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跨省“取经”“问道”秦晋——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调研组赴陕西山西学习考察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工作部署,全面提升绿色食品生产水平,加快推进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关于开展2025年绿色食品绿色防控技术指南研制工作的通知》任务要求,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承担了绿色食品谷子绿色防控技术指南研制工作。

  为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代表性,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项调研组于9月7日至13日,专程赴陕西省米脂县和山西省沁县开展实地调研。米脂县和沁县分别作为陕西、山西两省谷子生产的核心区域和品牌代表,其在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全国谷子绿色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了两地在一系列绿色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系统收集了第一手资料,为高质量完成全国性绿色食品谷子绿色防控技术指南编制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支撑。

  一、陕西米脂:旱作农业与绿色防控的深度融合

  在米脂县调研期间,调研组先后走访了陕西银波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杨家沟绿色生产基地和米脂小米博物馆,通过实地观摩和现场交流,系统学习了当地在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和绿色防控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先进实践经验。

  

  陕西银波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了“科研+基地+加工+品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公司生产基地严格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标准,全面实行“谷子-豆类-薯类”三年轮作制度,有效减轻连作障碍,降低病害发生风险。在病虫害防控方面,企业集成推广以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为核心、科学用药为补充的绿色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谷子品质与生产效益。

  

  在杨家沟谷子生产基地,调研组重点考察了当地的主栽谷子品种——“米谷1号”和“米谷2号”,详细了解了其特性、适应性及产业化应用情况。基地因地制宜,创新采用“地膜覆盖+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配套“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将高标准农田和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统筹规划、一体实施,铸就陕北小米“金字招牌”。

  

  在米脂小米博物馆,可以看到文化赋能与生产技术的千年传承。博物馆以“千年粟香”为主题,系统展示小米种植历史、传统农耕技艺及现代绿色防控技术演进。馆内特别设立“绿色防控技术专区”,通过实物展示、视频演示等方式,重点介绍米脂县近年来推广的集成绿色种植技术。

  二、山西沁县:有机旱作与智慧农业的创新实践

  在沁县调研期间,调研组重点考察了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沁黄3号”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实地观摩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该企业在绿色旱作栽培、专用品种选育和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与典型经验。同时,调研组还重点学习并系统梳理了沁县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对相关制度文件、技术规程及管理档案等材料进行了深入查阅和研究。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构建了覆盖种子繁育、基地种植、产品加工及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体系。集团核心基地全面推行“五统一”标准化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购,并计划引入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与气象数据,依托专家系统实现精准施肥与智能植保。在绿色防控方面,集团积极创新“生物农药+生态调控”协同技术体系,提升绿色生产水平与产品品质。

  

  “沁黄3号”生产基地作为全国谷子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重点推广“沁黄3号”等抗病品种,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提升品种抗逆性。调研组现场观摩发现,该基地通过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控制水肥供应,不仅节水量大大提高,还通过调节田间微环境降低叶斑病等病虫害发生率。此外,基地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结合秋深耕(深度25cm以上)和冬灌措施,有效杀灭土壤中越冬病菌和害虫卵,减少翌年病虫害基数。

  

  三、调研成果与启示

  通过对米脂县与沁县的实地调研,调研组系统梳理并总结了两地在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全链条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及多层次政策支持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为全国绿色食品谷子绿色防控技术指南的研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和区域范例。

  1、技术集成应用

  两地均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核心,集成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技术,形成可复制的绿色防控模式。例如,米脂县采用“地膜覆盖+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配套“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沁县的“生物农药+生态调控”技术,均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实现病虫害有效控制。

  2、标准化生产体系

  陕西银波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与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均通过严格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及《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等绿色食品相关准则,建立了覆盖产地环境、种植管理、采收加工及流通销售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为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发展水平,应持续加快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全面推行规范化生产档案和追溯管理制度,切实保障产品质量稳定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3、政策支持与产业融合

  米脂县与沁县积极运用财政补贴、技术培训等政策手段,有效推动了谷子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与绿色防控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建立绿色防控投入品专项补贴机制,引导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与绿色技术集成示范,同步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依托优质农产品认证提升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

  四、后续工作

  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作为《绿色食品谷子绿色防控技术指南》的牵头研制单位,将充分吸纳本次赴陕西、山西两省的调研成果,系统梳理我国谷子主产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控难点,科学借鉴现有区域性绿色食品谷子生产操作规程的成熟经验,为构建全国适用、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南提供坚实依据。

  五、结语

  本次赴陕西、山西两省的专题调研,不仅为全国绿色食品谷子绿色防控技术指南的研制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案例与关键技术借鉴,也为推动我市绿色食品谷子标准化生产、全链条质量管控和产业提质增效带来了重要启示。

  借鉴此次调研成果,赤峰市可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加快推进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着力构建“技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监管智能化”的绿色食品谷子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坚持“以质创牌、以效促产”,赤峰市有望将谷子产业培育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509/t20250917_27913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本网招聘 三农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网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