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需量力而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以来,全国新增完成6.7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力有序有效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越来越多的乡村,溪流更清澈了,村道更干净了,环境更整洁了……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个别地方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搞“面子工程”,有的地方不让农民养家禽。这些都脱离了农村实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和不良影响。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持续提升、久久为功。
坚持问需于农。美丽乡村是为农民而建,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和重要参与者。如何建设和整治,要先倾听农民的想法,尊重并适应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精准聚焦痛点和难点,不断完善决策,改进工作。同时,要更好调动农民积极性,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共同创造和呵护身边的美好环境,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坚守乡土特色。与城市相比,乡村有其特质。江南可采莲,西北牛羊壮。不同的人文地理形成了不同的乡土特征,乡土味不可或缺。然而,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无视地区之间生产生活习惯差异,草率地将城市标准用于农村,或者简单套用其他地方的做法,就容易导致水土不服,效果自然不好。因此,要在村容村貌改造、民居形式、基础设施配套等人居环境治理方面,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治理模式和技术工艺,彰显地域特色,坚决避免“一刀切”。
坚持量力而行。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点多面广。如果因制订的目标过高导致完成不了,就可能出现弄虚作假等问题。因此,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使建设和整治标准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不吊高胃口,不超越发展阶段。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力求建一个成一个,成一个用一个。
总之,建设美丽乡村,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内涵和节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增强农村包容并蓄的发展活力,脚踏实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409/t20240902_135832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0-07-15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5-13
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
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4-01-12
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0-05-13
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4-28
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3
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4
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8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热门资讯
2020-07-15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5-13
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
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4-01-12
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0-05-13
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4-28
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3
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4
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8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1-06-23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