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普洱市思茅区:甜笋富农前景广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在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的青山绿水间,一片片甜龙竹正迎着阳光茁壮成长。近年来,思茅港镇以甜龙竹产业为抓手,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甜龙竹不仅成了乡村振兴的绿色产业,更“甜”了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

  过去,农户分散种植甜龙竹,规模小、效益低。近年来,思茅港镇以橄榄坝凯弘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种植为主,积极发挥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思茅港镇甜龙竹累计种植面积达2544.8亩,今年1月至7月产量210余吨,产值1680万元。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直接就地吸纳10余人就业,灵活带动19名村民参与季节性务工,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田间地头增收。

  甜龙竹产业不仅让合作社实现盈利增长,更让种植农户收获了“舌尖上的财富”。通过统一管理和科学种植,甜龙竹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如今,思茅港镇每隔三天就要上演热闹的“笋市”场景——43户农户轮流将新采的鲜笋送往合作社,月均结算收购款达13万元。“早上采的笋,下午就能变现。”村民李建国拿着刚领到的笋款笑着说。

  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农户单打独斗难成规模的问题,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通过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完善和市场拓展,甜龙竹产业逐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思茅港镇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为甜龙竹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一方面,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决生产用水难题;另一方面,组织农户学习种植技术,提升管护水平。弯手寨村民小组通过橡胶林与甜龙竹间作套种,实现“一地双收”,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增加了农户收入。

  思茅港镇用一根根翠竹“编织”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让村民的日子如竹笋般节节高,书写了产业兴旺、村民幸福的答卷。(记者:胡梅君 通讯员:刘爱莎 郭灿吨)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5/zhoushilianbo-new_0902/14212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本网招聘 三农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网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