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丰收,是给劳动者最好的礼物,也是幸福生活最坚实的基石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金秋时节,雪域高原青稞飘香、硕果满枝。

  9月23日,第8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喜悦浪潮,在拉萨市林周县强嘎镇典冲村的田野上澎湃。一场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为主题的秋庆丰收活动火热启幕。伴着悠扬的歌声和欢快的舞蹈,农民们在青稞收割赛上挥汗竞技,用传统和现代的“对话”展现作物脱粒智慧,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青稞长得特别好,颗粒饱满,产量肯定比去年还要高。”正准备参加青稞收割比赛的尊追大叔高兴地说,“这都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种子和肥料,还派来了农业专家指导我们科学种植,咱种地越来越有底气了。”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陈以生表示,中央和自治区在保障粮食生产方面的政策极为全面且力度十足。从种植到收获,涵盖了一系列非常细致的惠农政策,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化肥补贴、有机肥专项补贴、良种补贴、青稞大田用种差价补贴、农药补贴、麦类作物“一喷多促”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社会化服务补贴、耕地复种补贴以及青稞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等,每年补贴金额超过6亿元。这些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生产主体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丰收节现场农产品展示区,更是一场高原物产的盛宴:“藏青2000” 青稞颗粒饱满如珠、刚出锅的卡东土豆香气扑鼻、脆嫩的水萝卜咬一口汁水四溢……这些烙着“高原印记” 的特色物产,既是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更成为西藏农业叩开全国市场的“名片”。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水萝卜,纯天然、无污染,你拿几个尝尝呗!”一位参展的农民热情的介绍道,“丰收节给了我们一个大舞台,我们的农产品名气越来越大,收入也增加了,孩子们上学、家里添置新家电都不用愁了。”

  农业丰收不仅让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小时候跟着父母一起务农。”86岁的央吉奶奶感慨地说,“现在,通过劳动,我家也供出了两个大学生,还能参加农民自己的节日看演出,日子真是越过越好。”

  数据印证着幸福的刻度,2024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78元,是1965年的199倍,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3.3%。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第一个万元用了52年,到第二个万元仅用了7年。西藏农牧民的增收“加速度”,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农业丰收不仅仅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更意味着农牧民家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林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索朗次仁表示,“我们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和市场对接,帮助农民把‘丰收’转化为‘增收’,让他们的劳动成果真正变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第8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西藏各地的青稞收割大赛、农牧产品展销、民俗文化展演轮番登场,绘就着“重农崇农、爱农支农” 的生动画卷,以丰收节为契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夕阳西下,田埂上仍忙碌的身影,然农民脸上质朴而满足的笑容,无一不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丰收,是给劳动者最好的礼物,也是幸福生活最坚实的基石。

  

  图/文:《西藏青年报》记者央宗

校对:宗歌编辑:次仁央吉校审:刘俊涛

  

  

<
原文链接: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sn/202509/t20250925_5015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本网招聘 三农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网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