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麦田里的“科技范儿”

发布时间:2025-11-18 来源: 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图为在藁城区“三夏”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演示会现场,无人驾驶收割机在进行小麦的收割作业。记者 张 震 摄

  “轰隆隆,轰隆隆……”6月12日,在藁城区五丰农机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技术员张志成站在田埂树荫下,手持手机,指尖轻点屏幕输入指令,一台智能无人驾驶收割机立即“心领神会”,沿着预先设好的路径在麦田间来回穿梭。

  前行、掉头、转弯、卸粮一气呵成,金黄色的麦粒“尽入囊中”。

  “驾驶舱里空无一人,农机自己会收麦?”

  “没错!卫星领路,高效省力。”站在地头,合作社理事长王永昌告诉记者,无人驾驶收割机以高精度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为基础,技术员只需在手机App远程操控,收割机便可以进入到全自动收割的状态,自主收割小麦。

  站在地头远眺,无人驾驶收割机驶过的麦田,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茬,地面几乎未见掉落的麦穗。

  “机器干活,还能比人干得快、干得好?”

  “这套系统就像给农机装上了‘智慧大脑’,能根据田块形状规划最优路径。”王永昌说,传统收割机容易出现漏割、重割,无人驾驶收割机却能做到“指哪收哪”,机收损失率进一步降低。

  “来,咱算笔明白账!”王永昌蹲下身子,抓起一把麦粒在掌心摩挲:“降低机损就等于增收,假如一亩地少损失5公斤,合作社1100亩就是5500公斤!这可不是小数目!”说话间,运输车已装满,收割机精准倒退对接,金黄麦粒再次“簌簌”入仓。(记者 刘立芳)


原文链接:https://nyncj.sjz.gov.cn/columns/acf9b7bf-6276-40af-9995-057d7f6e68d8/202506/21/07dfb7e1-377a-4a4a-a868-938af470c7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本网招聘 三农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网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