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稻浪翻滚绘就丰收画卷 天津津南区会馆村620亩水稻进入收割季

发布时间:2024-10-25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作者:佚名

  

  秋风渐起,秋意渐浓。日前,小站镇会馆村620亩水稻进入收割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处处皆是好“丰”景。

  在会馆村的稻田中,颗粒饱满的稻穗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三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割穗、脱粒等一气呵成。村民利用晴好天气,将收获的稻米抓紧晾晒,确保颗粒归仓。

  “2024年水稻总产量约70万斤。在2023年的基础上,我们的种植品种有所增加,种植了金稻939、津源U99、津香601、津越之光、金稻919等5个高品质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口感非常好。收割工作预计5天完成,现在虽然没有收割完,但已经有企业和市民预订了稻米,可以说供不应求。”小站镇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介绍说。

  收割当天,来自大港第六中学的600余名学生来到现场。“土壤对水稻有什么影响?”“小站稻的发展历史是什么?”……带着“任务”,学生们开启了小站稻的研学之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亲身体验了镰刀收割的乐趣,并走上观景台,欣赏夕阳下金黄的稻田美景,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了解了“一粒米的故事”,揭开了小站稻的“面纱”。

  “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金灿灿的稻田。在我真正拿起沉甸甸的镰刀收割时,我才发现原来耕作是一件那么不容易的事情。”大港第六中学学生高锦溪说,“我们不仅要尊重农民伯伯,珍惜每一粒粮食,更应该努力学习,创造出更先进的水稻品种和更方便的收割方法,以科技筑梦强国。”

  此次稻耕之旅中,大港第六中学与小站镇会馆村达成合作意向,并向会馆村颁发协同育人基地牌匾,将行走的思政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让学生深度体验从小站稻播种至收割的全周期流程,学习农耕知识,提升动手能力,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深刻体会农民的辛勤与不易。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410/t20241025_646505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网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