验区正在围绕健全粮食安全保障制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开展一系列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推动农村改革全局发展。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周飞舟: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探索县域城乡融合的推进路径和完善方式,主要从宜业宜居方面展开。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以人为本的。

  新征程上,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脚步不停歇,一系列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激活资源要素的各项改革任务正在落地落实,激励着亿万农民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408/t20240812_134949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本网招聘 三农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网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