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探索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新路径——从“站着看”到“一起干”
村民积极参与建设。
走进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甸中镇小甸中村,只一眼,就被村中房前屋后的小花坛和小菜园吸引,这些既有园艺审美又有田园情趣的巧思让人忍不住赞叹。“村里小到竹篱、花盆,大到雨污分流工程,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小甸中村村民李光兰对记者说,“你们是没看到村子半年前的样子,变化太大了!”她迫不及待地带着我们去看村庄的变化。
小甸中村“千万工程”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是玉溪市在开展“千万工程”推进本地乡村全面振兴中的新探索。通过项目的实施,发挥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激活了群众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建设项目收益率,刷新了村庄“颜值”和宜居度,增强了干部队伍战斗力,最终实现“赈”的初心,鼓励引导群众劳动增收、共享发展成果。
小村改造 有“里”有“面”
小甸中村“千万工程”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雨污分流、道路修复、危房拆除、村庄绿化等。从今年5月谋划到9月完工,半年时间,一个村庄能有多大不同?记者跟着村民边走边看。
“看,这是我们村的主干道,原来我们都叫它‘步行街’。”李光兰说,因为以前车来了根本走不通——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让道路无法通行,再加上部分路段没有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经过清理和拓宽,道路通行无阻,同时规划了停车区域,满足了村民们停车的需求。在路旁,或用竹篱、或用瓦片围挡的小块土地里,种着蔬菜和鲜花。
颜值的提升给了小甸中“面子”,雨污分流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撑起了小甸中的“里子”。
在村民瞿祖尧家旁,记者看到小三格化粪池的排污口接入污水管,统一收集到大三格污水处理池,沉淀发酵后再排至生态氧化塘,最后流入农灌沟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以前没有实施雨污分流,也缺乏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村民家门口的水沟都是臭的。”小甸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红仙说,在此次项目建设中,村里把原有沟渠挖深,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是雨水沟,下面是污水管。在大三格和氧化塘建设中,由于采取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模式,总共花费了1万元左右,比招投标建设省了近三分之一。
项目自建 让利于民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6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云南省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工作指南》,鼓励各地创新建设方式组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支持采取村民理事会、村民合作社、乡(镇)或村办企业(施工队)等各种类型的村民自建方式,简化审批程序,不进行招投标,增加实际用于项目建设资金和劳务报酬,最大程度让利于民。
相比对外承包的方式,村民自建的模式从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之初就显示出很大的不同。
甸中镇党委书记普嵩涛介绍,通过对滞留劳动力、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户及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分布及规模进行摸底,得到了精确人数——需要帮扶赈济和能够参与施工的群众有87人。“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也要听群众的想法,这就有了小甸中村的8场院坝会。将村庄规划讲给村民听,请大家提意见。“有一场是在我家院子开的。”李光兰说,当时来了十多户人家,大家听了规划都非常支持,也提了不少意见。比如,进村口一处危闲房拆除后的空地,原来规划为停车场,有村民提出想留着种菜,既有乡村气息又很实用。经过征求意见,这个建议得到采纳,如今这块菜地成为村口的一景。
其次,能够自建的就不招标。项目实施过程中,前后共有65名本地群众参与施工,主要来自当地,重点覆盖了有劳力的脱贫户、监测户和返乡农民工、待业青年等群体,项目劳务报酬总计46.8万元,务工群众人均增收7200元。
结合项目技术门槛低、安全有保障的特点,小甸中村在项目中减少使用大型挖掘机、装载机等,花盆、沟渠上的盖板都是群众自己脱模制作,村民自建累计节约建设成本47.88万元,最大限度地将项目建设资金转化为了实物工程量和群众收入。同时,通过边干边学、以工代训,务工群众掌握了劳动技能,培养了一支“乡村工匠”队伍。
为了落实全过程管理,小甸中村党总支牵头组建由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施工队成员组成的以工代赈项目联合理事会,确保项目建设方向不偏、工程质量不降、群众利益不损。
随着项目的实施,不但村容村貌在变,群众的态度也在变。“村民有事爱来找干部了,大事小情都来说一说。”普嵩涛说,这是群众对党组织更加信任、更加拥护,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同时,也激发了群众对于家乡建设共建、共享、共管、共用的自主意识,方便后续的管理和维护。
如今,小甸中在村民们的自豪和喜悦中展露新颜。普嵩涛算了一笔账,按照传统对外承包的方式工程合价为177.2万元,以工代赈模式的工程合价只有129.3万元,除了工程监理及造价审核费用,真正用到项目上的工程款占了资金的97%,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我们都将鼓励推广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方式开展项目建设。”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靳联明介绍,比如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用以工代赈自建方式激发群众参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生动力,实现农民收入与农村人居环境“双提升”。(记者:杨茜 李苏榕)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4/zhoushilianbo-new_1206/14164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