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因地制宜促改革 整合要素强发展——大十号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发布时间:2024-09-0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大十号村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马莲渠乡东北方向,位于集中公路14公里处路东,距离中心城区12.5公里,紧邻公路,交通便利,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文明村镇、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北京军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选定为军民义务植树基地。

  近年来在集宁区委、政府和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大十号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为突破口,紧紧围绕“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目标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成功打造出颇具代表性的大十号村云朵嘎查民宿研学基地。

  一、巧用闲置资产、找准发展新路

  马莲渠乡大十号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民主协商,决定盘活村内闲置的旧小学校舍校址,与内蒙古云朵嘎查乡村旅游有限公司合作,由乡政府与内蒙古云朵嘎查乡村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打造云朵嘎查民宿研学基地。一期项目乡政府投资固定建筑及设施部分,云朵嘎查公司投资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和运营成本。乡政府出资建设部分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建成之后云朵嘎查公司负责运营,并每年以乡政府投资金额比例向大十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上缴租金。2023年8月,云朵嘎查民宿研学基地正式开放投入运营,是集研学、观光、餐饮、住宿、康养为一体的具有当地文化风情的精品民宿,一期建设开放9间特色客房,200平方米特色餐厅,同时配套农耕体验、自然认知等研学项目,用“游+学”的思维丰富民宿内容,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项目投入运营后,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乡村旅游发展时态良好。截至2024年8月,共接待游客住宿1200间夜,住宿及餐饮共接待游客2000余人,开展研学活动10次,户外婚礼及团建10余次,营业收入达到50万元。

  二、主要经验

  创新发展模式,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大十号村把握本土乡村特色,加强规划设计和品牌打造,最大程度避免同质化,有效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深层次挖掘其特色内涵,多方位演绎其表现形式,开发出集“自然-生产-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教研综合体旅游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精准市场定位,找准持续发展卖点。一是基地联合早教机构,充分发挥“教育研学”主题精神,策划开发幼龄段孩童研学体验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孩童体验共享种植养殖生活,大力发展乡村亲子研学游,不断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二是立足城市周边休闲基地的特点,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综合体,将发展体验农业与教研农业相结合,形成“可学、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教研综合体。

  创新设计理念,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云朵嘎查颠覆传统单一设计思路,创新设计出包含有民宿主题、研学主题、儿童剧场主题、块根植物培育主题、魔法厨房主题、休闲餐饮主题的设施基地。基地现有民宿客房9间,含4个独立小院。此外,还设有5顶特色蒙古包房间,每个蒙古包配套独立卫生间及阳台。基地配套设施基本满足入住客人的住宿及休闲功能,还为游客提供观看儿童剧场所,同时具备独立性。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云朵嘎查知名度。一是利用自媒体广泛宣传。邀请知名博主、探店达人、网络“大V”对基地进行拍摄剪辑并在其账号进行投流播放,利用线上的流量为基地赋能,扩大项目知名度,将研学基地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打卡;二是找准目标群体,利用传统媒介进行宣传,在集宁区各幼儿园及小学门口布置宣传空间,张贴宣传海报、条幅等,发放宣传手册及奖品赠品,便于消费者聚集与关注。

  三、取得成效

  为传播乡村文化开辟新途径。大十号云朵嘎查研学旅行基地项目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独特旅游资源优势以塑造特色产品,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精心布置娱乐场所,让旅客尽情享受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加强了农业科普教育宣传,提升自身整体形象。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新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截至目前,项目累计为村民提供了37个技术要求、学历门槛较低的就业岗位,保洁岗位20个,安保岗位10个,有效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活力。大十号云朵嘎查乡村研学基地文旅项目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促进了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刺激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大十号云朵嘎查民宿研学基地的蓬勃发展,对促进农村牧区资源要素有效聚集,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激活闲置资产、赋能乡村振兴的闯出了新路子。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wlcb/202409/t20240903_25679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本网招聘 三农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网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