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市场 > 正文

长春市粮食作物收获已超八成

发布时间:2024-11-02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金秋十月,长春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0月29日一早,农安县前岗乡永德村的田间传来阵阵轰鸣,农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多台农机开进农田,向着最后的秋收地块发起“总攻”。收割机所到之处玉米植株连同果穗被卷入机器中,地里留下了一层厚厚的秸秆,收割、摘穗、装运等工序一气呵成。

  “我们应用的是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玉米棒又大又实诚,每公顷产量超过3万斤……”看着籽粒饱满的玉米装满一车又一车,农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底气十足地说,“虽然今年的秋收比往年晚了10多天,但好在农业机械给力,3台大型收割机同时出动,20多天就能完成500多公顷土地的秋收作业。”

  机械化收割缩短秋收“进度条”。连日来,长春市各地抓住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快马加鞭推进秋收进程,确保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截至10月27日,长春市粮食作物收获面积达214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6%。其中,玉米已收获180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4%;水稻已收获24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5%;大豆、杂粮杂豆等作物已收获完成。

  秋收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为保障秋收工作平稳、顺利进行,长春市提早做好各项准备,并结合气候特点和农耕习惯,及时下发《2024年长春市秋季农业生产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强化粮食生产的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指导农民开展秋收作业,倡导科学分类、适时“晚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长春市粮食生产克服了春季阶段性低温,以及汛期多场强降雨造成局部农田内涝等不利影响因素。眼下,经过春播夏耕,一幅秋收画卷在长春渐次铺展,丰收的喜讯接踵而至——

  在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一台台水稻收割机在农田里轮番作业,一次性完成割稻、脱粒、转运、粉碎稻秆等工序,几分钟便可收获一亩稻田……

  在德惠市万宝镇广太村,全村九成农户参与到土地托管,村民种植的8公顷玉米迎来丰收,仅用1天半时间,机械化托管服务就完成了秋收……

  在公主岭市秦家屯镇戥子街村,全村280公顷水稻再获丰收,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8万斤,经过收割、加工后的优质大米将发往全国各地……

  在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4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眨眼间金灿灿的玉米粒倾泻而出,籽粒收割已成为当地秋收的新方式……

  在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喜稻美嘉种植基地采用土地休耕、生物沤肥、种子包衣、人工薅草等农业技术,40公顷优质水稻喜获丰收……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今年长春市全面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面落实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500万亩,切实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今年秋收,长春市出动各类农业机械近15万台(套),全市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农机具的合理调度,充分发挥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作用,协同配合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最大限度扩大机收面积。

  粮食收获后,农户普遍存在院内就地堆放的现象,这种“地趴粮”储存方式存在生霉、霉变乃至坏粮风险。对于科学储粮,长春市农业部门建议广大农民提前做好仓储设施准备,收获后的粮食应尽快装仓子、上架子,杜绝混收、混打、混储。

  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理念。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玉米收获后,应及时对果穗进行人工清选、剔除霉变;做好分类仓储,将成熟度不好、含水量高的果穗和病穗与正常果穗分别管理,防止仓储过程中发生霉变;做好离地储存、通风降水,防止受潮发生霉变。对于水稻等粮食作物,也要视情况及时倒垛晾晒,降低粮食水分安全存放,具备条件的可适时脱粒、烘干、仓储。

  目前,长春市秋收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将继续科学调度人力和机械,重点指导各地加快秋收进度,做好秋粮收储、晾晒工作。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10/t20241031_89918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