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土地 > 正文

楚雄州:强降雨“前中后”全周期工作法筑牢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创新推行强降雨“前中后”全周期工作法,全力推动地质灾害防御从“救在当下”向“安在未来”升级。截至目前,全州1月至9月平均降雨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40%以上,加之极端天气频现,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8起、险情50起,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70个,得益于该工作法的深化运用,涉及到的5556户14904名受威胁群众全部及时转移避险,有效实现人员“零伤亡”和财产“低损失”双目标。

  “4+4+4”谋篇“雨前”:下好“先手棋” 夯实“安全堤”

  

  

  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建立会商预警、预警叫应、信息报送、应急值守“四个机制”,构建环环相扣、层层负责的指挥响应链条,确保指挥调度高效顺畅。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干部、专家队伍、监测设备“四个前置”,即州级预警提醒、县级调度统筹、乡镇一线指挥、村组具体执行推动应急指挥前置,实行州级领导包县(市)、县(市)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村组的挂联机制,组织60名专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建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台站466处,布设重点风险区和隐患点监测设备2359台。压紧压实防御责任,做到“四个到位”:巡查排查到位,建立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组五级网格责任人及隐患点监测员组成的“六员共管”责任体系,压实8个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排查地质灾害风险隐患3780次、切坡建房3156处、在建工程及运营项目等1209处;宣传引导到位,发放“两卡”(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1.55万份,开展直达村组的宣传培训672场次,驻县联乡技术指导站专家深入隐患点宣讲,覆盖2.87万人次,公开发布宣传图文、音视频148期;群测群防到位,1574名隐患点监测员同823名网格员携手常态化开展巡查排查,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防灾新格局;应急准备到位,完善应急预案、备齐应急物资,开展演练695场次,覆盖3.11万人次。

  “7+5+3”竞速“雨中”:抢抓“黄金期” 打赢“主动仗”

  

  

  严格落实“7个第一时间”,即第一时间监测、预警、叫应、响应、转移、保障、管控,认真实行“1262”预警叫应和红、橙、黄、蓝4个等级技防监测预警叫应“双机制”,确保转移指令直达村组责任人与受威胁群众。切实做到“5个清楚”,即转移组织、转移路线、转移场所、互助包保、转移保障清楚,进一步明确避险转移责任分工和组织体系,规划安全可靠的转移路线,快速确定安全的临时避险和集中安置场所“双场所”,提前建立村民互助小组和干部包保机制,清晰划分相关生活保障责任主体,确保群众有地可待、待得安心。创新实行“三级避让”,即根据险情紧急程度和预警等级,将避让划分为“预防避让、主动避让、提前避让”三个层级,层层递进抓牢应急避险工作主动权。预防避让突出“早”,根据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强降雨落地前就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主动避让突出“快”,将决策权下放至村组、监测员等防灾最前沿,出现险情异动或者险情不能准确判断等紧急情况时,先转移、再报告;提前避让突出“准”,发现险情第一时间报告,经驻县联乡技术指导站调查研判后先行组织转移。

  “3+4+N”托底“雨后”:把准“评估尺” 护航“安居梦”

  

  

  雨后推行“3+4+N”梯次管控机制,精细管控、安全回撤、稳妥善后。3天地灾滞后发生危险期内,自然资源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共同做好防御工作,重点关注危险区域和直接受威胁人群,落实防御措施,严格防止转移群众回流。4天气象条件稳定观察期内,由乡、村、组工作人员负责,重点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保障群众生活与必要生产活动,做好人员管控。N天有待判断评估期内,由乡(镇)结合气象、自然资源部门信息研判灾害趋势,组织安全回撤。对危险区域或无法准确判断区域,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地质灾害技术指导站进行评估;对评估后无法返回居住的立即启动地质灾害治理或搬迁安置工作,争取资金、落实政策,解决居住安全问题。近两年来,全州已实施治理工程10个,惠及群众1630户7272人。


原文链接:http://dnr.yn.gov.cn/html/2025/zhoushidongtai_1001/40507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本网招聘 三农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网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