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智慧造福世界——专访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主任李朋德
江南十月秋意浓。浙江德清国际会议中心,这个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永久会址,又一次迎来地理信息国际盛会。
10月21至24日,首届联合国地信周在此举办,来自联合国有关机构、中国有关部委和单位及40多个国家相关机构的上千名代表齐聚德清。这是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落户德清、正式运行以来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智慧城市、粮食安全、国土空间治理、清洁能源、气候变化应对……本届地信周期间,代表们围绕可持续发展,深入探讨地理空间信息应用场景创新。
创新中心如何推动地理空间智慧造福全世界?中国发挥了什么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创新中心主任李朋德接受了记者专访。
地理空间信息成为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
记者:创新中心落户中国两年开展了哪些工作?中心的定位是什么?
李朋德: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因为全球亟须提升地理信息管理的能力,亟须探索地理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应用,要让地理空间信息知识、技术成为促进生产力提升和社会治理能力提高的全新方法。
2015年,联合国发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描绘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此,中国政府积极响应。2018年11月,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举办,并发布《莫干山宣言》,其中提出在包括德清在内的地方建立全球地理空间知识卓越中心。这是创新中心建设的缘起。2019年,联合国与中国政府协商签订了备忘录,为创新中心的布局、定位明确了方案。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设立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中国相关部委、联合国各部门密切合作,创新中心后续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5月20日,创新中心成立揭牌。我在2023年10月16日正式到任,创新中心正式进入业务化运行。
一年来,我们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在能力建设、技术支持、平台共享方面作了大量准备。今年4月,创新中心召开了国际咨询委员会和指导委员会会议,进一步确定了中心的定位,明确了中心的战略任务包括五个方面:提升领导力与协调能力;关注国家发展优先事宜;丰富地理信息知识;促进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大宣传沟通提高关注度。要通过这些任务的执行让地理空间知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记者:对于创新中心下一步工作,您有哪些规划?
李朋德:创新中心的发展,瞄准的是联合国各成员国对地理信息能力建设的需要。因此,首先要弄清楚需求。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参加了不少国际会议,去了非洲、拉丁美洲等了解需求。其他国家的同行都对创新中心高度期待,希望中心能为他们在人才培训、数据资源、技术方法等方面提供支持。
未来,创新中心有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要主动与亚非拉等各大区域的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分委会以及区域内国家合作,开展领导力培训及能力建设。
二是开展地理空间信息的知识创新。知识就是力量,但运用知识更为重要。创新中心将把应用作为抓手,开展国际化智库研究,逐渐推出联合国地理空间信息知识在各领域的应用指南。
三是动员一系列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搭建可以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地球空间知识平台,让各国能更主动、更容易地获取数据、知识和方法。
四是积极用好国际地理信息学院,动员全球教学、科研力量,针对各国对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所需的能力,推广复合型地理信息人才知识培训,打造能够贯通从数据、信息、知识、技术、平台到社会化应用的全新体系。
五是推进创新中心内部建设,完成国际招聘流程让职员全部到位,希望有更多合作方提供支持,将创新中心打造成一个能规划、能实施、能引领、能服务的团队。
记者:地理信息如何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实现?
李朋德:我们常说,做任何事情要“心里有数”。这个“数”就包括地理信息。有了地理空间信息,所支撑的各类资源、数据才是精准、可信赖的。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有17项大目标、169项二级目标。每个目标的实现都涉及社会、经济建设和环境等方面,有很多约束与挑战,如果不掌握现状很难作出准确判断、科学规划和精准实施。我们要发挥创新中心作用,让每个国家都能建立基于综合地理空间信息框架的国家平台,真正让地理空间数据所提供的时间化的地理空间信息,融入信息化时代国家发展建设的各方面。
记者:什么是综合地理空间信息框架?
李朋德:框架即“四梁八柱”。地理空间信息是多部门生产、多部门使用的社会财富。但并不是谁采集的数据都能为大家共享,只有纳入框架的标准数据才应成为新型国家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
综合地理空间信息框架定义了九方面内容,即管理机构、法律、财政投入、数据资源、技术体系、标准化体系、伙伴关系、能力建设、沟通与参与。这九个方面表征了一个国家的地理空间生态系统。
提升世界各国建设综合地理空间信息框架的能力,是创新中心的核心任务。为此,在本届联合国地信周上,我们提出希望推进三件事情。一是建立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知识培训网络,让更多机构投入到能力建设中。新成立的国际地理信息学院就是这样的平台。二是建立地理空间信息知识创新联盟,让更多国家、产业及社团都能参与,形成知识共享的新渠道。三是建立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基金,让更多青年人投入到地理空间信息知识创新和服务领域,带来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跨界、融合、创新,探索地理信息知识全方位应用
记者:举办首届联合国地信周的初衷是什么?本届地信周为何聚焦地理信息应用创新?
