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银滩荡金波 | 我为绿水青山代言⑪
今日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正破浪前行。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年来,“两山”理念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指引着中国“两山路”越走越宽。
守护绿水青山,人人都是代言人。为纪念“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推出“我为绿水青山代言”主题采访活动,走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海,看生态之变、寻“两山”故事、听百姓心声,与那里的人一道感受绿水青山间的幸福,一同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一起让“两山”理念传得更远、影响更深。
清晨,阳光穿透云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冯家江水面洒下碎银无数。几经净化后的污水化为清泉,从江边管道口涌出,宛若透明绢带滑入江中。
此刻,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巡护员唐文利开始了一天的例行巡护。他捧起一把江水对记者感叹道:“我一直生活在江边,以前江水是黑色的,现在是透亮的,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
冯家江仅有16.9公里长,却是北海市唯一的内河,贯穿市区、连通北部湾,对于这座城市极其重要。
然而,8年前,冯家江约70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内分布着363个雨污直排口、2000亩虾塘、24个养殖场,每天入江污水达4.5万吨。
这导致冯家江“城市绿肺”功能不断衰退:水质恶化,长期处于劣Ⅴ类;超标污染物增多,湿地植被和水生生物受到侵害;污染物不断进入海洋,严重威胁红树林生境。
“特别是在夏天,江里散发的腥臭味老远就能闻到,没有人愿意到江边来。”说起以前的冯家江,湿地公园保洁员潘润莲直摇头。
8年后的今天,这条曾让北海人却步的“纳污河”,竟成了他们的“生态客厅”。冯家江何以焕绿新生?
转机发生在2017年,北海市委、市政府作出“生态立市”部署并明确行动方案,聚焦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全面实施入海河流治理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当时听到市里下决心治理冯家江,我打心眼里高兴,第一时间就签了转产协议,后来成了一名湿地巡护员。”曾是沿江虾塘养殖户的唐文利,至今为当初的举动感到自豪。
但这个决心,北海下得并不轻松。冯家江流域是典型的“库塘—河流—近海”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覆盖淡水—咸淡水—咸水的完整湿地序列,治理起来很不容易。
“因此,决不能‘头痛医头’,必须综合施治,还要陆海统筹、分区施策、因地制宜,最大程度恢复原地形地貌自然地理格局。”北海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陈晓明说。
2017年年底,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先导,一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污水净化”攻坚战在冯家江流域打响。
如今,冯家江流域和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累计监测到沿岸鸟类239种,比2017年之前增加103种,并多次监测到世界极危鸟类勺嘴鹬及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翅鸢、褐翅鸦鹃。
沿岸滩涂得到休养生息,底栖动物种类也由2017年之前的66种增至208种。入海口处出现中国鲎、绿海龟等海洋珍稀动物。流域内分布的19种红树植物生长状况明显好转。
“北海还将生态修复与城市规划建设深度融合,沿江打造了12公里生态廊道,串联起城市公园和社区口袋公园,形成‘300米见绿、500米亲水’宜居网络。”陈晓明说。
生态环境变好了,还大大促进了宜业、宜游。
“那一大片楼房就是向海金融城。”一起进行巡护的湿地公园管理处综合部部长韦入琳说,“近些年,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变好,许多大项目陆续落地北海。”
据介绍,向海金融城是自治区重大项目,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规划建设,已吸引多家头部企业入驻,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贡献税收44亿元,带动北海第三产业高速发展。
生态惠民也是实打实。“以前的沿江虾塘养殖户转产后,有的做起民宿生意,有的专门带游客赶海,有的成了湿地巡护员、保洁员。”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郭国说,“现在他们的收入更稳定了,旅游旺季最多每月能赚上万元。”
不止这些,生态红利正加速释放——
湿地公园开园后,周边土地价值随之飙升,第16期冯家江地块成交价从12亿余元竞拍至18亿元,带动区域土地增值超200亿元。北海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增长,银滩景区年接待游客从2017年的300万人次增至现在的700万人次。
巡护到入海口附近时,遇到几位赶海回来的村民,从他们肩挑的扁担来看,定然是收获满满。“生态环境好了,每次赶海的收获更多了。”韦入琳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登上观鸟屋,“看那边,有好多白鹭、翠鸟,秋茄树、再力花长势也很好。”
这些曾被“纳污河”驱离的动植物,现在成了当地生态的代言者。北海通过冯家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塑了滨海湿地肌理,也唤起整座城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认同。
当我们以“人不负青山”的决心守护大自然,大自然就会以“青山定不负人”的姿态给予丰厚回报。当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北海人已经明白:“两山”理念,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暮色四合,一天的巡护工作接近尾声。韦入琳弯下腰,轻轻抚过几株红树幼苗,叶片上的盐晶簌簌掉落,“你看,这些红树长得比去年高了不少,等它们连片成林,这片湿地就更美了。”
原文链接:http://zrzyt.xinjiang.gov.cn/xjgtzy/mtxc/202510/9e08330a978f454eaa33ff47039f336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0-07-15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5-13
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
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4-01-12
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0-05-13
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4-28
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3
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4
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8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热门资讯
2020-07-15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5-13
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
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4-01-12
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0-05-13
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4-28
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3
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4
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8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1-06-23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