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我国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 自然资源部 作者:佚名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完善草原保护修复制度、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推进草原生态修复,促进草原合理利用。这意味着我国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新阶段。

  为何在此时出台这一意见?目前草原生态与生产形势如何?未来将如何加强保护修复,促进合理利用?记者30日采访了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树铭。

  草原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树铭介绍说,我国是草原大国,草资源在各省区市均有分布,集中连片的草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南方草山草坡,与森林湿地等共同构成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主体,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

  “尤其在一些生态脆弱区,草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不仅是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生态屏障。”他说,在一些干旱地区和高海拔地区,树木无法生存,只有抗逆性强的草才能存活。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草原,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来源于草原。“草原植被就像皮肤一样呵护着山川大地,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李树铭说。

  他表示,长期以来对草原索取多、投入少,超载过牧现象突出,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草原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大多数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保护修复力度,初步遏制了草原总体退化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

  具体来看,一些地方非法开垦、占用草原、采挖草原野生植物等行为时有发生。生态系统退化直接影响生产服务功能发挥,目前一些草种依赖国外进口,草原生产力不高,载畜能力下降。

  “由于主要分布区自然环境严酷,草原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再恢复很困难。”在李树铭看来,我国草原保护修复正处在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亟须加强保护修复、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同时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草原高质量发展,推动草原大国向草原强国转变。

  “实际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草原监督管理职责从原农业部划转到新组建的国家林草局,就定位了草原发展由生产为主向生态保护为主转变。”他解释说,这是草原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重大挑战。

  聚焦保护修复提升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意见提出,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到2035年,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左右。

  李树铭说,国家林草局将把保护草原生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构建草原监测评价、草原修复治理、草原保护、草原执法监督、草业、草原文化六大体系。

  ——加强草原监测评价。要全面提升草原调查监测评价能力和水平。

  ——大力推进草原生态修复。根据不同区域的草原退化程度和特点,谋划实施重度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退牧还草、国有草场建设、草原生态质量精准提升、乡村种草绿化示范和河湖堤岸草带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

  ——严格草原保护。推行草原休养生息,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防止草原超载过牧。严格划定和保护基本草原,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启动一批草原自然公园和国有草场建设试点,构建新型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利用模式。

  ——强化草原执法监督。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违法占用草原、乱开滥垦草原等行为依法查处。

  ——加快现代草业发展。加大草种业支持力度,提高草坪用种、国产草种特别是乡土草种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生态草牧业,支持草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通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培育更多草业龙头企业。

  ——弘扬草原文化。依托草原自然公园,打造一批草原旅游景区、度假地和精品旅游线路,让公众走进草原、了解草原、爱上草原。

  ——加快推进林草融合发展。坚持科学绿化,以水定绿,统筹推进林草生态治理。建立草原覆盖率指标体系,研究创设林草覆盖率指标,科学评价生态建设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并不是不利用,而是要更加科学合理利用。”他说,牧区要以实现草畜平衡为目标,优化畜群结构,控制放牧牲畜数量,提高科学饲养和放牧管理水平,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规范草原经营权流转,引导鼓励按照放牧系统单元实行合作经营,提高草原合理经营利用水平等。

  科技、政策共同发力保障草原好生态

  李树铭认为,加强草原保护修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资金、科技、政策投入、管理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支撑。

  比如,我国草原领域重大技术成果少,草原科技贡献率较低,需要重点加强草原修复、草原科技装备、有害生物防治等新技术研发,拓宽草原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内容,并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发挥草原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草原保护修复需要强有力的规划设计和政策支持。意见明确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草原保护修复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规划。

  对此,李树铭说,草原保护修复是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要建立健全草原保护修复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保持草原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不断巩固草原保护修复成果。也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草原保护修复,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此外,他表示,整合加强、稳定壮大基层管理和技术推广队伍,提升草原部门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近期境外传来的沙尘暴主要是气象因素,也有沙源地草原沙化的原因,这提醒我们,保护林草植被刻不容缓。当前正是植绿播绿的大好时节,希望大家在种下树苗的同时,也记得关爱草原。”李树铭说。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ywbb/202103/t20210331_2618685.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资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资讯 td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