李朋德:人才培养、平台构建、技术创新是创新中心的三大优先事宜。人才培养有各种方式,领导力培养是创新中心下一步要重点开展的工作。我们希望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领导会讲故事、能用平台,解决他们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防灾救灾、农业发展、城乡规划等。
把地理信息知识创新智库建设作为领导力提升的支撑,这一方案得到了联合国多个机构的响应和支持。联合国经社部公共机构和数字政府司、亚太经社会等多个机构都积极参与本届地信周活动,还有不少单位派专家参会。
在这一大背景下举办联合国地信周,就是希望通过跨界、融合、创新,能够带来一些突破性的新认知,为下一步地理信息知识全方位应用提供新探索。
记者:本届地信周取得了什么成果?
李朋德:创新中心希望组织全球力量建立一系列技术指南,让各国都能够尽快推进各行业用好地理空间信息。
本届地信周设立了6个专题论坛,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和粮食安全、自然资源调查与国土空间治理、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气候变化应对与防灾减灾等都是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领域。还有一个是地理建模与地球空间智能,对基础理论和人工智能开展研讨。每个论坛都叫莫干山对话会,对话就是为了研究问题,筹划未来研究思路。
联合国地信周未来将定期举办,下一步还要研究智慧交通、水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海岸带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利用三年时间,把可持续发展目标所涵盖各领域的地理信息知识解决方案实现覆盖,拥有地理空间信息知识解决方案和技术纲要。
这些专题论坛是国际智库研究的开端,通过充分研讨找准问题、理出思路,制定相应的智库研究计划。下一步,创新中心将与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紧密合作,与国际智库团队一起,稳步推进研究工作。
当然,目标是艰巨的,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瞄准全球需要,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作出全球共享的成果。
中国经验至关重要
记者:地理空间智慧造福世界,中国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李朋德:中国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发展成效非常显著。创新中心设立在中国,表明中国在这方面是有独到之处。
中国测绘的技术水平、数据资源、人才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前沿。中国抓住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率先实现了从模拟测绘、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跨越,正在转向智能化。中国测绘人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三代技术更新,实现了数据资源从不充分到充分,地理信息从在专业部门办公室用到千家万户可用。
现在正在建设的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为全球综合地理空间信息框架建设提供了新的示范。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家综合地理空间信息框架建设有机融合的新应用。
除了框架之外,中国还有很多优势。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人才。人人都能用到网络,一个国家才可能实现智能化的目标。中国的空间基础设施尤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高度发达,拥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天基互联网系统等。共享单车、智能公交、快递服务深入人心,中国的应用为世界地理信息应用树立了好样板。
这一样板得益于国家有好框架、好政策。例如数字中国建设的规划,使数据资源作为新型生产力要素能够确权交易,从而带来数字经济的新发展。
中国在数字经济、地理空间信息框架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可以进一步归纳,用国际通用语言推向世界。我们也希望通过创新中心,让中国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了解世界最新科技进展。创新中心将把两方面结合起来,为世界提供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中国的经验至关重要。
记者: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如何支撑创新中心?
李朋德: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成立的出发点是支撑创新中心,形成辐射全球的能力。
创新中心人员有限、资金有限,但联合国这个机制是覆盖所有成员国和各领域,发挥作用的空间无限。中国政府为了支撑创新中心,由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共建了面向全球开放的莫干山地信实验室。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可以通过开放机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平台构建服务能力。
我们期待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凝聚全球地理空间信息专家学者智慧,构建更好的地理信息平台和知识服务平台,支撑创新中心所开展的一系列能力建设,把中国的好经验、国际的好经验在实验室升华提炼,变成全球公共产品,促进全球地理信息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带动全球地理信息产业的新发展。
总之,创新中心将立足于德清、面向世界,推动地理空间信息知识成为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平台和支撑,真正让地理空间智慧造福世界。(陆芬 崔宇晨)
原文链接:https://www.mnr.gov.cn/dt/ch/202410/t20241025_28715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