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兴安盟: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 绘就村美人和业兴民富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自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广以来,兴安盟立足实际,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以“一旗(县)一特色、一村一亮点”为抓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建设具有兴安盟特色的和美乡村,切实把“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理念、机制和办法运用到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让“千万工程”的种子在兴安大地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以“三化”破题铸就水稻全产业链振兴标杆

  地处北纬46°“寒地水稻黄金带”的扎赉特旗,将“千万工程”生态优先、产业兴农理念与本地“三净”资源深度融合,以“三化”为路径,把水稻产业做成了带动1.8万户稻农增收的“黄金产业”,建成内蒙古最大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规模化筑基,让稻田变“良田”。全旗70余万亩水稻种植区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田间水电路渠配套完备。通过“一次性建设改造补贴700元/亩+连续15年每年管护补贴300元/亩”的政策组合拳,稳定种植面积,带动农户亩均增收200元。上线“滴滴农机”平台,投入2000万元奖补资金培育93家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面积覆盖园区75%耕地,让小农户享受到“智慧农业”的便捷。

  

  现代化赋能,让米粒变“金粒”。从“卖原粮”到“做精深”,扎赉特旗走出产业融合新路径。培育龙鼎等14家水稻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75万吨;引进哈工大科研成果,投资19.23亿元建设水稻全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开发二氧化硅、速食米饭等高附加值产品,新增产值27.25亿元。“稻鱼稻鸭稻蟹稻虾”四稻共生基地达8万亩,亩综合收益突破万元;“丰·来”文旅品牌落地,好力保稻谷景区、30公里农旅观光带、“稻田画”创意景观成为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一粒米”带动“文旅农”融合发展。

  市场化提效,让好米卖“好价”。“兴安盟大米”地理标识赋能,12家企业获授权使用、4家企业拿下“蒙”字标,“绰勒银珠”等品牌多次斩获国际农交会金奖。创新“我特有田”私人订制模式,6个认领基地实现“按亩卖米”,每亩价格达6600—12000元,较传统销售翻三倍;京蒙协作推动“北米进京”,年销售额近4亿元,21家企业加入“绿色农畜产品进京联盟”,让兴安好米香飘全国。

  

  

  ——以党建为魂激活村级发展“一池春水”

  作为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的“明星嘎查”,西日道卜嘎查以党建为引领,把“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生动实践,先后获评国家级文明村镇、自治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建引产业,让群众“富起来”。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70%以上农牧户入股,通过“三变”改革发展牛产业,2024年转型育肥牛产业链,每头牛实现500—1000元附加值。改造200亩水田种水稻,发放30万元补贴鼓励庭院经济,签订订单收购黏玉米、水稻,推出“西日道卜”大米品牌,让群众“足不出户能增收、家门口能就业”。

  文化聚人心,让乡风“淳起来”。依托百年村史,借元宵节、端午节开展文艺汇演,融合运动、文艺、美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吸引千余人次参与。成立嘎查级法治乌兰牧骑,宣传法律法规,创建“八无”嘎查,二十年无命案发生。划分11个网格,由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党员任网格员,“小事网格办、大事集体议”,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北疆路径”

  从扎赉特旗的“产业集群化”,到西日道卜嘎查的“基层精细化”,兴安盟在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中,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核心路径:一是以党组织为“主心骨”,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确保乡村振兴方向不偏、力度不减。二是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不搞“一刀切”,让特色成为乡村振兴的“通行证”。三是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通过政策激励、参与式治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乡村振兴“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如今的兴安盟,乡村产业节节高、人居环境日日新、群众生活步步甜。下一步,兴安盟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实践,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为北疆草原谱写更多“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时代篇章。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xam/202509/t20250918_2792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本网招聘 三农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网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