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焦点 > 正文

《交汇点》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33条”举措

发布时间:2024-09-14 来源: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佚名

  

  9月10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并解读了《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举措》)。

  此次《若干政策措施》共33条政策,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发展动能、保障改善民生、提升服务效能四大方面,约涉及200个政策点,突出长短结合、可感可及,围绕稳增长、提质效、惠民生、优服务,努力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释放潜力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拉动内需的“双轮”,投资和消费的内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努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聚焦扩大有效需求,《若干政策举措》提出4个部分共14条政策措施。

  经济稳不稳,关键看消费热不热。江苏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以来消费市场稳步扩容,但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省发改委主任沈剑荣介绍,《若干政策举措》从消费品以旧换新、壮大消费服务消费、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加大力度支持汽车、绿色家电以旧换新,安排1.65亿元支持各地扩大文旅消费服务,今明两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都将按照不低于8%的增幅进行调整,多渠道支持居民收入增长等。

  热门景区、博物馆预约难,影响旅游消费“好感度”。“营造有序便利文旅市场环境,目前已取消全省333家A级旅游景区和33家备案博物馆预约。”省文旅厅副厅长李川表示,贯彻《若干政策举措》要求,该部门加速出台了《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每家省直博物馆每年延长开放不少于60天、90个小时,今年中秋假日期间将延时开放至晚上9点。

  如何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沈剑荣介绍,《若干政策举措》从推进“两重”谋划建设、加大设备更新支持力度、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4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设备更新支持范畴,进一步拓展到工业、环境基础设施等10余个行业。同时进一步突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依法依规施行‘交地即交证’,另外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南京禄口机场三期等项目尽早开工。”

  向住有宜居迈进,房地产持续“上新”。《若干政策举措》从强化“好房子”供给、盘活存量房源、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3个方面提出支持政策。“积极鼓励‘以旧换新’,让大家有更多选择空间,同时进一步扩大公积金适用范围,可提取用于自住住房电梯新建和更新改造,还可以在实际工作地提取用于租房。”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举例说。

  顶压前行,迎难而上,今年我省外贸进出口增势良好。《若干政策举措》从巩固外贸基本盘、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大力吸引和引用外资、服务企业“走出去”四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我省将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坚定外商投资和看好江苏的信心。”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津介绍,江苏每年将补贴企业参加200场以上境外重点展会,打造智能家电、汽摩配件等30个跨境电商产业带。同时,支持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为企业便利化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保障。

  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动能

  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有利于赢得发展优势和战略主动。聚焦增强发展新动能,《若干政策举措》提出3个部分11条政策措施——

  如何把握“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的使命定位?《若干政策举措》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等6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首批14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已落地投资,还将启动设立第二批。”沈剑荣表示,将加力推进更多企业焕新升级,同时培育新的增长点,对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提出支持举措。

  民营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若干政策举措》从优化市场环境、扩大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保护等3个方面提出加力支持举措,这也是综合性政策文件中首次以专门部分对民营经济发展予以支持。”沈剑荣介绍,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项将面向中小民营企业预留一定份额,此外,今年组织开展重大项目“融资服务推进月”活动,力争年内推动省市县重大项目落实授信融资超过1600亿元。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若干政策举措》从保障粮食生产、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两方面提出支持举措。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亩均投资标准提高至2350元,对符合财政专项资金用途的智慧农业园区、数字农场(牧场、渔场)予以支持。

  将经济政策重心更多转向惠民生

  将经济政策的重心更多转向惠民生,是本次政策制定的出发点。聚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若干政策措施》针对不同群众的需求,提出健全就业优先政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落实生育养育支持政策、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等4条支持举措——

  聚焦重点群体发展需要,明确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帮扶不少于5万名困难群体人员就业。

  聚焦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难题,深挖资源潜力、增加学位供给,有序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结对帮扶省内医疗资源薄弱地区。

  聚焦全链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出制定专门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实行多孩家庭子女入学(入园)“长幼随学”。

  聚焦促进新江苏人进得来留得住,除南京、苏州外其他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就业创业是居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也是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健全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就业友好型的发展方式,保障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布会上,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志远提出具体举措——

  多渠道稳就业。比如,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失业保险参保单位给予稳岗返还;将536个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群体,计划筹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政策性岗位不少于10万个等。

  全流程促创业。在创业初注重“扶”,大力建设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创业中注重“补”,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2.4万元为限额享受税优惠;在失败时注重“保”,创业3年内失败的,给予一次性社保补贴。

  “一老一幼”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服务保障?省卫健委副主任张金宏表示,在托育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落实普惠托育机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制度,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设区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通过新建、转型等形式,加快老年医院建设,同步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

  提升金融服务和政府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多渠道加强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听取企业家对涉企规划及政策的意见建议,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此次《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提升服务效能,提出2个部分共4条政策举措。

  一方面,强化优质金融服务供给。《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比如,降低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申报门槛,今年首批贴息贷款规模为300亿元,省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设区市统筹再贴息1个百分点,后期根据实施情况我省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到“应贴尽贴”。给予符合条件的“苏质贷”小微企业贷款不超过年化1%的贴息支持。

  “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持续注入‘金融活水’。“省委金融工委副书记徐洪表示,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将继续推动银企对接,建立完善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评价体系,定期调度银行对省市重大项目融资支持,保持信贷投放合理充裕;借助资本市场,深入开展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培育优质企业上市挂牌,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优化地方金融生态,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另一方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若干政策措施》从优化企业服务、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两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我省将制定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相关政策措施,精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依法放宽企业综合工时工作制实施时限,减轻经营主体负担;将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等。

  好政策还需好的落实机制。“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有关部门,推动各项政策直通基层、直达企业、直抵民心,凝聚全社会奋进合力。”沈剑荣表示,还要制定政策实施细则,针对文件中的惠企惠民政策,按照依申请或免申即享等方式,制定服务指南,推动实现财政奖补等快速审核、快速拨付、便捷享受;评估政策执行效果,加强对政策的跟踪问效,及时调整完善,按照落实一批、储备一批、出台一批的思路持续打好政策“组合拳”;扩大政策知晓范围,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受益率,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记者 付奇 王梦然

  2024年9月10日《新华日报·交汇点》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4/9/12/art_8642_113589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